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视域下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及破解
——以云贵川地区为例

2020-05-25 10:22吴黎围熊正贤
关键词:同质化康养区块

吴黎围 熊正贤

一、引言

2016年,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实施以来,(1)《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尤其是康养休闲小镇深受地方政府推崇,但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形势日趋严峻。截至2019年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发布了两批次共计403个特色小镇,其中生态休闲类占 21%,旅游主导型占57%,以康养休闲项目为主的特色小镇超过100个;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了96个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康养运动类项目占主导地位;2017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首批30个森林特色小镇试点工作,明确提出以“休闲度假、运动养生”为主要特色。云贵川地区因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特别重视康养休闲类特色小镇的建设,2016年以来,此类旅游小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至2019年,云贵川三省公布的省级特色小镇中,直接以“康养文旅”为定位的特色小镇超过200个,“康养休闲”类项目遍地开花。数量如此庞大的康养休闲小镇背后其形势不容乐观:资源禀赋富集的小镇,经营主体实施多元化发展导致重复建设;资源禀赋一般的小镇一窝蜂发展导致同质化竞争;资源禀赋较弱的小镇在资本强介入条件下依葫芦画瓢;无资源禀赋的小镇依托政府主导实施“无中生有”的创意,这些都是同质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如何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和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特色小镇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对同质化建设问题充满担忧,如《人民日报》就曾指出:中西部一些地区凭空打造“特色小镇”,甚至还下达硬指标和硬任务。(2)王慧敏:《中西部有些地区凭空打造特色小镇,甚至下了硬指标》,《人民日报》2017年3月30日,第4版。经济学经典理论对产品差异性和市场竞争力问题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但研究旅游文创产业同质化问题的文献并不多,如E.H.Chamberlin从竞争力和垄断力角度提出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3)E.H.Chamberlin,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New York: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39, p. 78.Michael E. Porter从产品差异性和市场占有率角度分析了企业盈利路径问题。(4)Michael E.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Free Press, 1980, pp. 86-87.Dlnd Jesus从土著社区的旅游开发角度,审视了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文化同质化与大众化的双重价值。(5)Dlnd Jesus, “The [re]Traditionalization of Aboriginal Territories for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Kadiwéu (Brazil) and the Maori (New Zealand),” Estudios Y Perspectivas En Turismo, vol. 21,no.6, 2012, pp. 1389-1408.F. Ding, T. Ma认为文化、产品、资源的惯性导致同质化不可避免,总体规划的差异化是有效途径。(6)F Ding, T. Ma,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Homogeneity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IEEE Access,vol. 10, no. 6, 2018, p. 99.国内学者李明瀚认为我国康养文旅小镇和景区同质化竞争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模仿和开发经验缺乏。(7)李明瀚:《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同质化旅游产品竞争策略研究——以云阳梯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3年11月,第58-65页。熊正贤等通过对比生物多样性和特色小镇的同质化现象,从“基因”差异、个体差异和环境差异等角度提炼出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的规律性和实现路径。(8)熊正贤、吴黎围、马传松:《生物多样性理论逻辑下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云贵川地区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认为同质化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特色小镇的同质化问题未必导致低效率,如果空间规划合理、跨省对话畅通、门槛准入精准,即使有同质化竞争,也可能是有效率的。(9)熊正贤:《旅游特色小镇同质化困境及其破解——以云贵川地区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蒋柯可、熊正贤认为开发理念、发展路径和旅游产品的同质性是特色小镇同质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应从区域统筹、文化内涵挖掘、发展定位等方面加强差异化设计。(10)蒋柯可、熊正贤:《文旅类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与差异化策略研究——以四川安仁古镇和洛带古镇为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文旅小镇和文旅产业同质化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跟不上实践的需要。

区块链技术以“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为主要特征,一方面能实现特色小镇数据库共享,有利于地方政府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在已建、在建和拟建特色小镇之间实现“闪灯”效应,(11)车辆行驶过程中,前面的车左转还是右转,通过打开“转向灯”,就能提示后面的车辆,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本文将此定义为“闪灯”效应。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同质化。基于这种视野,本文在系统梳理云贵川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分析框架,缓解特色小镇同质化竞争问题,为政府提供实践参照和理论指南。

