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展现德育魅力

2020-05-21 19:06王珏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品德道德德育

王珏

摘  要: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的各方面都立足生活、高于生活、走向生活,用生活的清泉去滋润学生心中的道德幼苗,积极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关键词:生活;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160-01

鲁洁教授曾说过:“品德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展现它的无穷魅力!” 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我相信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学生道德和生活的交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才能弹奏出和谐的德育乐章。

1.源于生活,拓展认知

品德教育应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在生活的学习中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儿童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自体验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将道德置于儿童的生活中,以便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

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时,我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宠儿,但家长忽视了让儿童对最平常又最珍贵事物的了解、教育。当我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从什么地方发现春天来了呢?”学生们的回答千篇一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虽然,我们学校有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但是却很少有学生能说出“春耕”、“种田”等关系我们切身生活的事情。

我决定让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郊外去看看,注意观察农田的变化和农民伯伯在忙些什么。下次上课,学生的反馈让我欣喜。有的说农田变绿了,有的小朋友说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播种,有的说知道了田里的麦子和韭菜的区别。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孩子们交流得十分热烈,对“田园生活”留恋不舍。于是,我又引导他们秋天让家长再带他们去看看,去体会收获的快乐,孩子们在一片期待中下了课。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孩子们在课堂上虽然没有亲自参与种植活动,可是通过课堂的延伸,初步感受了植物的生长历程,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形成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让儿童通过实践感知,培养了情感,孩子们爱上这样有意义的课。

2.立足生活,体验道德

教师要立足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扶持他们成长。

例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时,我采用了电视里热门的“超级调解”的形式,通过课前调查,现场请出有矛盾学生进行访谈,现場老师、同学做调节员。现场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随机采访。它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在这个宽松的氛围里,大家共同受益着。

这堂课如果仅仅满足于替文中的“小美”解决烦恼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往往就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知识的层面,心只有和心才能产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课堂上的这个“超级调解”,创设了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敢于表现自我的学习情景和民主氛围。面对这“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自己与同学、老师、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坐在交流台前的孩子因为平等没有感觉到任何拘谨,而老师和下面的同学更是一位位聆听者和解读者,共同探讨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应该如何解决,学会了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人交往语言要友善,主动欣赏别人……大家在交流中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3.高于生活,深化认知

学生的生活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和发展,这要求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源于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教育内容,来引导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

教师在课前或课后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网络连接你我他》为例,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去调查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上网。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

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精心选取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素材,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4.走向生活,实践道德

品德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积极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生带进与课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体验。因而,品德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积极创设“践行”场景,提供参与机会,经历生活实践,引领学生的现实生活。

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当一天小记者、小交警……了解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规范,增强法纪观念;进行助残帮困献爱心行动,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组织开展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了解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性影响,培养生态道德……在生活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引导儿童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内心世界里建立自我教育的道德环境。

德育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它应回归生活,让小学德育真正进入并超越学生的生活世界,遵循生活的逻辑,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使品德教学充满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8-24

猜你喜欢
品德道德德育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跟踪导练(五)(2)
好学者贤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