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及提升对策探析

2020-05-11 05:51刘晨曹青俞婷婷乐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

刘晨 曹青 俞婷婷 乐珅

[摘 要] 为解决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于2017年面向江苏省部分地区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个人约谈以及成绩分析,对2017级定向培养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效果评价,对后续提升对策做了探析。

[关键词] 订单定向医学生;定向培养;南京医科大学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江苏省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全省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存在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1,2]。面向农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办法,是解决农村卫生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重要措施之一[3,4]。

南京医科大学于2017年面向省内部分地区(南京、常州、淮安、泰州、苏州、扬州和镇江)招收了65名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须到县(市、区)级医院规培3年。之后,按照当初签订的定向就业协议,由各地卫生局统一调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服务期不少于3年。除了需要履行的责任,定向医学生还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在校五年期间不仅学费、住宿费全部减免,每年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资助,同时享受与在校学生同等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政策。然而在调查问卷、个人约谈以及成绩分析南京医科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专业12班和13班的65位定向医学生的现状后,我们发现这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南京医科大学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共发出调查问卷65份,收回59份。

1.选择定向培养专业的自主意识薄弱。在调查该专业学生当初选择报考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专业的原因时,有59.3%的学生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1.7%的学生是受亲戚朋友和老师的影响,而只有32.2%的学生是自己的选择。这反映了定向培养生当初在选择这个专业时的自主意识薄弱(表1)。

2.专业认可度低。在是否认可自己专业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6位定向培养生喜欢这个专业,占被调查人数的10.2%,另外有27.1%的学生表示一般,还有45.8%的人表示无所谓,甚至有16.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这个专业(表2)。这反映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不高,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后续学习热情。

3.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意识差。当被问及毕业后是否真正愿意签约农村从事卫生服务工作时,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5.4%表示愿意,现在不知道的为30.5%,而表示不愿意的高达40.7%,有2人未回答该问题(表3)。这表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定向培养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定向培养生愿意签约到农村从医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有2个学生认为离家近,工作环境熟悉,有1个学生认为生活压力小,有7个学生认为有编制,还有5个学生觉得能为家乡人民服务。可见后续可以通过提供编制以及宣传增强学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意识。而不愿意签约到农村从医的定向培养生中,有5位认为收入太低,有1位认为工作条件差,有16位认为发展空间受限,而有2位认为医疗风险大,责任重。后续可提供少数免试研究生名额改善这一情况。综上所述,编制是定向培养医学生愿意到基层服务的关键,而发展空间受限是学生不愿去农村从医的重要原因。

(二)个人约谈结果分析

从对12班27位定向培养生的个人约谈中了解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岗位作为自己上学就业的权宜之计,认为工作单位离家近,有编制且生活压力小。但是,由于收入低和发展空间受限等原因,真正立志成为一名农村医生,为家乡人民服务的人很少。因此,对他们来说,服务期结束后换工作也是迟早的事情,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留得住”的问题。

(三)学习效果分析

通过对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班33位定向培养生不及格率结果分析可看出,无论是非主干课程(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还是主干课程(细胞生物学),2017级12班的定向培养医学生的不及格率远远高于其他五年制临床专业班级(表4),说明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提出适合南京医科大学的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模式的建议迫在眉睫。

二、完善南京医科大学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模式的对策

通过上面的成绩分析我们发现,因为没有就业的压力,部分定向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各科不及格率高。如果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学校可能会定向培养出新的不合格社区医生,进而影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埋下隐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淘汰机制,对那些学习成绩或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适度淘汰。另一方面,上述调查问卷显示,发展空间受限是学生不愿去农村从医的重要原因,其中有44.1%的学生表示将在服务期满后不再留在农村卫生机构而打算考研,建议高校通过设置一定比例的保研资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面向农村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的重要措施。建立持续性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激励淘汰制度,将有助于不断优化定向培养模式,确保改革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段勇,孙振球.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0,(4):813-814.

[2]王夏玲,刘权莹.免费培养定向医学生之路不平坦[J].中国社区医师,2012,(5):3.

[3]蒋培余,贾亚南,陈婉玉,沈志坤.定向培养新上岗农村社区医生服务效果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J].全科醫学教育研究,2014,17(34):4104-4108.

[4]黄林邦.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声明:
勘误
更 正
团江苏省委举办“榜样在身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加强医保管理 建立医院控费机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保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