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产业脱贫成效实证调研

2020-05-13 14:02田富
重庆行政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溪蚕桑贫困户

田富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仍有部分贫困群众还处于贫困边缘,收入仅略高于贫困标准线。实现现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已脱贫人口零返贫、贫困村常住人口零致贫,都需要持续增收的产业来支撑。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是2017年6月由重庆市参照国家确定深度贫困县的标准,按照“三高一低三差三重”识别标准,从全市甄选出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黔江区仅此一个深度贫困镇。当前,金溪镇各贫困村都培育了自己的产业,但大多数仅仅播撒了产业的种子,到底能不能有较好收益,是否可持续都有待考证。本课题旨在分析深度贫困镇金溪镇的案例,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提供参考。

一、金溪镇产业发展概况

(一)基本概况

黔江区金溪镇幅员84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耕地面积2.95万亩。全镇有6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0.72%。自2017年9月成为深度贫困乡镇以来,产业发展粮经比从最初的9∶1转变为现在的1∶9。按照最初“1555”产业发展规划,即15000亩蚕桑、5000亩水果、5000亩蔬菜,蚕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逐步铺展开来。现目前,已新发展蚕桑9455亩,发展优质蔬菜5390亩,特色水果5407亩,“蚕桑+”立体农业5011亩,全力打造山地现代蚕业基地,规模已初步显现。

(二)新型经营主体情况

截至目前,全镇共成立专业合作社15个,覆盖8个村(居)(长春村成立合作社5家),引进龙头企业6家。

一是围绕蚕桑产业发展,先后成立了露菲合作社、顺青颉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357户农户将2781.43亩土地折价入股注入合作社。

二是以合作社形式在金溪居委实施700亩特色水果基地、望岭村实施300亩三清桃示范基地。

三是在金溪居委由重庆市黔江区亦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老苕地家庭农场牵头实施1600亩高产草肉牛养殖项目。

四是引进青菜头加工厂,充分利用蚕桑地闲置季节,提高复种指数,园地套作轮作2000亩青菜头优质蔬菜基地。

五是引进姵琳农业,建设渝东南最大优质种蜂场和中蜂养殖场,各村集体经济根据经营情况实施分红。

六是引进润民公司组建了重庆醉氧农业股份合作社,发展土泥鳅、淡水鱼养殖60亩,澳洲大龙虾养殖项目40亩,在全域实施水产养殖项目225亩。

(三)产业到户情况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产业2.98万亩(含复种指数),覆盖农户4898户(含多样种养殖),其中建卡贫困户582户共2128人,户均增收0.42万元。围绕“1555”产业发展规划,已发展的9455亩蚕桑,覆盖农户2064户,其中建卡贫困户447户;蔬菜5390亩,覆盖农户1326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03户;猕猴桃、脆桃、青脆李等特色水果5407亩,覆盖农户1459户,其中建卡贫困户202户;水产养殖190亩,覆盖农户37户,其中建卡贫困户9户;中蜂养殖1700箱,覆盖农户986户,其中建卡贫困户285户;香猪养殖1000头,其中带动农户26户,贫困户7户。201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5元,增长10.11%,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8562元,增长21.6%。

(四)利益联结机制情况

一是积极发展“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共享模式。根据参与实际经营的资产折价确股,按田地1.5股每亩,土地1股每亩,林地1股每亩进行折算,200元每股;参与合作社运营的财政补助资金或捐赠资金不直接折算股份,只从资金投入的第三年开始至合作社续存期,每年按投入资金总额的6%提取作为村集体收益,村集体收益部分按5:10:15:20:50比例,按村级办公经费(含人才培养金)、村组干部报酬、扶贫济困金、公积公益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别持有。

二是深入推进“村集体+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回引优秀人才返乡创立重庆卫之情服饰公司,每年拿出总利润的5%和帮扶集团联系订单利润的1.5%用于向村集体经济分红,村集体经济成立扶贫济困金,向贫困户进行帮扶,现已招录工人77名,其中建卡贫困户33名,残疾人11名,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

三是大力发展“致富示范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互助模式。倡导一个致富示范户至少帮助5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种养结合、经销农产品,发展经济稳定脱贫。