二、云贵川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的基本特征

云贵川地区是我国康养休闲特色小镇的重镇区,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研究团队于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三次深入云贵川地区实地调研了86个特色小镇。此外,通过查询官方公布的资料及其他方式,获得了三省省部级以上特色小镇的面上情况。

(一)云贵川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基本概况

云贵川三省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48个,已建和在建省部级特色小镇1000余个。2017年,云南省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提出到2019年,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建成20个左右,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建成80个左右,每个世居少数民族各建成1个以上特色小镇,共计25个;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210个特色小城镇,其中康养休闲型特色小镇高达82个。(12)作者根据官方公布名单,对小镇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进行分类整理。贵州省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将以世界知名特色小镇(10个)、全国一流特色小镇(100个)为引领,推动全省1000个以上特色小镇全面小康。2018年9月,第七届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提出,贵州将加快实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3个1”工程,即推动100个示范小城镇提档升级、培育和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全省1000多个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促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13)《第七届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召开》,人民网-贵州频道,2018年9月19日,http://gz.people.com.cn/GB/n2/2018/0919/c194827-32074936.html,2020年2月10日。其中康养休闲型特色小镇不少于30个。2017年《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提出,在2016-2020年规划期内要培育发展200个省级特色小镇,促进和引领全省小城镇发展。其中打造旅游休闲型特色小镇47个、文化创意型特色小城镇32个。(14)四川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十三五”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2017年2月9日,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7/2/9/10413472.shtml,2020年2月10日。截至2019年3月,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等20个单位为第一批“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综上所述,云贵川地区以“康养休闲”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数量庞大,省部级以上的超过了200个,地厅级的超过1000个。

(二)云贵川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

调查表明,云贵川地区康养休闲特色小镇资源禀赋、发展定位、产业发展与培育、特色文化等特征总结如表1,其同质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特色小镇资源禀赋良好,但规划定位存在“同质化”趋势。调查的特色小镇中,以康养运动为建设思路的特色小镇有10个,休闲度假型有20个。10个康养运动型特色小镇中,明确提出“健康”“康养”等目标定位的小镇有8个,分别是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定位为“康养健身旅游小镇”、玉溪澄江广龙旅游小镇定位为“健康生活目的地”、元谋人远古小镇定位为“养老养生基地”、勐巴拉雨林小镇定位为“旅游休闲和康养特色小镇”、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定位为“打造高山休闲体育运动小镇”、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定位为“生态健康度假小镇”、安宁温泉国际网球小镇打造为“网球节庆品牌和温泉运动理疗康复中心”、腾冲玛御谷温泉小镇定位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以医药健康为定位的特色小镇2个,屏边滴水苗城定位为“苗医苗药健康小镇”,陆良杏林小镇定位为“中医药特色小镇”。20个休闲度假型特色小镇中,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定位的小镇有7个,以“休闲游览”为主要定位的小镇有9个,其他小镇为综合型。从上述特色小镇的定位来看,地方政府热衷于“康养”“度假”“休闲”等建设思路,中医药型小镇略少,独一无二的定位类型凤毛麟角,多数小镇存在“跟风”之嫌。发展定位是小镇建设的方向,是规划设计的指南,它的“同质化”是“骨子里”的同质化,为后续的同质竞争埋下了伏笔。

