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引领的中职应用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020-05-11 05:51罗予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

罗予

[摘 要] 基于岗位需求,以“够用、适用”为应用语文建设的原则,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语文,开发适用理实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流程,提高应用语文有效性。

[关键词] 应用语文建设;教学资源项目;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应用语文是一门应用课程,它是中职文化基础课程。职业教育面临改革,应用语文也面临课程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1]。近年来很多教师对职业院校的应用语文进行了改革。学科式的课程知识体系不适用于职业院校的应用语文教学,已是定论。近年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遵循职业教育新教学理念,提出“基于岗位需求,适用、够用”的应用语文建设原则,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语文,开发适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2]

二、应用语文建设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一)对应用语文进行明确定位

我校开设应用语文的班级为入学为中级技工层次毕业起点的学生。前序课程为中技语文,本阶段的应用语文是作为通用素质课程开设的。在进行课程定位时,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本课程是面向全部专业的通用素质课程,非专业主干课程;二是“基于岗位需求,适用、够用”的课程建设原则。

(二)明确教学目标

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明确应用语文的教学目标为“会写作、会办文、会做事”,了解常用应用文的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基本格式;能写作常用应用文;会沟通,能进行团队合作;会搜集信息、判断信息。

(三)明确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团队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座谈会等途径,了解职业岗位对岗位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要求,以此为依据构建应用语文内容。一是常用事务文书,包括调研报告、请示、计划、函和总结;二是应聘文书,包括求职信、个人求职简历、竞聘演讲词;三是公关礼仪文书,包括请柬、邀请函、贺信和感谢信;四是专题会议文书,包括会议方案、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和会议纪要;五是活动策划文书,包括创业策划文书、营销策划文书和专题活动策划;六是科研论文,包括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

三、应用语文建设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重新编制了课程标准

重新编制的应用语文标准包含了应用语文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明确了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要“会写作、会办文、会做事”,達到知识和技能、素养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3]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加强了师资培训,让每一位课程教师明确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论据,教师应依据课程实施方案进行教学。

(二)开发了应用写作项目教材等应用语文教学资源

1.该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开发了六个工作情境的项目。

如情境一,情境描述:杨明是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售后维修部的广西某市维修点的职员。公司因业务需要新增某市维修点一个,杨明担任新增维修点的组长。在新增维修点筹备及试运营的一年间,杨明需要完成选址的调研报告,向公司请示在选定的地点设置维修点;制定维修点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为了解决新员工培训场地撰写商洽函向某学校租借教室;维修点试运营的一年后,杨明需要撰写工作总结提交给上级。

该情境包含了调研报告、请示、计划、函和总结五个常用应用文书文种,即五个学习任务。

情境二:情境描述:某市某数控加工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床及自动线、数控专用装备和各类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的设计制造企业。王明是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控制工程系数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某网站看到数控加工中心有限公司招聘数控机床操作工的启事后,精心撰写了一封求职信及个人简历,投寄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应聘,被顺利录用。若干年后,王明因出色的表现及突出的工作能力被提名车间主任候选人,他准备了一篇精彩的竞聘演讲词,最终打动了公司领导,将他升职为车间主任。

该情境包含了求职信、个人求职简历、竞聘演讲词三个常用应用文书文种,即三个学习任务。

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包含了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相关知识链接、任务实施、任务评测、知识拓展六个部分。使用教材教师可方便地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能自主学习。

2.开发了与教材相配合的微课、学习引导文及教学PPT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打下基础。[4]

微课教学资源以任务实施纠错为载体,直观展示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编制的学习引导文以工作情境导入,基于工作过程,采用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任务、评价与总结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的实施

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广泛应用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法,鼓励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1.综合情境营造工作氛围,具体任务情境导入学习。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工作情境中的应用文写作需求,设置综合工作情境,具体的写作任务作为工作情境中的一个子任务,让学生能够进入模拟的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明确任务与学习目标,收集资料做好任务计划。在这个阶段,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组织讨论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明确要完成的写作子任务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跟随学习引导文,查找资料,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判断并初步掌握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及时沟通,形成学习成果或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指的是学生判断完成任务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列出知识清单,如项目一的学习任务之完成“调研报告”。

3.实施任务,进行练—评—纠—练,运用多种评价模式,提升写作实战能力。应用语文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需要彼此合作,做好分工,协作完成各项任务。比如专题活动策划的写作,涉及到具体活动的目的、主题、时间、参与单位、参与人员、活动议程、奖项设置、经费预算、媒体报道等子任务。教师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能力特点进行分工,承担具体的子任务,小组负责人做好统筹工作,汇总形成一份较为完善的活动策划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展所长,增强信心。特别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模式,学生可以换位思考,多角度、多维度对所写文章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目标,提升写作实战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培养了一支理念先进,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也是应用语文教学及科研团队“以项目促学习”“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课程开发团队分层递进,以强带弱,共同前进。期间,2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3名教师在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二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篇;课程开发团队开发的辅助教材《应用写作项目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应用于教学;所有教学团队成员掌握了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乃芳,李田秀.高职应用语文的现状与改革[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4):112-114.

[2]黄秋莹.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应用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88-89.

[3]陈光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探究[J].酒城教育,2019,(02):28-31.

[4]吴会灵.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应用写作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3):72-74.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
开放教学,提升效率
《游戏进课堂——PPT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