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技术下医药物流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2020-05-14 10:13宋淑鸿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物流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冷藏车冷库冷链

李 琼,宋淑鸿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LI Qiong, SONG Shuho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1 医药物流企业概况

1.1 医药制造业需求情况。2019 年我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90 865.10 亿元,同比增长6.1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 995.5 亿元,同比下降3.3%。全国医药制造业营收整体呈上涨趋势(如图1 所示),2018 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7 116.57 亿元,同比增长12%;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23 908.6 亿元,同比上涨7.4%,业务规模是第二产业的2.3%;利润总额逐年上升,2019 年实现利润3 119.5 亿元,比2014 年增长了30.9%。同时,批发和零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医药和医疗器材批发和零售规模持续增长,2014 年实现销售额1 208.5 亿元,2018 年实现销售额1 677.2 亿元,增长了38.8%。

通过电话咨询中国统计资料馆,得知造成图1 中数据与行业增长趋势不符的原因是:每年符合规模以上条件的企业数量会发生变化,因而造成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收呈下降趋势,而行业增长率计算包括上年符合规模以上条件、但本年不符合规模以上条件的企业。

图1 2014~2019 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收情况图

1.2 医药物流行业基础设施情况。药品,尤其一些特殊药品,诸如人体器官、血凝剂、疫苗等对周遭环境温度要求极高,因此,医药物品通常也需要冷库、冷藏车等具有保温效果的设施设备进行储藏和运输。2018 年,我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投入可使用的冷库容量达1 405 万吨(折合3 513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28%;截止2018 年底,我国冷库总量达到5 238 万吨(折合1.3 亿立方米),2019 年预计达到6 052.5 万吨(折合1.51 亿立方米)。2019 年,全国冷藏车量达21.27 万台,同比增长18.16%。顺丰早在2016 年就拥有1.5T、3.5T、8T、14T、35T 等多个吨位级的冷藏车型,其冷藏车可实现-25~25℃的温度区间控制,其中,2~8℃、10~25℃的温度控制,满足疫苗、常温医药的运输需求;其箱体比市面上其他冷藏车箱体要厚1~2 公分,保温性能更好。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等企业充分发挥企业活力,致力于全国性冷链物流网络的构建,冷链物流百强企业集中分布于华东、华北、华中区域,但西部冷链网络发展仍然较薄弱。

1.3 医药物流企业成本情况

1.3.1 医药物流成本支出概况。如图2 所示,2018 年中国医药物流费用达到613.92 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6 年增加了131.7 亿元,2017 年出现上升高峰,在2018 年上升趋势仍然不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以2018 年的增长率12.9%预估基础,假设以后每年医药物流费用均较上年增长12.9%,则2022 年将达到997.45 亿元,预计在2023 年超过1 000 亿元,费用支出将达到1 126.12 亿元,是2018 年中国医药冷链市场规模的42.89%。

图2 2016~2023 年我国医药物流总费用预测图

1.3.2 医药物流成本结构

(1) 运输成本。医药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是指药品从原产地到配送中心进行运输所形成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燃油费、过路费、冷藏车使用费、冷藏车维修保护费、运输人员费用、路途损耗等。运输成本是医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项目,比普通运输成本高80%,它对运输密度、里程、冷藏车使用、维修情况等因素敏感,运输密度越大,里程越长、冷藏车使用和维修越频繁,运输成本越高。

(2) 仓储成本。仓储成本是指医药物品在原产地、配送中心以及各物流中转站进行仓储时形成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仓储中心人员费用及冷库使用、维修费和场地费等。医药物品对储存的要求极严格,因此,仓储环境的温度、仓储数量、仓储时间均使得仓储成本上升,其中,尤其冷库使用、维修、场地使用等行为对仓储成本影响最大。

(3) 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主要是指整个医药物流链的管理所产生的成本,是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必须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员薪酬、包装成本等外控成本,以及运营、质量、风险管理控制等内控成本。

(4) 惩罚成本。惩罚成本主要是指没有按时将运输物品送达目的地,而对医药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惩罚索赔的费用,或者运输人员在运输过程中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导致的罚款。由于医药物品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而且很多特殊制剂、器官等储藏存活时间有限,因而运输及时与否对医药用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况且,此类医药用品价格不菲,因此,该项成本一旦发生,支出也会很高。

2 医药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阻碍因素

2.1 高昂的场地费和使用费。据2018 年冷藏车、冷库采购、租赁信息,冷藏车购置价格在10~36 万不等,全国冷库租赁均价为3.8 元/天/托(托是压力单位),其中华南地区达4.3 元/天/托,东北地区价格较低,为3.1 元/天/托,一个大型冷库容量可达2万托;建立一个全新的冷库,至少需要100 万资金投入,后期冷库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电能,1 万平方的冷库至少每月耗费20万的电费。冷藏车由于经常进行长途运输,不断搬卸货物,对车体损害较严重;冷库包括定位、传温、控温等多种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定期检测维修,150 平方米以下的冷库每年检测费为8 000 元。这些费用计入到物流成本中,将极大地导致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的增加。