二是特色小镇产业基础较好,但产业项目存在“同质化”风险。调查的特色小镇均为在建或已建的省部级以上特色小镇,其产业基础较好,部分小镇已经入选3A或4A级景区,如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为4A级景区;部分小镇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如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部分小镇以工业园区为基础,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如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邻近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内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产业涉及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数控机床、高端电力装备的先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业、新材料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等多个产业。(15)根据昆明市五华区政府办提供资料整理。虽然这些小镇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潜力,但对康养休闲项目建设情有独钟,30个特色小镇都涉及康养休闲类项目,其中以康养养生类项目为主的特色小镇11个,占比36.7%;以度假休闲项目为主的特色小镇10个,占比33.3%。如安宁温泉国际网球小镇规划总投资114.07亿元,政府成立融资主体,引导小镇网球和温泉相关产业发展,由安宁温泉国际网球小镇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运营主体,小镇以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国际网球训练中心为核心,联动广晟沁园度假酒店、温泉五月酒店等形成“网球+温泉+文化”大健康生活方式目的地。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由中信集团、云南建投集团联合打造,聚焦大众体育、运动产业、医疗养生、康养度假等板块,已建项目包括华美达、温德姆酒店、会议会展中心、综合运动馆等项目,以“体育+旅游+康养”为主导发展方向,截至2018年底,累计投资14.2亿元。(16)资料来源于作者实地调查访谈。医疗医药项目类型的特色小镇有屏边滴水苗城和陆良杏林小镇,前者以苗医和健康产业为主,后者以中医药种植、研发、养生、康养项目为主。项目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载体,决定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路径,同质化的项目必然导致运营阶段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

三是特色小镇文化特色鲜明,但转化利用的表层化易导致“重复建设”。调查的特色小镇以少数民族文化、农耕生态文化为主要类型。以单一民族文化为依托的特色小镇,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多民族散杂居特色小镇往往与其他民族类特色小镇存在趋同化现象。在调查的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中,有些小镇以单一民族文化为特色,比如大理古城的白族文化,屏边滴水苗城的苗族文化,弥勒可邑小镇的彝族阿细民族文化属于单一的民族文化核心,这些小镇的文化项目、文化体验、文化表征都具有很强的区分度和个性特征。散杂居型民族特色小镇往往与其他特色小镇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如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和新平县戛洒镇都主推傣族文化,着力傣族文化旅游项目;凤龙湾小镇与屏边滴水苗城都主推苗族文化项目;临沧翁丁葫芦小镇和西盟佤部落小镇都力推佤族文化;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与怒江傈僳风情小镇在傈僳族文化上也存在文化重叠现象。虽然文化的同质现象不一定带来特色小镇必然的失败,但对于文化体验者和游客来讲,同质化带来了审美疲劳,降低了审美体验,让特色小镇的“新、奇、异”特征打了折扣。茶文化和农耕文化是云贵川地区的主要特色,其中以茶文化为特色的特色小镇有勐巴拉雨林小镇的普洱茶文化、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的茶马文化、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的茶树文化、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的藏茶文化。以生态田园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特色小镇15个,占50%。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决定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和持续性。表层化的民族歌舞表演以及商业化浓厚的民族节目难以触动游客,简单的农耕生态文化体验也不是长远之道,浅层化的文化转化利用不能产生持久的旅游红利,而且容易导致模仿和剽窃。

表1 云贵川地区代表性康养休闲小镇分布情况与特征

续表1

类型特色小镇名称资源禀赋与定位产业发展与培育文化特色11.凤庆鲁史茶马古文化小镇以鲁史古镇为核心,以“前年古道、秘境茶马、高峡明珠、原味鲁史”为定位,打造茶马古文化旅游小镇旅游文创产业、观光休闲度假茶马文化、古镇文化、生态文化12.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依托花腰傣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打造花腰傣温泉旅游度假体验小镇休闲、竹木工艺品加工、种植养殖产业花腰傣族与彝族民族文化,生态文化13.凤龙湾小镇以《一千零一夜》寓言故事为蓝本,围绕回族、彝族等美食、歌舞、服饰、医药、手工艺、建筑、农耕等要素,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小镇高原观光农业、民族手工艺术加工、康养休闲等回、彝、苗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14.鲁布革布依族风情小镇以布依族文化为特色,以田园、山水环境为依托,全面展现布依族风情、文化传承,并导入康养和文化产业,打造布依族风情小镇旅游、康养与休闲度假布依族文化、农耕文化15.西盟佤部落小镇以文化休闲与主题度假为特色,以熙康云舍、佤寨部落旅游综合体、佤山星河美食街、小龙潭度假酒店为依托,打造佤部落特色小镇休闲度假、民族旅游、乡村旅游佤族、拉枯族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型16.怒江傈僳风情小镇以傈僳族文化展示、秘境怒江为依托,打造原真傈僳文化旅游体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老镇风貌于一体的傈僳风情小镇旅游文创、休闲度假、观光傈僳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创意文化17.梅里雪山小镇以滇藏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为特色,以雪山观光、摄影为吸引物,打造国家级旅游小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藏族文化、生态文化18.腾冲银杏小镇以“七彩梦幻、四季江东”为定位,打造中国最美银杏特色小镇,争创4A级景区旅游休闲、度假及相关产业生态文化、创意文化19.大理双廊小镇依托双廊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打造双廊“苍洱艺术家园,梦幻文化双廊”特色小镇文旅、文创产业、休闲度假生态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20.弥勒可邑小镇依托可邑古村落、阿细民族文化,打造“阿细民族文化+养老度假”民族风情特色小镇旅游、休闲度假彝族支系———阿细民族文化

