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020-05-22 12:16郭丽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郭丽琴,刘 卉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2.黄冈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教育领域唯一一个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比赛成果的含金量是一般赛项无法比拟的。2019年在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评比的9项标志性成果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情况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1]。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为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精神,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更加注重推动对接国家教学标准;注重推进“三教”改革;注重推进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注重推进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和实施项目式教学要求;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大赛的影响力及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大赛自2010年创办以来(2010-2017年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到2019年,参赛作品数由354件增长为996件,赛项设置实现专业全覆盖,参赛团队辐射全国。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标准意识,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通过比赛可以强化教师对接标准意识,包括对接国家教学标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技术规范等,分析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二)推动“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比赛,增强教师自我革新意识,定期到企业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理念,先进技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依据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及时整合、更新教材内容,缩短教学与岗位需求的距离;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情,因材施教,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实时互动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推动“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比赛,全面推动视频动漫、游戏软件、AR、VR等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有利于高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及时准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推动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

(四)促进团队合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比赛,促进团队合作,所有教师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内容重构、学习管理与评价等专业建设全过程,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分享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集体讨论、优化教学策略,实现 1+1>2,全面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及教师教学能力。

(五)推广课程思政,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比赛,推动教师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强化教师思政、学生思政,发扬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关键部分对比解析,深入理解改革涵义

下面将从指导思想、参赛项目(组别)、参赛学时、组队要求、文档材料、初赛视频、决赛现场七个方面进行解析:

2018年与2019年比赛方案对比解析列表

(一)指导思想:2019年的指导思想在201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思政、“三教”改革、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思想内涵,进一步落实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

(二)参赛项目(组别):从2015到2018年,大赛的参赛项目趋于稳定,分别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项目,各项目根据专业大类和参赛内容分为若干个组别;2019年不再分项目进行比赛,而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和专业课程二组。赛项设置日臻科学合理,实现专业全覆盖。

(三)参赛学时:2019年参赛学时数的增加使大赛难度系数加大。连续12/16学时相当于一般课程的1/4或1/3,备赛工作量倍增,可以有效避免参赛团队临时突击备赛,有效考验参赛团队的教学基本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

(四)组队要求:2019年参赛团队要求由往年的“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调整为“2~4”人;由“教学团队为同一院校在职教师”调整为“可以东西协作,跨校组队,可以吸收1名企业兼职教师”。其主要意义为:一是注重教学团队协助概念,拒绝单打独斗;二是注重校企合作,吸收企业专家担任兼课教师,根据需求侧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三是注重校际联合,东西协作,强强联合,既开阔了教师视野,又集中力量凸显了区域优势。

(五)文档材料:2019年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在201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实施报告。参赛团队需要把参赛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体现教学团队对整门课程的整体把控,意在展现日常教学的真实性,实现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的融合统一。

(六)初赛视频:2019年不再提交教学设计视频,且课堂教学的视频由2018年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视频改为2~5段视频,且要求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旨在考察每位团队成员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掌控能力,进一步还原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七)决赛现场:2018年进入决赛的团队无需现场展示,只需参加答辩。2019年要求在提交的参赛内容中随机抽选1学时进行教学设计讲解及课堂教学展示,不仅考验参赛团队临场发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更是考验参赛团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三、以大赛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文件,在充分领悟大赛精神的基础上,对接国家教学标准、深入专业调研、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逐步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执教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领悟大赛精神,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大赛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2]。各专业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社会需求,深入专业调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通过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规范核心课程标准、严格毕业要求等,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保留特色,制定出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在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的前提下[3],对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岗位规范,与“1+X证书”制度试点有机衔接,调整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拓展课程之间的比例,重构课程体系;在满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深入教学内容改革前沿,建设新形态教材,形成更加科学、规范,与岗位对接且具有先进性的教学内容,确保所教知识现在有用、未来要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为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常态化,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连续举办8年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体系[4]。比赛的重点从考察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中,不再仅限于关注信息技术应用数量的多少,技术的先进程度,而是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是否应用合理、巧妙;是否能够切实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等。教学设计更注重因生制宜、因需制宜、因课制宜选择教学方法,不能为了迎合比赛强行植入信息技术。方案的改革更明确的表明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是以大赛为契机推动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推广课堂普及率;二是鼓励教师团队协作开发线上课程,将信息化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日常教学;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的应用和研发,切实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四)立德树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是根据大赛指导思想,重构课程内容,注重立德树人,加大人文教育,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二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开展道德讲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国礼仪表演等素质教育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三是以身示教,教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传播者,鼓励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发挥以身示教的作用。

(五)更新教学理念,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结合社会发展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以大赛为契机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大赛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素养、提升教科研能力;创新考核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团队协作;结合“四大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及“五级递进”(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学校名师)培养路径[5],以教学能力比赛为重要抓手,以“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为契机,打造具有时代感、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四、结束语

不论大赛如何改革,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赛事活动只是推广落实的一种手段、载体,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比比赛成绩更重要的是将比赛成果反哺于课堂,通过大赛关注课堂教学原生态,促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将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三教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新形态教材建设,优化课程内容,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全面推动“三全育人”;坚守大赛初心,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大赛比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