2.2 医药物流市场集中度低。据统计,我国TOP+冷链物流企业市场份额不足10%,可见,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分散。医药冷链物流建设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大多是不可变的固定成本,因此要想降低总成本就需要较大的运单量,进而降低单位固定成本。然而医药物流市场集中度低下,大量企业物流承载能力被闲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使得总成本难以下降,而且许多中小企业也可能会因此无法持续经营,反而阻碍医药物流发展。

2.3 医药冷链物流技术落后。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对技术依赖性强,因此,技术基础落后是各方面成本难以降低的根本影响因素。医药冷链物流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基础设施控温材料能耗高;二是信息化程度低下。大多数企业医药制冷剂仍然选用氟利昂制冷剂、无机化合制冷剂、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混合制冷剂等能耗高、非环保型制冷剂;而且现在大多数冷藏车采取单层控温模式,与提倡的双层、多层控温模式不符,不利于空间合理、高效利用。在运输途中,冷藏车处于独立运作状态,信息传递服务仍需人工上传到终端系统,终端难以做到对药品质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调整,医药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些由于低质量技术所导致的能耗、空间利用、信息传递等问题都将不同程度地造成运输成本、管理成本、惩罚成本的居高不下。

2.4 医药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短缺。一个体系的管理和建设需要优秀的人才供能,满足市场变化的优秀人才能够从整体上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体系成本支出。现在物流公司聘请员工对学历和专业知识重视度不够,有时更是员工介绍,不看学历,造成高学历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医药物流行业中专、高中学历从业者占37.68%,本科学历从业者占19.98%,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业者仅有0.56%,医药冷链物流需要员工同时具备医药、冷链、物流知识,对复合型人才要求高、需求大。现实是多数从事医药冷链物流人员只学过物流知识,对冷链可能接触过,对医药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不清楚药物最佳适宜温度,最长存活时间,药性最佳状态等专业知识,这就加大了药物在仓储、运输、配送过程中的质量受损率,提高了额外惩罚成本发生率。而且高学历复合型人才还可以运用知识储备,规划设计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运输路线,建设完善的物流营运体系,从本质上降低各项营运、管理成本。

2.5 缺乏完善的医疗冷链物流体系。全国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普遍存在标准覆盖率低、标准不统一、实施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将从不同方面来影响物流成本。药品缺乏统一的编码标准,将大大降低装卸效率,从而增加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管理、运营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形成恶性循环;药品冷链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也将加剧药品高损耗率,增加惩罚成本。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标准统一,物流体系的完善,将从外部降低成本,整体上控制成本。

3 医药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方案

3.1 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医药冷链物流建设相比普通物流链建设需要更多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而大多从事医药物流的企业规模小、资金链不稳定、技术支撑力不够,难以持续满足巨额的医药冷链物流支出和市场拓张需求。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容易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加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压力。因此,行业集中度建设是一个可行方向,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尤其能降低固定成本支出。国内诸如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等大型医药物流领先者均可将其建设成龙头企业,鼓励中小型医药物流企业积极响应,加入其中,互惠互利,增加企业销量的同时,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也可与顺丰医药物流事业部、京东医药物流、中国邮政等专业快递企业合作,利用其密集的物流网络、专业的物流团队以及稳定的资金链,快速建设密布的医药物流网和医药物流团队,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快医药冷链物流发展。

3.2 加快医药冷链物流技术创新步伐。医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有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作为中坚力量,将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一,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加强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备的制冷、保温系统建设,淘汰旧的制冷系统,推广、运用新型绿色环保制冷系统,不仅能节能降耗,还能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其二,运输车辆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替换传统燃油,也能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其三,处于数据即金钱的数据爆炸时代,医药物流企业坚决不能忽视、减缓信息化建设步伐,时实的数据更新监测能降低药品损耗率,有利于药品跟踪、物流方案调整等管理,通过信息化分析,能做到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也有利于体系建设。另外,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而医药物流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跟随政府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步伐,企业可依靠政策支持,提高并引进医药冷链物流方面的先进技术并加以推广为自己所用,从而相对降低技术创新压力。

3.3 提早进行医药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秀的医药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不仅能够帮助医药物流企业设计最佳的冷运路线,最大程度减少运输成本,而且能够协助建设基础设备和维护、保养仓储设施,能够大幅降低药品在库、在途运损率,从而达到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可从引进、培养两方面提高人才的引进、保有率。企业可与各大高校、专业技术学院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为企业培养一批后备军;也可通过政策吸引,为毕业生提供宿舍、引进津贴及定期免费学习培训等工作保障。其中,企业更应该重视定向培养生的培养计划,及时与校方沟通,并在学习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经常性与校方组织活动,让定向培养生们提前熟悉工作流程与工作环境,为日后定向培养生们上岗夯实基础。

4 总 结

根据以上分析,国内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可从龙头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三个方面考虑,从根本上出发,通过人才技术革新,龙头领军企业建设,达到掌控运损,降低运输、仓储、管理等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冷藏车冷库冷链
东风汽车股份签约500台冷藏车!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利用光伏发电制冷的冷藏车设计选型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善良不会被辜负
欧洲冷藏车主流技术介绍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2015上半年我国冷藏车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