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调研

2020-05-14 15:57宋凯强
河南科技 2020年3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宋凯强

摘要: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愈发关键,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也愈发重要。河南不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各有特色,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原工学院毕业生就业及自身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 从毕业去向、就业类型、培养方案满意度、工资收入及满意度剖析知识产权教育面对的问题,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的先进教育经验,提出完善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33-0048-04

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1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6.1万件。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34.4万件,占95.4%。我国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6.1万件,同比增长10.4%。其中,5.7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9.4%。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 521.9万件,同比增长28.9%。全系统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9万件,同比增长13.7%。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超过370亿美元。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 515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1 105亿元,同比增长24.8%,质押项目7 060项,同比增长30.5%。从数据上看,知识产权的巨大发展要求着相应知识产权人才的配套要求。[1]

当今社会,知识产权人才数量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人才“十三五”规划》提出,人才资源总量需大幅增加,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数量达到50万余人,包括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才3万余人;企业知识产权人才30万余人;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15万余人,其中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2.5万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知识产权人才3万余人。全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因此,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

1 河南省知识产权培养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知识产权发展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政策、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政策的实施,河南省亟需一批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

目前,河南省共有知识产权学院5所,分别是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郑州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河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本科知识产权专业的学校共有9所,分别是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中原工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工学院、郑州商学院、郑州大学。目前为止,从公开的以上院校的招生计划中可以统计出,共培养出毕业生约982人,正在接受培养的约1 383人。以中原工学院为例,中原工学院2019年计划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共58人,学生生源科类要求必须为高中学习为理科的学生。从生源地来看,2名来自山西的学生,3名来自吉林的学生,3名来自福建的学生,4名来自广东的学生,5名来自新疆的学生,41名来自河南的学生。招生计划未设置性别比例限制。

在知识产权本科学生的培养上,各个院校的培养大都分为三个部分:法学基础课程,知识产权法核心课程,知识产权实务课程。同时,多个高校在法学课程之外开设管理学与经济学课程。区别之处在于不同学校的课程偏向不同,如河南科技大学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基础类课程,偏重理科学习;中原工学院积极支持学科交叉、报考第二学位,进行典型的“知识复合”,努力打通学校与社会链接的“最后一公里”,更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2]

为探索目前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了中原工学院2018届、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自身职业满意度的情况。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为中原工学院2018届与2019届毕业生,毕业生共91人,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7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52人。

本次调查共设计19个问题,分为4大类,分别为个人基本信息、毕业去向及原因、对学校知识产权学位培养的看法及本人自身职业满意度。

2.2 毕业去向分析

从毕业去向来看,共有37.93%的畢业生选择了考研,希望能够继续深造;27.59%的毕业生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34.48%的毕业生未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这一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本科毕业学生的职业匹配度不高,未从事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多于从事本专业毕业生人数。具体而言,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毕业生,72.73%选择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18.18%选择在企业从事企业法务或公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可以看出毕业生去向依然比较单一,选择事务所进行工作依然占绝大部分比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岗位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在调查未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原因时,20%认为专业对口工作职位较少,13.33%认为专业对口工作收入较低,30%认为专业对口工作入职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就职的毕业生而言,其他原因也占一定比例。对于就业形势而言,37.93%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28.74%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还有33.33%的毕业生不清楚目前的就业形势。

2.3 培养方案满意度分析

在培养方案上,19.54%的学生认为培养方案很全面,所学知识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59.77%的学生认为培养方面基本全面,20.69%的学生认为培养方案不全面,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同时,39.0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层次分明,理论与技能并重;56.32%的学生课程设置偏理论,缺少实践意义;4.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偏技能,理论深度不足。这里反映了不同学生面对职业时对知识层次具有不同的看法。

在调查培养方案中的具体内容时,39.08%的学生希望更着重于法学学习,11.49%的学生更希望学习管理学知识,5.75%的学生希望学习经济学知识,12.64%的学生希望学习工学相关知识,31.03%的学生希望学习实操相关知识。同时,57.47%的学生认为学习到最有用的知识是法学,26.44%的学生认为是知识产权知识,5.75%认为是行政管理知识,9.2%认为是文书写作知识,1.15%认为双学位专业知识最有用。在调查培养方案与就业的关联度时,21.84%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较高,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71.26%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6.9%的毕业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较低,课程内容对职业没有帮助。

在评价双学位知识的调查中,18.3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较高,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47.1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12.64%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较低,课程内容对职业没有帮助,还有21.84%的学生未修双学位。同时,31.03%的毕业生认为双学位对所从事职业很有帮助,52.87%的学生认为双学位对工作帮助一般,16.09%的学生认为双学位对职业基本没有帮助。

2.4 自我满意度分析

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毕业生,25.71%的毕业生收入范围在1 000至3 000元之间,54.29%的毕业生收入在3 000至5 000元之间,11.43%的毕业生收入在5 000至7 000元之间,5.71%的毕业生收入在7 000至10 000之间,2.86%的毕业生收入超过10 000。从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毕业生,16.67%收入在1 000至3 000之间,50%在3 000至5 000元之间,33.33%的毕业生在5 000至7 000之间。如果通过性别进行划分,17.65%的男生收入在1 000至3 000元之间,52.94%的男生收入在3 000至5 000元之间,17.65%的男生收入在5 000至7 000之间,5.88%的男生收入在7 000至10 000之间,5.88%的男生收入在10 000元以上。26.67%的女生收入在1 000至3 000之间,53.33%的女生收入在3 000至5 000之间,16.67%的女生收入在5 000至7 000之间,3.33%的女生收入在7 000至10 000之间。

