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2020-05-16 09:20张重庆
云南农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夜蛾植保药剂

张重庆

(易门县植保植检站,云南易门 651100)

2019年,易门县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采取“虫口夺粮”有效防控措施,全县玉米产量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成效明显。

一、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易门县于2019年4月26日首次在十街乡和绿汁镇玉米植株上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5月10日全县7个乡镇(街道)玉米植株上均发生为害;7月16日在十街乡甘蔗上发现为害症状但没有发现幼虫;8月8日在十街乡脚家店村发现禾本科杂草上发生为害;8月13日在龙泉街道罗所社区银河自然村发现十字花科青菜上发生为害。1至6龄幼虫均有为害,以4至6龄幼虫为害较重。全县玉米上为害程度中等偏重发生,防治不及时的田块重发生。截至9月23日,全县玉米受害面积 6395.4 hm2,占玉米种植面积 6575.4 hm2的97.26%,其中为害程度轻的703.3 hm2、为害程度中等的 4156.67 hm2和为害程度重的 1535.4 hm2。防治 12 967.07 hm2次,开展统一防治 1604.8 hm2次,平均为害田率97.26%,最高为害田率100%,平均虫田率93.31%,最高虫田率100%;平均被害株率48.37%,最高被害株率100%;平均虫株率21.61%,最高虫株率88.75%;平均百株虫量81.32头,最高百株虫量192.5头。

二、主要防控措施

(一)行政措施

1.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防控技术指导组。成立了易门县农业农村局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易农〔2019〕39号),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相关业务股、工作站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植保植检站,由植保植检站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为有效推进防控工作,组建了防控技术指导组,由业务素质高,技术全面的13名人员组成。切实领导和指导好全县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2.制定印发防控技术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联防联动体系。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并向各乡镇(街道)、局属有关单位印发了《易门县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明确了防控目标、防控策略、防控措施、保障措施及药剂推荐,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建立了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局乡村产业发展股、县植保植检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村委会主任、农科员共同参与近180人的县乡村三级联防联动体系,及时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领导、指导、督促、落实工作。

(二)技术措施

1.强化虫情监测,及时指导防控工作。县植保植检站在全县不同区域设置成虫诱捕器虫情检测点18个,其中县级4个和乡级14个,每周1次定期查看成虫诱捕情况;县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每星期1次深入田间地头,多点实地察看虫情,及时指导防控工作并按要求向市植保植检站及时报送相关报表和材料。

2.进行药效试验,大面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药剂。县植保植检站在龙泉街道罗所社区银河自然村筛选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和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3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通过试验,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均好且价位适中,遂向农户大面积推荐以上3种化学药剂交替喷施防治,防效明显。

(三)遵循“绿色防控”理念,综合应用化学防治、物理诱杀、生物防控技术和农业措施

1.化学防治。由于今年草地贪夜蛾扩散蔓延迅猛,化学防治是首要措施。一是大面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药剂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和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二是小喇叭口期统防1~2次,抽雄吐丝前喷药1次,整个生长期视虫情喷药2~3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叶初期平均受害株率达10%,小喇叭口期后平均受害株率达20%,避免过量、频繁用药;三是重点防治1~3龄幼虫,晴天在清晨或傍晚喷药,阴天可全天喷药,避开雨天喷药;药液要重点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喷洒喇叭口时停留2~3 s,喷头距植株2~3 cm药液吸附最佳;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药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四是高龄幼虫具有钻蛀在植物内部为害的特性,喷雾防治往往效果不理想,处于喇叭口期的玉米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甲维盐微乳剂任一种拌毒土,或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玉米喇叭口点施。

2.物理诱杀。成虫发生期,集中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杀虫灯每15亩安置1盏;全县共示范杀虫灯504盏,其中频振式杀虫灯100盏,太阳能杀虫灯404盏。

3.生物防控。一是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将玉米与趋避害虫、吸引害虫天敌的其他非禾本科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易门县间套模式主要有:玉米//大豆、玉米//魔芋和玉米//芭蕉芋;二是在卵孵化初期至3龄幼虫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BT)、短稳杆菌、苦参碱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三是成虫发生期,使用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集中利用性诱捕器诱杀雄蛾,降低成虫种群数量。2019年,易门县选用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草地贪夜蛾专用性诱捕器每2亩设1套,田间呈三角型安置,诱芯药效可持续40 d左右。将性诱捕器安置在玉米田内或田边,苗期距田边5 m左右,抽雄期距田边1 m左右,诱捕器与支架杆尽可能垂直,防止雨水从侧面进入。当玉米植株长高时,将捕集器向上杆移动,使捕集器的底部始终在植株上方约30 cm处,至少每周1次清空诱捕器蛾体。县植保植检站共示范性诱捕器270套,其中玉米制种地150套。据监测,性诱捕器平均每天每套诱捕雄蛾8.4头,其中1600 m以下海拔区域10.7头,1600~2000 m海拔区域8.4头,2000 m以上海拔区域3.6头;诱捕雄蛾最多的监测点为十街老吾监测点,8月29日至 9月2日5 d每套诱捕雄蛾达549头,诱捕效果明显;虫口密度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

4.农业措施。一是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等来提高作物本身的抗虫和耐虫性;二是草地贪夜蛾常在2~8 cm深的土壤中化蛹,结合苗肥穗肥施用进行中耕除草,破坏化蛹环境,人工消灭虫蛹;在玉米收获后,结合机械深耕碎垡消灭虫蛹。