资料来源:根据作者的实地调研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三)同质化现象的深层原因分析

康养休闲特色小镇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旅游商品千篇一律、建筑风格千镇一面、开发项目如出一辙、经营模式如法炮制等方面。(17)熊正贤:《旅游特色小镇同质化困境及其破解——以云贵川地区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从深层原因来看,同质化问题的形成来自资源禀赋依赖、领导决策功利、创新供给缺乏和信息沟通不畅等四个方面,资源相似性是基本原因,领导功利性决策是根本原因,规划团队创新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地区政府各自为政和信息封锁是间接原因。

第一,“强资源”背景下多元化发展形成同质化。云贵川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气候、水域等自然资源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据统计,三省拥有国家5A级景区26个,4A级景区197个。(18)根据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公布资料整理。一些小镇基于自身强势的资源禀赋建成了颇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但是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部分小镇盲目追求多元化发展,放弃本身强势资源禀赋的挖掘利用,将国内外热门的旅游项目都往景区里面装,如花卉节庆、玻璃栈道、温泉、漂流等。在信息披露不对称的情况,尤其是跨区之间缺乏沟通对话的背景下,项目出现严重雷同现象。如西南某特色小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小镇,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资源,小镇建设古色古香,建筑完整,但是该小镇近几年来将建设重心放在小镇周边的花卉节庆和农业观光旅游方面。开发早期时前来赏花的游客不少,但现在则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300公里以内已经建成5个类似的花卉节庆目的地,游客分散严重。(19)资料来源于作者团队的实地调查和访谈。

第二,“有资源”背景下一窝蜂发展形成同质化。独特资源禀赋是发展康养休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得到上天的眷顾。云贵川地区山同脉、水同源,在民族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有些乡镇在小范围内资源禀赋看似有“特色”,但放在整个西南片区来比较,它只是一般性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在未展开深入调查和市场分析的前提下,武断性的决策,推动康养休闲项目的快速上马。殊不知,这些项目早已经在其他地方遍地开花,等项目建成后,市场需求已接近饱和,同质竞争已不可避免。如夏季漂流项目,云贵川地区因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多样,很多地区具备开发漂流项目的潜力。近三年云贵川地区至少增加了20多个夏日漂流项目,但半数以上处于半营业半歇业状态,原因在于类似的项目在全国已有数千个之多,尤其以西南地区更为密集,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又如中医药康养项目,西南地区是很多道地药材的原产地,而且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较高,因此很多中医药康养项目应运而生。近三年,云贵川地区新增中医药康养项目不少于50个,仅2019年四川省公布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项目就有15个。(20)来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19四川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名单公示》。