在对自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中,总体而言,对自身职业状况满意的为52.87%,对自身职业状况不满意的为47.13%;从性别而言,男性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为48.57%,女性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为55.77%;从职业选择而言,私营企业的职业满意度为48.57%,公务员事业的职业满意度为50%;在毕业生职业选择中,选择与知识产权相关职业的满意度为60.53%,选择与知识产权无关的职业的满意度为46.94%。

3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状况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教育缺失

从毕业生去向分析,知识产权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人数占比较低,只有27.59%,在知识产权人才缺失的大背景下,这个比例说明了部分职业未能进入毕业生的择业选择范围。从未选择知识产权职业的原因来看,认为知识产权职业入职较难和职位较少为主要原因,但实际上知识产权岗位的需求并不稀少,2019年5月,全国发布知识产权岗位需求的企业中,共累计发布了14 176个知识产权相关招聘岗位需求,其中包括法务岗5 282个,专利岗3 626个,律师岗584个,商标岗488个,辅助岗4 196个。其中学历要求本专科占86.6%,主体上实体企业占56.6%,服务机构占43.4%。而本次调查中72.73%的毕业生选择在服务机构工作,仅有18.18%的毕业生在实体企业工作。这种毕业去向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错位说明目前学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在本科学习期间不了解工作的形势与内容,缺少清晰的目标。[3]

本科高校因其学历教育为主,缺乏职业导向教育,尽管多数高校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多数就业指导课程均在大三或大四开设,且开设课程的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缺少对学生职业观的指导,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学生不能培養出一个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3.2 培养方案依学科规划而非职业规划

知识产权专业培养定位于应用型管理人才,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位应当由市场去确认。尽管知识产权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专业,但是盲目的把理论上应当学习的学科加入到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中,对于毕业生而且,可能并不适合应用其所学的所有知识。

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专业的过程中,对所有的相关知识均进行学习,如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专业,这种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面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市场而言,并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学生掌握所有相关专业,而仅需掌握其中一门即可。这种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现今的学生培养方案多以知识产权方向学术教育为目标,着重培养高端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对于不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泛而不精,不能满足市场企业的招聘需求,仅能从事事务所或者企业法务兼职知识产权工作。

4 外省高校培养经验

依据全国知识产权人才招聘分布,广东省以32.3%的比例占据知识产权需求的第一名。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培养为例,分析借鉴对我省知识产权培养的意义。[4]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试点学校,学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实践性教学,一直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华南理工大学为了满足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学校课程设计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法学的学科基础知识,一部分为知识产权学科基础知识(知识产权部门法),第三部分为职业导向的选修课课程模块。

而职业导向的选修课模块共有四个方面,一是以专利工程师、专利律师职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块,这部分学生的课程模块主要由“法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理工科双专业”构成。二是以企事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为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学院定其课程模块定位为由“法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系统知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构成。三是以知识产权(科技)服务为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学院将其课程模块定位为“法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系统知识+相关理工知识”以满足技术经纪人等职位的需求。四是以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为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学院这部分学生的课程模块设计为“法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行政管理知识”以满足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

同时为了满足上述的培养方案,华南理工大学确立了“本校教师+兼职教师+实务人事”各占三分之一的办学师资方案,同时依托广东地区发达的知识产权产业,邀请中兴通讯公司、深圳同洲电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药公司等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共同讲授《企业知识产权经营实务》课程。让社会实务人士参与学生培养,既让学生了解实践需求、提高实务技能,又给企业提供了考察学生的机会。同时积极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部门、专利商标代理公司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代理技能方面的实习基地,学院同时在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华学专利代理公司等广州地区较为知名的代理机构建立实习基地,派出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实习。[5]

5 对河南省知识产权培养的建议

知识产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从“中国智造”到“一带一路”,从“万物互联”到“中美贸易战”,培养出可以担当起社会责任的知识产权人才是河南省高校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任务。为解决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四点建议。

第一,知识产权定位为应用型人才,需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社会,充分了解不同职业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充分了解不同职业的职业发展以及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高校方面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落实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其课程地位,防止课程被“边缘化”。将就业指导发展为一门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学、社会资讯等专业的知识的综合学科,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体系,给予其更高的定位。在高校内部,就业指导课所属及管理部门要明确课程的性质,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对社会需求、职业分析、职业价值和教学特点进行全面定位的基础上发展学科。同时,将该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并科学的划分大学四年各个阶段对于该课程的需求。另外,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或书本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合作式教学、项目教育模式等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体验性。

第二,针对知识产权培养方案的问题,积极学习产业发达地区教学经验,从课程设计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培养方案。探索知识产权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深化知识产权实务与教育的交流融合。在培养方案上,除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在选修课方向上,充分体现职业导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为满足上述培养方案的实施,对师资也应当重新调整,积极引进社会人才,将不同的知识产权从业者从社会请入课堂,组成学院法学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授与企业知识产权实务等实务人才三者结合的教学力量。

第四,强化与本地优秀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在企业或事务所中建立长期实习基地,深化与企业合作,与企业达成“订单”协议,既可以满足企业缺少人才情况也能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鑫良,张冬梅.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沿革回顾与发展建言[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04):13-24.

[2] 曾惠芬,陈黎,黄智华.广州市知识产权人才现状及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2(02):15-21.

[3] 陈汉君,董莎.理工科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17):59-62.

[4] 李曉秋,刘海石.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优化模式研究——以“校企对接工程”为导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11-115.

[5] 谢惠加.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52-155、174.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