(四)突出统防统治,坚持“打早打小”

2019年,全县玉米开展统一防治面积1604.8 hm2次,占玉米受害面积6395.4 hm2的25.1%,其中示范统防样板926.27 hm2。一是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316 hm2;二是4月下旬,在十街、铜厂、绿汁3个乡镇示范统防样板66.67 hm2,由县植保植检站采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袋、24%虫螨腈2000袋免费发放给农户喷施;三是8月初在龙泉街道罗所社区银河自然村示范统防样板8.67 hm2,由县植保植检站采购12%甲维·虫螨腈药剂390瓶和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390袋免费发放给农户喷施;四是8月上旬,在十街乡大村、老吾村委会示范统防样板234.93 hm2,由玉溪市植保植检站采购12%甲维·虫螨腈药剂10 600瓶(袋)免费发放给农户喷施;五是9月上旬,在十街、龙泉、绿汁、浦贝示范统防样板300 hm2,由县植保植检站采购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3 500瓶(袋)免费发放给农户喷施。坚持“打早打小”,县植保植检站根据检测情况,重点防治1~3龄幼虫,小喇叭口期统防1~2次,抽雄吐丝前喷药1次,整个生长期视虫情喷药2~3次,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2019年,根据《玉溪市财政局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草地贪夜蛾防控经费的通知》(玉财农〔2019〕136号)《玉溪市财政局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草地贪夜蛾虫情防控)资金的通知》(玉财农〔2019〕141号),省、市共下达易门县草地贪夜蛾防控经费及救灾资金30万元,该资金到位后,易门县农业农村局及时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宣传材料印制、防控技术培训、重点发生区域统防农药采购、绿色防控样板示范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2.广泛宣传发动,全面开展防控技术培训。5月上旬,县农业农村局制作、印发《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16 000份。7月上旬,向全县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58个村委会、766个村民小组、86个农药经营门店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共发放《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挂图》1000份,《草地贪夜蛾识别、监测与防控》手册1000份。10月中旬,制作、印发《草地贪夜蛾识别及防控措施》50 000份。截至9月底,全县共开展防控技术培训99场7785人次,其中市植保植检站深入十街大村、老吾培训2场262人次,县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培训33场1438人次,各乡镇(街道)开展培训61场5805人次,全县58个村委会培训全覆盖。通过广泛宣传,全面培训使草地贪夜蛾虫情家喻户晓,广大农户普遍掌握了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技术,积极自发购买农药喷施,实现了“虫口夺粮”的目标。

(六)举办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推动绿色防控

县植保植检站在龙泉街道罗所社区银河自然村示范绿色防控样板1个,面积8.67 hm2。示范区内安装草地贪夜蛾专用成虫性诱捕器60套,并采购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12%甲维·虫螨腈药剂390瓶和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390袋,免费发放给农户进行统防统治,防效明显。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

三、防控成效显著

2019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6575.4 hm2,玉米受草地贪夜蛾为害面积6395.4 hm2。据县植保植检站草地贪夜蛾药效同田对比试验和大面积测产估算,以每亩化学防治2次计,防治成本为:每亩每次药剂费18元×2次=36元、人工费16元×2次=32元,共计68元;按技术规范防治的田块每亩产量以450 kg计,不喷施农药的田块每亩产量以320 kg计,不喷施农药的田块每亩产量减少130 kg,损失率为28.9%;以每千克玉米2.2元计,全县6395.4 hm2玉米通过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共挽回产量损失1247.1万千克;共挽回经济损失2743.62万元;扣除防治成本652.33万元,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91.2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2,防控成效显著。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防控工作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因县财政困难,今年省、市下达易门县的草地贪夜蛾防控资金拨付迟缓,给开展统防统治药剂采购等工作造成影响;二是因植株高,农户喷施农药难度大,玉米抽雄至灌浆期果穗有不同程度的为害;三是因干旱严重,少数农户防治不及时,导致部分田块损失较重。

(二)下步防控工作建议

1.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将草地贪夜蛾防控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防控经费有保障,以保证各项防控工作及时开展。

2.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防控技术指导组及县乡村三级联防人员继续做好防控工作的领导、指导、督促和落实工作,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加强防控工作的统筹性和协作联动性。

3.绿汁、十街等乡镇低热河谷区,秋冬玉米种植面积166.67 hm2,预计草地贪夜蛾将周年为害,需做好防控工作,尤其要注重抽雄至灌浆期为害果穗,以确保青苞的商品性。

4. 2020年,全县小春生产小麦种植面积计划3533.33 hm2,预计会发生草地贪夜蛾为害,县植保植检站需加强小麦及其他小春作物虫情监测,增强防控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5.结合县域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情况,强化县域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重点是发生世代数及其规律)的监测和研究,为开展大面积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6.继续做好化学药剂及生物药剂药效试验,筛选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推广使用。

7.继续开展玉米与其他非禾本科作物间套作试验示范,结合易门县实际,重点是玉米//大豆、玉米//魔芋和玉米//芭蕉芋间套模式,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

8.加大草地贪夜蛾天敌的培育、释放和保护工作,加大生物药剂、性诱捕器和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夜蛾植保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植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