二、金溪镇产业脱贫的主要经验

(一)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确定了“1236”工作思路,即坚持1个目标:全力打造全市高质量的脱贫示范镇;突出2个重点: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协调发展;提升3项保障:全力做好教育、医疗保障和人居环境改善;实施6亿建设:全面完成总投资约6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二是理顺建设机制。围绕高效快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责任区领导负责统筹协调,区级责任部门作为项目业主,组织项目实施;镇村两级负责宣传发动、征地拆迁和矛盾纠纷调处。

三是靠前集中审批。从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区审计局、区扶贫办等部门抽调有关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采取进驻金溪镇集中办公的方式,切实提升项目前期审批效率,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监督监管,清单计价。

四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全力打造全市高质量脱贫示范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围绕“1555”產业发展规划,各村分摊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有效提升镇村干部积极性。

(二)强化督促指导

一是落实责任倒排期限。金溪镇8个村(社区)分别对辖区建设项目及人物分派逐个梳理、明确村组责任人、建立进展情况台账,倒排工期,建设进度、投资计划细化到周、月。

二是坚持周统计、月通报。各责任单位落实1名信息员,每周五将进展情况报执行指挥部办公室汇总、通报。由区扶贫办会同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等每月对项目产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结果通报区级责任部门、相关企业及驻村工作队所在单位,并抄送指挥部组成人员。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度滞后的按程序规定进行处理。

三是技术指导责任到人。根据主导产业分布情况,成立金溪蚕业工作站,聘用5名专业技术人员,将8个村的蚕桑户分摊任务包干到人,实行从共育到出蚕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

(三)聚焦精准扶贫

一是对象精准管理,按照“338”识别帮扶方法,每月对辖区农户进行摸排,做到户户见面、人人过关,确保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应扶尽扶。

二是因户精准施策,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人员,围绕蚕桑、水果、蔬菜和特色种养殖逐户对贫困户进行产业规划。

三是充分发挥帮扶优势。充分发挥市卫健委帮扶集团作用,助推各村产业、就业及农产品销售,创办扶贫车间,成功打造“金溪护工”“金溪被服”“金溪农场”三大扶贫品牌。

(四)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强化“两个覆盖”。将8个村(社区)全部纳入后进支部进行整改,投入资金80万元升级改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投入资金23万元配齐村办公设施;按期转正党员6名,发展预备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

二是强化人才提升。全年调整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4名,选聘专职干部2名、本土人才1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名单25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40名,签订建卡贫困户减贫带贫协议348户。

三是强化专项治理。学习中央、市、区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报15次,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检查专项行动3个,批评教育、提醒谈话党员干部40人次,运用第一种形态集中通报扶贫领域的作风问题6件10人次。

三、金溪镇产业脱贫的困局

(一)贫困户参与度不够高,产业后期推动乏力

金溪镇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大户带动、技术保障等方面落实,整体来看,全镇大部分主导产业蚕桑都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在推动,而贫困户的产业程度不高。以金溪镇望岭村为例,主导产业蚕桑1845亩,贫困户自己发展仅120亩。通过调查统计数据,65%的贫困户认为用地成本高,25%认为资金投入压力大,7%家里没有劳动力,3%认为没有收益。从全镇已发展的产业总数来看,贫困户产业占比14.7%,其中依托大户土地入股和务工增收的比例为85%,真正自己发展产业的仅15%。

(二)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扶贫产业主体(企业、合作社和大户)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的核心,政府通过财政贴息、政策补助、优惠贷款等方式鼓励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但与贫困户并没有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镇现有的15个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基本都以土地入股分红、合作社二次返利等初级方式进行;这些联结模式主要靠经营主体的诚信、意愿来维系,缺乏政策性、制度化的保障和约束。部分贫困户依托的资源为财政补贴资金或者小额信用贷款,能够享受的收益主要是这些资金带来的短期的、固定的现金分红,和企业、合作社的效益无关,这种利益联结方式虽然短期内保证了贫困户的收益,但是由于产业扶贫项目是有实施期限的,期限到了之后贫困户的利益很难再得到保障。就目前情况而言,经营主体不多也不强,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有限,同样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如果产业项目亏损,村民及贫困户自组织化程度又低,贫困户的脱贫成果就没有保障。