第三,“弱资源”背景下资本强介入形成同质化。资本是康养休闲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没有资本介入,特色小镇难以发展好,但是资本过度介入会扭曲供给结构。云贵川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资本过度介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一种是社会资本的畸形介入。一些乡镇因为受惠于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得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强力支持,但资金使用专款专用,时间紧,限制比较严格,一些乡镇在“弱资源”背景下首选康养休闲与度假项目。如西南某贫困县依托一片荒山,借助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一年内建成了一个集避暑、休闲、娱乐、医疗、教育、地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度假区,总投资500多亿元。但从周边的景区布局来看,周边300公里以内有2个5A级景区,有10个避暑型度假区,还有6个休闲旅游目的地。在周边景区的激烈竞争下,该综合度假区每年的游客量不到200万人次,门店出租率不到50%,依此计算,100年也收不回成本。部分乡镇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大型企业入驻,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入驻企业看重的是廉价或者免费的土地出让金、税金减免和现有集体资产的使用权,对项目建设本身并不重视。如西南某小镇引进外部知名企业,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土地出让金全免,镇内大量闲置的房屋、厂房等集体资产免费使用。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依葫芦画瓢”打造了几处常规性的门票型景区和娱乐设施,依托原有房屋和厂房改造成民俗酒店和餐饮街,虽然没有特色,但是投入少且税收减免,仍然能实现盈利,然而对周边居民就业拉动和小镇品牌塑造几乎没有什么效益。如今,政府想收回,又碍于合约;不收回,政府目标又没有实现,景区项目成了“鸡肋”。

第四,“无资源”背景下无中生有发展形成同质化。“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是一些地方政府“政绩驱动下”的无奈之举。2016年以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国家政策陆续出台。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蠢蠢欲动,围绕康养旅游做文章。云贵川地区多数乡镇将乡村旅游、康养度假旅游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建设,几年时间内,“村村动土,镇镇冒烟”的旅游建设热潮席卷各乡镇。甚至一些“无自然资源条件、无文化底蕴、无产业基础”的“三无乡镇”也坐耐不住,花巨资请“策划大师”“知名专家”进行创意设计,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之专家团队的“创意”供不应求,不少项目设计只是其他地区的“复制品”和“仿制品”,基本没有新意。如此方式建设下的康养休闲项目注定走不远,还没上市就已经退市了。

三、区块链技术特点:破解康养文旅小镇同质化问题的运行机理

2016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将区块链技术认定为继电脑、互联网之后计算模式的颠覆性创新。(21)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第1-5页,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讯网,2016年10月18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6865.html,2020年4月18日。《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针对全国近100家区块链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运用现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2)渠慎宁:《积极推进区块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日,第3版。区块链技术不是崭新的技术发明,而是原有技术的创新组合,其中对等网络、共识算法、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是其关键技术要点。一是去中心化与分布式记账。区块链系统采用去中心化的扁平技术,由节点根据算法形成多中心,中心与节点没有严格区分,并且随着需求变化而变化。除了区块链本身,没有中心管制,也不依靠额外的第三方管理,而是通过分布式记账方式,实现信息验证、传递与管理,各节点根据规则对过程数据同时记账并储存(如图1和图2)。区块链中所有节点参与业务活动的数据真实性验证,待相关数据被真实验证之后储存在自己的区块账本中。这就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多个节点都可以参与并监督交易过程,并彼此提供证据和保障。二是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允许每个人验证交易的完整性,保护隐私和财产免受黑客攻击。区块链上个人账户信息高度加密,只有得到授权之后才能被访问,有效保证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但是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透明的,在整个网络上公开可用。三是共识机制与防篡改技术。该技术能保证交易过程中记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防止篡改,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体现“人人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规则,所有节点都有权提出共识问题,并可能形成最终共识。常见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股份授权机制(DPOS)、权益证明机制(POS)等,这些机制适用于不同场景。任何节点拥有完整的无差别数据拷贝,单个节点无法修改本地数据,节点越多,数据库越安全。四是智能合约提高风险管理。基于安全可信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执行预先设计的条款和规则。首先,智能合约具有高时效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它无需第三方机构参与,减少中间环节。其次,智能合约成本低廉,由事前设计的代码控制,以计算机程序为载体运行。最后,智能合约准确性高,排除了人为干扰,一旦触发约束条件,程序就会自动执行,监督效率高,准确度高。这些特点和优势对康养休闲小镇的项目布局和规避区域同质化竞争具有很好的技术支撑。

