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与体会

2020-05-11 05:51凌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践改革

凌希

[摘 要] 刺法灸法学属于针灸推拿学理论与临床过渡的桥梁学科,其特点在于实践操作性较强。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更好地指导教与学,结合具体教学实际,通过强化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刺法灸法学;实践;改革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络腧穴基础与临床针灸治疗的桥梁课程,主要内容是针灸防治疾病必须掌握的各种技术技能和方法[1]。学生对实践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临床具体应用,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本文基于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的性质及特点,结合我校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探索。

一、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现状

1.课时分配。我校刺法灸法学的总学时为68学时,其中理论占48学时,实践操作占20学时,课时分配方案不甚合理。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没有实践,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空谈。针灸实训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2],除了保证足够的理论讲授课时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的课时比重。就目前而言,一次实践课以4个学时为单位计算,整个学期的刺法灸法学共计5次,且最后一次实践课还包含了技能考核课时。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统一集中实践练习的时间尤为有限,难以达到熟练规范掌握技能操作的要求,小组每个同学不同技法逐一过关的技能训练要求难以实现。因此,部分同学直到期末技能操作考核都没能熟练掌握,只能硬着头皮考试,得过且过。有些同学甚至到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阶段依然存在常见的操作失误或技术不规范等情况。

2.技能教学。学生的技能操作学习主要来源于实践课分组带教老师的亲自演示,以及课堂或网络途径获取的操作视频反复观看练习。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全程多次重复所有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也不能保证带教老师在巡查的过程中全程关注每个学生,且不同分组带教老师可能在操作细节及要求上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导致学生在技能练习上存在一定困惑。由此可见,技能实践课时少,操作项目多任务较重,如何在有限的实践课中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3.考核评价。刺法灸法学实践操作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比重较低,导致学生对技能操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考试时仍满足于理论考试的死记硬背,实践动手能力差,往往出现理论考核分数高,但实践技能差的情况。此外,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相对落后,可能存在主观量化标准不一,具体考核项目细则不明确,评分体系缺乏统一标准,评价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日常练习针对性不强,缺乏有力的教学指导。

二、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强化师资队伍。师资质量条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借助教研室活动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讲课等方式,一起探讨实践教学中的模糊点,通过加强交流,统一技能示范标准,进一步规范教学操作,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让学生获得更为规范有力的教学指导[3]。与此同时,针对教师队伍临床技能薄弱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临床参与度,与临床一线接轨,有效提升技能操作水平。

2.课程优化配置。为了优化教学课程配置,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杜绝重复陷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实践技能课学时,此外,补充理论课中教师示范操作的环节,避免课堂教学空洞枯燥,提高技能操作考核比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操作训练,结合具体实际配合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还应该修订出更为细致规范的刺法灸法学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办法,强化技能操作考核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联性,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技能操作考核流程,确定技能操作考核的具体考核办法、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从根本上杜绝考核标准不明确、不统一的现状,让带教老师评估考核有章可循,让学生技能训练有据可依。引入病案制作刺法灸法学实践考核试题库[4,5],更好地体现经络腧穴学及针灸治疗学的桥梁课程作用,丰富课程考核的形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及针灸推拿学课程专业知识的连贯性与灵活性。

3.丰富教学资源。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探索经验[6,7],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可尝试制作一批实操流程图。参考西医外科学技能操作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刺灸法操作专门绘制其对应的操作流程图,便于学生把握关键步骤及动作要领,强化技能知识要点,规范实操流程。该流程图可以悬挂在实验室,方便学生训练时及时查看,强化记忆。也可印刷成册,作为针推专业实习生、见习生的临床操作手册以及带教老师的教学素材及参考材料。针对高清、規范的刺灸法教学实操视频极为缺乏的现实情况,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录制相关实践操作视频推送到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多途径、全方位深入学习刺灸操作,增强操作体验感。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等,开展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尝试调整中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注重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更好地与临床接轨。当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连贯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富春,马铁明.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何芙蓉,郑美凤,吴强,纪峰,林栋,陈采益.“理论-实训-临床”循序渐进式针灸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73-874.

[3]王静芝,杜艳军,舒劲松,王芸,宋杰,瞿涛,王述菊.《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03):128-130.

[4]辛思源,昝程,刘岩,郭建恩,杨志新,单伟颖,郭建宏.《刺法灸法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4):118-119.

[5]胡蓉.《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3):376-378.

[6]陈盼碧,杨孝芳,冯玲媚,王兴桂,杨志虹,张羽,兰彩虹.《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光明中医,2017,32(09):1367-1369.

[7]陈美仁,郭翔,李强,等.质控图检测法评判针刺提插手法的可行性研究[J].针刺研究,2010,35(2):138-141.

猜你喜欢
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