(三)主导产业溢价能力弱

金溪镇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蚕桑产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强、见效快、不愁销的优势,但缺点是溢价能力弱,收购价格低。2019年黔江区的蚕桑收购均价40元每公斤(加补贴),而周边地区像涪陵区的收购均价为48元每公斤,咸丰收购均价为55元每公斤。综合来看,由于受地方收购企业的影响,黔江区蚕茧价格未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相邻区县的收购价格不统一,黔江地区在周边区县的收购价中,属于较低的价格,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蚕桑种植户的积极性。

(四)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消耗大

桑蚕产业是种养殖相结合的产业,属于较为传统的农业产业,由于山区基础条件差,利水保肥效果差,这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金溪镇全镇共有14880人,外出务工5740人,占总人数的38.6%;在家人口中,大多数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占比高达10.9%,这对桑蚕产业发展壮大和延伸产业链条产生较大制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推动省力化养蚕、规模化养蚕、分批分次养蚕、综合开发等途径来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但投入较大,一般蚕农接受不了,加之在养蚕过程中部分人操作不当或不按照技術流程养殖,从而导致效果不佳,影响全年收益,也影响了贫困户的脱贫成效。

四、产业脱贫长效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论证充分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选择是基础,利益联结是关键,持续拉动是根本要求。贫困地区的基础现状和劳动力结构决定了脱贫必须靠产业发展和利益联结带动。一方面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贫困户要从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获得收益,这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要通过充分论证选择产业,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激发本土产业活力等方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村社资源优势以实现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内部化的关键环节,这也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贫困人口增收渠道的必经之路。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最主要的是各扶贫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机制。一是实现方式多样化。如构建参股合作型、流转佣工型、要素供给型等利益机制。二是要增强农户的“自我参与”和“造血能力”。政府政策性投入的资金形成的例如光伏、水利设施、农机具等固定资产可以以股份形式量化给贫困户,鼓励贫困户以自有资源(土地、技术)入股结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体,积极探索“资金变资产、资源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使贫困户和合作社、企业、村集体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从而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

(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迫切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在于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规模经营适度、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等。

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明确政策扶持重点领域,带动贫困群众比例要求等做出经营主体的选择。通过鼓励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立体农业、机械、平台培训,来提供复合型人才支撑。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力回引机制,鼓励青年队伍回乡干事创业,提升新型主体群体质量。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合相关资源,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来解决经营主体后顾之忧。通过探索组织模式,创建防范基金,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三)建立产业扶贫效果考核评价机制

产业发展前景好不好,带贫效果怎么样,要有一个综合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指标至少要考虑三方面因素:社会效果、生态影响和经济效益。

合理设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综合评估农业产业发展对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促进程度,体现农业产业发展对当地农民收入增加的范围、程度和效果,对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等。

实施生态效益评价,充分做好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的评析,将农业生产发展和自然生态循环相关联,正常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重点分析评判产业发展的正负影响和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破坏或影响。如对于石漠化地区,发展像蚕桑、茶叶等产业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就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又如要发展肉牛产业,就要考虑饲料饲草的周年均衡供应等。

确定经济效益指标,充分遵从市场规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实际以及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可从直接经济收益和间接经济收益两方面综合评价。直接经济收益直接与农业产业挂钩,以销售收益为主。间接经济收益要从产业上游的原材料、农用物资供应,产业下游的物流与营销,带动关联的农村劳动力投入、拉动相邻产业发展等方面评判。

(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产业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特别是青年人才。基层党组织、驻村干部要发挥组织优势,创新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培养本土脱贫致富带头人,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引进产业技术管理人才,为产业振兴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出臺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引进外来乡贤带领、投资人才、本土人才回乡创业等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落实培训长期计划,经常性开展田间地头技术指导。激励关怀创业队伍,开展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定期扶持“三定服务”,建立联系服务制度,对优秀人才实行点对点引导扶持,帮助解决创业或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19年度校(院)级课题“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黔江区深度贫困乡镇产业发展的调查”成果(项目编号:CQDX2019B-018)。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粟 超

猜你喜欢
金溪蚕桑贫困户
清官戴金溪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嘉陵江金溪航电枢纽大坝钢筋计监测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