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探讨

2020-05-21 04:20李福琴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李福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制观念培养影响重大。但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采取传统理论教育模式并不能实现学科教育目标,为此教师必须要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那么如何创新?本文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从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和落实德育课程实践教学三方面入手,探讨了这一学科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道德与法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98-01

随着国内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不断涌现,给国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价值观取向未完全形成,故可能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误导,不利于其健康三观的形成,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強道德与法治教育,以端正其思想,提高其道德水平,约束其行为,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取向以及道德观念。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深化道德教育内涵,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普遍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敏感,且不少存在叛逆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厌学现象较为普遍,且生活中不少学生存在逆反情绪,这些均影响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较于语文、数学等理论性学科,教学内容以及目的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其强调对学生内在的影响以及行为的约束,通过该门课程的教育,有利于弥补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能够让学生在接收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并培养其法律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促进中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对提高其精神境界有显著价值。

(2)符合依法治国的政策要求

依法治国是我国作为根本的国策之一,这对社会和谐化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正是在教育层面上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初中课程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光能够进一步明确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与国家接班人的地位,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进而做到执法、懂法与守法,有利于培养其法制观念,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举措。此外,该门课程也能够让学生认知到价值观偏离以及违法行为对社会以及自身的危害,有利于在学生耳边响起长鸣警钟。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1)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作用

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设备在中小学中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普及,也成为了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此教师必须进一步挖掘多媒体在德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以生动活泼的信息化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看,在新课导入以及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均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

在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不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低下,为此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得出统一的见解,并通过组间讨论,明确自身不足,再由教师进行点评,以形成完善的讨论学习模式。以“公共生活新平台”相关内容的教学为题,可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题,将学生分为每组4-8人的若干个小组,进而通过在讨论中思维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网络利弊的认知。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点播,避免学生思维走入误区。采用讨论学习的方式,可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能够发挥出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性思维,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意义。

(3)落实德育课程实践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也有一定的实践性,不光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与法制观念,还需要约束行为,使其将所学知识践行到实际生活之中。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实际的案例,故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通过切实的参与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以“心系公众利益”章节内容的教学为例,可组织学生到附近养老院看望老人,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聊天等,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培养其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应该丰富多样,也可进行植树、捡垃圾等活动,且在活动完成后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肯定其为社会公益所作出的贡献,并鼓励其不断践行于日常生活中,让其能够产生满足感与自豪感,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服务大众与社会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课程的一门必修科目,其教学意义丰富,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乃至社会的良性发展均有显著价值,为此教师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更好的发挥该学科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哲.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2]孙贞丽. 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