图1 集中式记账方式 图2 分布式记账方式

(一)区块链的数据库技术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大限度规避景区项目“撞车现象”。现有省级以上特色小镇往往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经营主体在项目设计和小镇建设过程中,对外界的信息了解不全,信息分享不充分,由此导致各特色小镇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并形成同质化竞争。通过区块链的数据库分享技术,可以将周边相似的康养休闲特色小镇整合成一个区块链系统,每个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支点,政府主管部门、经营企业之间所有互动和交易信息实现网上查询与验证(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可以通过加密技术进行保护)。区块链数据技术运用恰当,可以解决如下问题:第一,各特色小镇地方政府通过数据库查询,能准确判断周边竞争对手的数量、发展潜力和现有基础,从而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入驻企业借助数据库系统,能有效分析竞争对手类似经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力,并作出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实现差异化发展;第三,数据库技术能优化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相似的康养休闲小镇和类似的旅游项目分布在哪些区域,由哪些企业在经营,上级政府能做到一目了然,便于后续调整优化。可见,区块链技术能促进各特色小镇、各级政府与经营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

(二)区块链的防篡改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可以降低监督成本问题,最大限度规避特色小镇主体“盲目决策”。云贵川地区康养休闲小镇项目的建设热潮,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推动。云贵川地区一些贫困乡镇得到中央或省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很大,但资金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合理使用,在“资金不用则收回”和地方政府“政绩驱动”下,一些可上可不上的项目上了,一些需要科学论证的项目减少了必要的程序。这就造成了领导干部出现“盲目决策”和“武断决策”行为,并导致项目重复建设。地方政府与入驻企业也存在类似的“博弈”,政府招商引资的目标是推动小镇的经济繁荣和就业拉动,并出台很多优惠条件,入驻企业多数是为“逐利”而来,双方的合约往往只在大的方面达成一致,比如年限、税收减免额度等,但对具体企业经营和建设过程通常比较模糊,这为后续的监督管理和合约履行带来隐患。一些企业为避免风险,不愿创新,追求资金快速回本,而选择短平快的易模仿项目,或者项目建设仅仅只是为了“拿地”做借口,坐等地价上涨,然后金蝉脱壳。上述问题可以运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进行有效规避。第一,借助区块链系统,上级政府(中央或省级职能部门)作为重要支点,参与所有交易记录的储存和验证,并能发起共识问题讨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参与其中,信息透明对称且不能篡改记录,这种方式提高了上级部门对下级政府的“监管效率”和“监管精度”,对资金使用“盲目决策”有一定的规避作用,避免地方政府“病急乱投医”的重复建设。第二,将智能合约技术引用到地方政府与入驻企业的合约之中,只需要将规则和细节详尽输入计算机程序中,合约将自动形成,一旦企业触发合约条款,将受到惩罚,政府将节约大量的监管成本,并能有效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规避重复建设。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条件,优化地方政府与入驻企业的博弈结果,减少同质化的项目建设。

(三)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与智能合约技术可以防止“团队偷懒”行为,最大限度提高创意供给。优良的规划设计是特色小镇成功的关键,但规划创意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云贵川地区数以千计的康养休闲旅游项目需要设计和规划,而承接该任务的单位往往集中在省级以上设计院、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供需矛盾突出。一些规划设计团队承接任务应接不暇,创新任务繁重,因此“偷懒动机”明显,或者将任务外包第三方,或者依葫芦画瓢,将原本创意性的设计工作做成了“规模化”生产,如此一来,同一家设计单位的产品基本相同。通过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规划设计的同质化问题。第一,通过区块链数据库,项目委托方可以查询规划设计单位以前承接过哪些项目、当前承接任务情况,以及验证最终规划成果在哪些地区已经使用过,产生了哪些成效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对质疑内容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中发起共识讨论,有助于防止规划团队的“偷懒行为”。第二,智能合约技术有助于规范特色小镇项目委托单位与规划设计单位的契约履行,减低监管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规划设计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有剽窃行为,复制内容有多少等细节内容都可以作为参数输入程序中,形成智能合约,从根源上防止创意设计的重复使用。综上所述,康养休闲小镇同质化问题及其破解的机理可用图3表示。

