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三元素”融通高职课程的教学探索

2020-05-11 05:51阮亚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三化融通教学设计

阮亚男

[摘 要] “三化三元素”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教学中如何倡导“三化”理念,“三元素”如何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这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革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三化;三元素;融通;教学设计

一、“三化三元素”的教育内涵与现实意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中引用清代张之洞的话,对名校学生寄予厚望。同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指出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育事业中国特色要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要加速推进,近14亿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全面提升。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和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高职教育面临国际化,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应用能力扎实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本文提出的“三化三元素”融通,是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所谓“三化三元素”就是教学内容要国际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紧跟时代步伐;课程实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英语提升元素和实际应用元素,改变课程教材理论知识的单一性,使教学立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倡“三化三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和课堂,对于高校教学工作来说,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融通“三化三元素”革新课堂意义重大[1]。

二、“三化”在高职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具体体现

人材之成出于学。高职课程教学要注重“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在于抓好课程内容,立足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提炼和构建课程核心内容和体系。改革繁、难、偏、旧知识和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改变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利用线下线上教学资源和途径,科学整合知识模块、实训任务、检验评价标准。本文实践的高职环境监察课程是环保类专业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作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整体设计以7大项目12个知识模块为单元,以完成12项工作(学习)任务突出能力培养,探索基于“三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成为视野广、能担责、善做事的基层环境监察员。倡导“三化”教学内容要遵循挑战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思考、分析、探索的机会,使课堂成为气氛活跃、學有所成的舞台,充分体现实用、好玩、有意义,全面提升课堂质量,改善课堂生态。

项目化课程内容“三化”建设主题(图1),基本遵循教学需求—能力培养的路线进行设置。

三、“三元素”融合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项目化课程内容“三化”建设主题,基本遵循教学需求—能力培养的路线进行设置,不同课程按照课程特点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四、“三元素”融合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单纯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更要重要的是要融入思政元素,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现代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英语水平的提升不能单靠大学英语课或个别双语课程,非双语专业课程也要将英语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高职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重视应用元素,是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三元素”按照课程教学目标递进迁移的规律融入相关元素(表1)。

五、实施多元化教学与检验标准

要全面提升课堂质量,改善课堂生态,就必须革新教学方式方法。老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花心思设计学习任务,重引导轻评价,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注重“做中学”,注重让学生自我展示,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改变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认同性”的学习方式,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做学教合一等多元化现代教学模式。改变课堂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因材施教,抓住“00后”新生代学生的兴趣点,聚焦学生的获得感[2]。

提供各种平台和途径,引导学生运用线上线下资源积极拓展网络学习的机会。环境监察课程线上资源丰富,诸如精品课程网站、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以及专业公众号微课程、行业机构在线资源、媒体曝光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在线视频信息等。线下课程资源除了本人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教学课件,还推荐其他图书资料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高文化美学素养,鼓励学习、收集励志故事在课堂分享,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专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

六、结语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高职教育倡导“三化三元素”课程教学,聚焦“00后”新生代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成就学生的获得感。重引导轻评价,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注重“做中学”,全方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宏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6).

[2]蒋兴旺.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意义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8).

猜你喜欢
三化融通教学设计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