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哈尔滨自开埠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2020-05-12 06:04李司群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哈尔滨

李司群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国自古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商品交换。城市兴起于贸易,城市的发展又能拉动贸易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尽管中国经过了长期的重农抑商时期,但是城市的繁荣始终和商业、贸易的繁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 哈尔滨开埠的历史背景

在明朝之前,中国的政治中心一般也是经济中心所在地。明朝中后期,随着手工业与家庭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到长江三角洲一带。

近代中国城市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来自于殖民势力的侵入。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封锁,到1930年开放广东中山港为止,清政府通过签订条约形式被迫开放的口岸和自行开放的口岸达到104个,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东北地区最早开埠通商的口岸是1860年《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牛庄(今辽宁营口市)为通商口岸。在19世纪末叶,东北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集中于大连这样的沿渤海湾港口城市。

哈尔滨被殖民者“要求”开埠通商始自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但在此之前,哈尔滨作为中俄铁路重要枢纽地,已被俄国人自行“划定”疆界,加以开发并经营数年。自1906年起,美国、日本、西班牙、英国等20多个国家先后在哈尔滨建立了使领馆和商会组织,1923年哈尔滨的总人口接近50万,其中包括20万左右的各国侨民,成为了一个华洋杂处的国际大都市。

2 “北满”时期哈尔滨的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南满”“北满”大致以1907年《日俄关于一般政治问题协定》划定的“满洲分界线”为基础,以松辽分水岭作为地理界限。此线以北的满洲地域即为北满,以南的满洲地域即为南满。北满沿江经济带的外延远不仅在中国本土,而是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腹地。而哈尔滨在这条囊括中俄两国的北满沿江沿线经济带中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对苏出口贸易额占东北地区90%以上,日、俄及其他国家资本经营的贸易公司、事务所在市内有300余所,形成联接世界各地的商业托拉斯。哈尔滨的酿酒、榨油、制粉等民族工业企业实力强大,并拥有庞大、资本雄厚的金融机构,是北满地区的经济中心、商业中心。

哈尔滨并非沿海港口城市,却一直是远洋跨国贸易的重要结点,并一直被作为太平洋上重要的口岸,在世界经济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原因如下:

(1)松嫩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中东铁路近可连接松花江港口、黑龙江、乌苏里江进行“水陆联运”,远可沟通庙街(尼古拉斯克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形成“江海联运”。

(2)吉林、黑龙江两省资源丰富,松花江沿线也多为农产地,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北满大豆、豆饼、木材、肉类更是日本、德国、俄国、英国等国不可或缺的热门产品。此外,东北大豆因价格低廉,也取代了其他油料作物,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油脂来源。

(3)自1911年起,因各国殖民势力都希望最大程度上得到东北的资源、物产,在各种势力的平衡作用下,哈尔滨的农产品、交通运输的税率水平很低。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日军的军需物资大部分都在哈尔滨进行集中采购、加工、运输,大量资金的注入强烈也刺激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

(4)中东铁路的修筑带来了大量的外侨人口迁入。侨民来自于俄国、日本、朝鲜半岛、西欧等地,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多从事工程技术、医学、教育、商业贸易等行业。一般认为,侨民开创了哈尔滨的城市建筑,促使哈尔滨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哈尔滨作为人类居住地的历史虽然比较久远,但是开创哈尔滨近现代史的重要节点却是中东铁路的修建。殖民势力强行为这个城市带来了外来文化,在哈尔滨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这种文化的侵入不仅体现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方面,更重要的影响在于使近现代的哈尔滨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地缘关系对于经济、商业、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限制,比起当时内地很多城市,哈尔滨有着更强的商品意识,更先进的城市规划,居民习惯与侨民共同居处,能够更快接受华洋不同的生活习惯与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研究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史发展史时,这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3 改革开放后至今哈尔滨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在改革开放之后,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总额虽然逐年增长,但是占全国的份额却有下降趋势。2018年,黑龙江进出口总额1748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0.57%,如下图所示。

1999-2018年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走向图(单位%)

1999-2018年黑龙江进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亿元)(以上表格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统计局网站)

单就哈尔滨而言,对外贸易水平增长幅度较大,但仍然存在市场狭窄、方式单一、外资规模小、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等不利状况,而制约哈尔滨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策层面。20年代哈尔滨成为北满地区经济中心是在畸形的政治条件下,无主权地向各国敞开,在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之后,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再向国内倾销商品,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哈尔滨作为建国以来的老工业基地,一直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市内工业点多、工业企业多、职工总数多,带来了经济结构单一、城区环境恶化、交通不便的负面影响。

(2)交通层面。哈尔滨在上世纪20年代的繁荣多依赖于中东铁路的交通功能,解放后中国与国际市场来往较少,中东铁路的功能逐渐弱化,交通方式的单一,运输路线的固定始终制约着哈尔滨对外贸易的发展。

(3)产业发展水平。哈尔滨的主要出口商品类型为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即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基本相同。哈尔滨虽然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低,也就缺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投资环境。上世纪20年代的哈尔滨是东北、华北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外侨数量多,人口素质较高,城市内建筑风格优美独特。这种国际化的氛围虽然至今仍然对哈尔滨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目前的电力、交通、城市规划、通信网络等配套服务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不占据优势,投资环境有待加强。

4 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否认半殖民地时期哈尔滨的迅猛发展,但这种畸形的繁荣必然随着新中国主权的建立而消失。同时也应该看到哈尔滨作为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堡垒,在全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城市发展应服从于国家的整体方针政策,国家的繁荣才能带动城市的繁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调整的支持,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阶段性目标和战略重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东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为哈尔滨对外开放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依托于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哈尔滨正在从多维度构筑起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竞争力的对外开放合作体系,向世界辐射哈尔滨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征程。

猜你喜欢
哈尔滨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HRB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吃透4-4,吃定4-4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