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创新实验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0-05-11 05:51王祥秋陈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专业课程

王祥秋 陈舟

[摘 要] 分析“双创”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班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基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创新实践为手段,综合能力评价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可为同类院校工科专业“双创”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实验班;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课程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工科类专业作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效果,而地方高校工科类专业课在整个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开展地方高校工科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深入探讨创新创业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创新创业教育,近几年来,国内相关高校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创业训练计划、课程体系构建等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胡文龙[1]基于CDIO理念对工科探究式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贾银亮等[2]针对“双创”背景下工科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创”教育应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曲立杰等[3]分析了工科课程教学的理念与特征,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工科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与措施。王广政等[4]基于高校工科课程教学特点,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工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胡珏等[5]基于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提出了基于PBL的工科课程教学方法。尽管国内外关于创业创新教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地方高校针对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二、创业创新实验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1.推行创业创新班专业课程教学新方法。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案例教学为依托,建设项目运作为载体,专业核心技术为重点”的专业课程贯通式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重点强化专业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

2.探究创业创新班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改革专业课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建立“现场教学+创新实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与工程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关键设计与施工技术,力求通过设计实例教学与建筑施工场地现场教学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与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实体。对专业基本理论力求通过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进行验证与创新。

3.构建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评体系。改革专业课程传统的考评方式,建立以创业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基于专业课程学习效能相结合的综合考评理念,探索建立以专业理论水平、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相结合的多目标专业课程学习效能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研究建立以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实践能力综合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学生课堂表现、工程实践与创新实践、团队创作成果等作为重要考核因子纳入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三、创新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本专业基于创业创新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行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1.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实验班为教学实践对象,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方法。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系统讲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地基基础计算与验算、结构构造措施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與专业核心技术。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探究式、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探索形成“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师生交流互动”为主要特色的问题导向型课堂教学新模式,增加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与土木建筑行业相关企事单位合作,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与实践资源,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在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实验班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专业课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于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桩基础工程)等采用现场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深入工程施工现场,邀请施工单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基础工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岭南地区土木建筑与环境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学生开展创新能力训练提供实验平台。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浅基础设计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自主构建柱下独立基础足尺实验模型,通过长柱试验机模拟柱荷载,对模型进行破坏模式验证性试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3.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改革。为了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班人才培养目标,在基础工程课程学习成绩评定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评价为导向的宗旨,建立以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相结合的多目标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采用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综合能力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综合能力分值各占50%,重点考查学生课堂表现、工程实践与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精神等环节的学习效果。以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关系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关键环节,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班的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探索形成了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创新实践为手段,综合能力评价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成为推动“双创”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文龙.创新时代的工程教育发展:挑战与应对——2016年“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立会议”纪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32-33.

[2]贾银亮.双创背景下工科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7):33-34.

[3]曲立杰,马春力,黄志求,秦湘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工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2):103-104.

[4]王广政,李相峰,段金辉,焦经纬.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工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33):200-201.

[5]胡珏,潘柏松.基于PBL的工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工程创新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7,(04):63-68.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汽修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