图3 康养休闲小镇同质化问题及其破解的机理分析

四、对策建议

云贵川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康养休闲旅游重镇,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三省对旅游发展尤为重视。近年来,不论是旅游目的地数量还是品质,三省都加强了其建设力度,旅游竞争力逐步增强,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但发展中出现的重复建设、内涵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旅游商品相似、建筑风格雷同、开发项目抄袭、经营模式模仿等构成了其同质化建设的表征特点。实地调查表明,同质化竞争现象背后有其深刻原因,资源禀赋依赖造成了旅游目的地的“路径锁定”,领导急功近利的决策一定程度“催化”了同质化问题的产生,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项目“撞车”,创新设计团队的“偷懒行为”导致了创意的同质性。区块链系统因其数据库技术、防篡改技术、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等特点,能有效破解同质化建设问题,是未来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和项目优化布局以及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康养休闲特色小镇要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道路。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是康养休闲旅游的必经阶段。一是加强文化内涵的融入,减少粗浅的商业化开发,对经典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注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审美与功能的结合。二是加强科技内涵的融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原生态的内容并不排斥现代科技手段,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为康养休闲旅游内涵式发展助一臂之力。三是加强产业内涵的深挖,现代产业没有鲜明的界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势非常明显,但康养休闲旅游项目应减少横向上“摊大饼”,而应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深挖,提升附加值。四是加强制度内涵的建设,康养休闲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主要看制度,项目的决策、监管和运行不能依赖于领导的个人智慧,应更多地依靠制度,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为制度内涵建设提供支持。通过内涵建设,不仅提高了旅游品质,而且对景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第二,信息化技术嵌入康养休闲产业是未来趋势,走“旅游+区块链”发展道路。相比传统技术,区块链技术在交易结算、数据服务、存证防伪、合约监督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人才白皮书》也已经启动。目前,已有很多行业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其中,一场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正在兴起,虽然“区块链+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未来可能成为主流方式。(23)李海强:《区块链在文旅产业应用或成主流》,《经济参考报》2018年1月26日,第8版。2018年,云南省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旅游市场管理,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区块链技术在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任体系构建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假日经济带来了全新视野。(24)张苗荧:《区块链应用为假日旅游带来全新视野》,《中国旅游报》2018年6月20日,第3版。“区块链+旅游”意味着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可一蹴而就。一是逐步“去中心化”,推进旅游集群发展。由于旅游目的地的品质以及游客体验的差异性,完全去中心化不太可能,但可以在每个行政区域内分类选择多个差异化中心节点,与周边地区链接成区块链系统,形成旅游集群发展模式,从而避免同质竞争。二是将游客和社区居民融入到区块链系统之中,推动旅游景区的供给侧改革。区块链技术可以支撑地区之间特色旅游项目和服务信息的互动交换,也可以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参与到管理中来,由此推动旅游项目和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和差异化供给。三是让区块链防篡改技术做诚信监管的“守夜人”。旅游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恶性竞争,尤其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如有些企业在网络上做虚假评价和虚假广告,竞争对手也可能采用恶意攻击,或雇请“水军”进行诽谤和污蔑,区块链防篡改和可追溯技术可以让所有信息得到验证,让失信者一览无余,无处可逃。

第三,政府官员要解放思想,做区块链技术“知识联盟”的盟主。当前,云贵川地区的旅游产业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在发展,区块链技术的推广运用需要政府官员解放思想,积极学习,并提高专业素养,对该技术的运用有深刻的认识。一是上级领导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快速了解地方旅游发展实情,对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以便在资金和项目支持时洞若观火。二是地方政府借助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技术,可以快速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便资源分配优化合理。诚信、透明与监管是旅游同质化破解的抓手,区块链技术具备解决旅游诚信滑坡、管理机制失灵等问题的可能性,在促进旅游智能化服务、信息安全和旅游共享经济方面具有潜力,但这需要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该技术,做区块链技术“知识联盟”的盟主。

猜你喜欢
同质化康养区块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