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初探

2020-05-11 05:51王勇杨静张健沛杨悦王红滨张泽宝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评价方法

王勇 杨静 张健沛 杨悦 王红滨 张泽宝

[摘 要] 针对传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存在的覆盖范围以及合理性不足等问题,构建二维评价机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评价学生培养效果达成情况,为专业的持续改进和工程教育认证提供支撑。通过具体的评价过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价方法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传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中最初多是采用列出一系列支撑课程来证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还有部分专业通过罗列一批课外活动配上一些可能无法实际考证的描述性文字来说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从某种程度上,这些都不能直接称之为方法,仅仅是对毕业要求达成过程的理解,无法从根本上做出合理性、有参考价值的评价。当前大部分专业的做法是首先将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分解而成的每项毕业要求中划分出若干指标点,建立每个指标点与若干课程的支撑关系映射矩阵,结合课程内容和重要程度(贡献)设置该门课程对此指标点的权重值,计算样本中对应该指标点的毕业要求课程达成情况,求出支撑该指标点的各毕业要求课程达成情况之和,比较每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取最小值,最终与预先设定的合格标准进行比较,以判定毕业要求是否达成。但是上述部分方法仅仅依靠毕业要求课程达成情况来计算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同时在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课程权值设定以及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的确定中往往根据人为经验设置,缺乏多方面的合理性评价,这些都导致该类方法存在片面和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将对专业最终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和专业的持续改进产生不利影响。

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别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七个方面对专业提出了认证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上述七个要素同时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和必备要素。如图1所示,学生作为专业培养的对象,首先结合社会需求和院校特点制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拟定毕业要求和细化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的达成需要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的支撑,最终才能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实现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的保障。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联结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1.评价方法。本文把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方法分为直接(内部)评价和间接(外部)评价两部分。直接评价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形成的过程性考核材料和总结性考核材料进行量化计算,其中,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对其过程性和总结性考核的内容和方式的合理性进行定性评价,从而保证直接评价的定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间接评价主要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往届毕业生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量化来进行该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最终综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果,基于量化的数据对该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计算和评价,如图2所示。

2.数据来源。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选取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全体学生作为评价对象。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直接评价的数据来源为本专业各门课程的过程性和总结性考核材料,包括试卷、测验、大作业、实验(实习、设计)报告、研究报告等。通过对评价依据的合理性(命题、评分、考核方式)进行确认,并通过评分计算确定毕业要求是否达成。间接评价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回收的反馈问卷,发放对象包括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就业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以及随机选取的各行业代表性的单位)、往届毕业生(按成绩、性别、地域、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

3.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为学院设立的教学咨询委员会,参与人员主要包括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教学督导、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企业人员。结合学校和学院定期提出的教学检查要求,由教学咨询委员会成员具体实施。

4.评价周期。对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周期为两年一次,毕业要求课程达成情况的评价为每学年一次。

5.评价结果。将专业对各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进行课程对应及权重赋值,作为达成情况的评价目标值并进行合理性评价,每个指标点对应课程达成目标值之和为1。

6.计算过程。在确认评价依据(权值等)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支撑某项毕业要求的各项指标点的多门课程实际达成情况进行计算评分并进行求和,得到这项毕业要求的各指标点的实际达成情况结果,取其中的最小值得到该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最终结果。同时,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将专业的每一条毕业要求评价结果达成情况标准设定一个合格标准值或者范围,例如,达到0.70为评价合格,该专业各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均大于该值,即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如表1所示,毕业要求3的达成情况结果是0.761,大于设置的0.70的标准,该项毕业要求达成。

四、结语

本文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核心要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开展研究,阐述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该方法具有简单、合理以及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畢业要求达成情况计算提供必要参考,同时也大大扩展了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方法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袁越,李青锋,朱永建,等.专业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毕业要求及达成情况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

[2]张义,唐友名,孙贵斌等.基于学习成果的课程达成情况评价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评价方法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