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老人

2020-05-20 15:04杨岁平
金山 2020年5期
关键词:竹棍瓷碗清洁工

杨岁平

秀娟真想哭。

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怎么办?可恶的小偷瞬间就偷走了她的钱包。钱不多,也就区区几十块钱,可里面有银行卡、信用卡、身份证……下周就要登机去海南岛,没有身份证咋办!一路上,住店、坐车哪样不用身份证?

唉,小偷会不会回心转意呢?钱就算了,卡和证件能还回来吗?

她知道是妄想,但还期盼着。

突然,她收到一条尽是错别字的短信:我那(拿)了你钱,是接(借)的,不是头(偷)的,我已化(花)了一部分,等我有钱了还你,其他东西我相(想)给你……

秀娟数了数,一共五个错别字。

秀娟十一二岁时娘走了,是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她长大。她来到城里,租房住下来,找个事做,寻思着嫁个城里人,可这对于她这个梳着麻花辫的村姑并非易事。

同龄的乡里娃都抱上崽了,她还是黄花闺女呢。老爹总瓦着个冷脸,一声不吭地猛抽烟。她先在集市摆摊,攒了些钱,后租房开了商铺,经营各种化妆品。合作的商家搞酬谢活动,让她随团去海南岛,还可以带一名家属去。爹在地上刨食一辈子,这回,高兴地笑了,脸上的皱纹像秋菊一样舒展开来。

错别字这么多,应该是个孩子。她在短信上追问:你在哪儿,我找你去,别怕,我知道你一定是碰到难处了。

又来短信:你现在到市場红五(舞)鞋歌五(舞)厅楼下,会看到一位腿有残几(疾)的老人,坐在一块木板上行气(乞),他拿着你的东西,你用五十元钱换……

又是四个错别字!

啊,还好,五十元就五十元!

她和爹在市场绕了好几圈,终于看到一张愁苦脸的老人坐在地摊上:秃顶,不,不完全秃,头顶上还稀疏地长着几根毛发,根根清晰地向上;眉毛蹙成一疙瘩,像苍老的老树根拧在一起;额上皱纹深陷,像是几条黑黢黢的沟渠;一条空管的裤腿,平摊在地上。此时,那张脸望着地,缺乏生气,瘦如柳枝的右手正拿着一截竹棍拨着前面的黑色破瓷碗。

秀娟和爹站在那儿,瞅着老人。

她将早就攥在手的绿色纸币郑重地放在黑色破瓷碗里。老人一抬头,又一低头,接着双手伏地,头深深地磕在地上。磕罢,老人用竹棍拨了一下黑色破瓷碗,秀娟所有的东西都在那儿了。

秀娟向前一步:“我的,我的……”

老人又用竹棍向外拨秀娟的那些东西,还拨她刚才放到碗里的那张绿色的50元纸币。

“谢谢你!”秀娟拿回了自己的全部东西,向老人鞠躬。

秀娟爹愕然,望着女儿。“他拿了你的东西,还给他钱?”

“你看他的腿,他能偷吗?”

老人拄拐杖站起来,摇摇晃晃,总算站稳了,一条蓝色的轻飘飘的空裤管儿随风飘扬。老人把钱拨到她脚下。

“钱你拿走吧,我不要!这说明你就是失主……偷你东西的是我那孽障儿子!我没管好他……子债父还……”

老人提起红色蛇皮袋一抖,皱皱巴巴的毛票,雪花一般,秋风吹来,随风飘散。秀娟和爹,还有路人帮老人捡钱。

老人又弯腰,点头。

“我儿子只上过几年小学,成天吊儿郎当,现在,唉……欠你的钱,我来还。”老人晃着手里的一沓纸币,像是拿着百万钞票。

秀娟执意不要。

回来路上,爹叹了几十回气。

飞机上,爹的脸面舒展了,睡着了。窗外白云朵朵,如雪似棉,一缕阳光透过舷窗射进来,照在秀娟从家里带来的一张旧报纸上——

【本报讯】昨天,市场附近发生一场重大车祸。据目击者说,一位老年清洁工正在扫马路,一辆小车飞速驶来,老人猛地把一个正在马路中心玩耍的孩子推到一边,孩子得救了,老人却被撞断了腿。目前老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点评:

小说写了这个不知名的老人为了不争气的儿子真心道歉。同时,最后用补叙的方式,告之他原来是一个辛勤的清洁工,为救别人的孩子自己受了重伤,现在靠乞讨为生。前后两件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完成了人物丰满的塑造。这个补叙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笔,人物形象就会显得单薄了。(顾建新)

猜你喜欢
竹棍瓷碗清洁工
忙碌的清洁工
小瓷碗,碰碰车
碎碗
学会放下
竹棍出走记
小瓷碗
海港清洁工
竹棍出走记
修补掉底毽子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