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的中亚文化交流问题研究

2020-05-25 02:57诸琦睿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亚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其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中亚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地区文明的繁荣,所形成的丝路精神也成为了今天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的纽带。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历史比较等方法,通过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理念、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历史追溯、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面临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探讨交流的路径选择这四部分入手,分析中国文化向中亚传播的重要性并尝试探索交流策略以便中国文化更有效的传播。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中亚;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2—0092—05

[作者简介]诸琦睿,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201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人们在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对于国际难题,中国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和谐世界”“中国梦”“世界梦”等,习近平于2013年3月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二十字方针,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认同和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亚欧“心脏地带”,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中国怀有敌意的一些人,做出了不客观不切合实际的论断和预测,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搭便车”等等。中亚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识同样有疑虑和误解。

亨廷顿认为, 今后世界冲突的根源,主要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而是文化上的,“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之间的集团和国家间的冲突”1,冷战结束以后,国际事务中文化因素比重变得越来越大,文化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要让中亚各国人民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必须以文化作为先导。正可谓,“文化先行,一切畅通,一赢百赢”。

二、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中亚”狭义的范围是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中国领土接壤。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起于贯通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辟,2000多年以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友好交流的大门,中亚成为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核心区域之一。“丝绸之路”通道既是中亚人民对中原文化了解和接受的渠道,也是广大中原地区人民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1]

生产技术传入中亚,促进文明进步。从西汉武帝开始,商队从长安出发,带着丝织品等到达中亚。进入中亚的还有中国的冶铁技术、穿井技术、养蚕缫丝、造纸和火药,中亚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互学互鉴,推动了两个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加深了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的友谊。

“三大宗教”传入中国,促进文化交流。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原地区,尤其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其传播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中亚一带的雕刻和绘画艺术在我国建筑上广泛使用,使大量寺院、佛塔和石窟增添了色彩和情调。[2]

艺术文学交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唐代的画风在中亚地区影响很大。近代在中亚发现有唐代的佛画、风俗画和人物画,甚至有珍贵的水墨画,同时,“胡乐”传入中原地区,得到中原人民的欢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对中亚地区进行殖民扩张。清朝末年,中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基本处于停滞。

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亚地区加入苏联。这一时期新疆成为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主要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文化交流都是中苏交往的一部分。中苏关系恶化后基本没有任何的交流,文化交流中断。

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建立了“好邻居、好伙伴”的睦邻友好关系。我国与中亚五国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实现与中亚国家的多边文化交流,在中亚建立文化中心并开设孔子学院、设立汉语中心,丝路沿线文化旅游成为热潮。更重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文化交流的力量和源泉,文化交流合作进入快车道。

三、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面临的问题

古丝绸之路形成的传统友谊是如今中国与中亚各国进一步合作的历史背景和坚实基础,但现实的种种阻力、干扰和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

(一)大国博弈影响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中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能源战略价值使得中亚地区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焦点。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社会、人文影响已经超过两个世纪。为保持维护其战略利益,防止其他国家势力做大做强,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只会加强不会削弱;美国一直觊觎中亚地区能源利益,极力通过所谓“政治民主”不断通过“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对中亚国家施加影响;[3]欧盟、印度、日本等国家为了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中分得一杯羹,也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向中亚地区渗透。如何处理好与大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对中国来说是考验,尤其美国的“政治民主”和俄罗斯传统优势都会减弱中国文化在中亚的影响力。

(二)中国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在中亚国家传播虽然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广泛支持,但依然存在“政府主动,民间被动”的现象[4],同时,存在部分地区和部门热衷于经贸往来、基础设施建设现象,文化交流表现为过度产业化,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能力较弱,合作过程中没有形成合力。

作为中亚国家,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他们更重视经济交往。如孔子学院和汉语中心,学生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能在中国公司找个好工作,很少用心去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文类的出版物在中亚各国不多,了解中国文化途径和方式缺乏,影响了中国文化深层次走向中亚。

(三)文化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影响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中亚主要受到来自西亚、南亚以及俄罗斯文明的影响,尤其在清末到苏联解体,中亚各国完全接受了苏俄文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自身文明的没落,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文化认同上还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妥善处理文明差异引起的冲突成为关键问题。

中亚五国大约有130多个民族,与多国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带,但各国的主体民族都是信仰伊斯兰教,中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伊斯兰教影响大。虽然中国存在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众多的宗教派别,但儒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思想,中亚国家一些政府和民众对中国存在戒备心理,往往对于中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目的质疑。

(四)“三股势力”的反华宣传影响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

“三股势力”是指滋生和蔓延在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苏联解体后,“三股势力”打着民族和宗教的幌子而发展壮大。他们制造舆论,蛊惑民众,通过恐怖暴力活动,造成政局的动荡,破坏社会的安定。

“三股势力”利用我国相连地区民族在宗教等方面相似性,竭力煽动宗教狂热分子从事分裂活动,宣传不实报道,曲解我国的民族和对外政策,对于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相互信任,造成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困难。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的中亚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

中华文化被中亚国家人民了解和接受,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证。文化交流工作做好了就会相互认同,否则就会疏离冷漠。

(一)“民心相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根基

国家之间的交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民與人民之间的交往。民间组织和民众个人是文化交流的主体,因此,要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单向灌输”的局面,提升民间组织和民众个人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积极向中亚国家弘扬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学习和借鉴中亚文化中的精华,相互理解、寻求认同,实现互补共荣。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从实践角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呈正相关。“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共赢共享之路,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5]

丝路精神是在“古丝绸之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承载的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理念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1,丝路精神的薪火相传,得到中国人民和中亚人民所珍视,是维系中国与中亚各国友谊的精神纽带。

讲好中国故事,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全面的文化交流话语体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倡导的“共商、 共建、共享”的理念2,找文化共鸣点,考虑中亚五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用全新的话语风格,积极树立友善、互助的国际伙伴形象,使文化的传播具有趣味性、亲和力,体现中华文化所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推进中国与中亚在一种和谐友好的环境下进行文化交流。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上应求同存异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创造性提出的“求同存异”,一直是我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准则,我们也应该将这一准则贯穿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的全过程。

文明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特有的方式对人类文明进步了做出自己的贡献。文明与文明之间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带来文化冲突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多元与繁荣。

中国与中亚地区存在文化差异,如,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提倡无神论,但宗教政策是信仰自由,仍然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信徒;中亚五国基本都是全民信教,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但是这种文化差异不会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交往的障碍。通过不断对话,寻找共识,在共识中找到化解差异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文明之间的互相借鉴,减少文化产生的冲突与摩擦,实现彼此之间的文化信任。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加强和完善合作载体

1.进一步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等组织在推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上合组织”是中国、俄罗斯、中亚五国在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近19年以来,该组织召开多次文化交流互鉴研讨会,推动各国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其秘书处代表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新型的国际组织,目的就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各国文明之间的对话。

我们还应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论坛、城市圆桌会议、西洽会、世界西商大会与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丝路平台与国际舞台,进一步密切人文交流,打造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升级版”,让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民心。

2.进一步发挥媒体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必然需要依赖一定的传播媒介。既要充分利用本国的媒体又要借助国外媒体的力量,既要积极利用境内外的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传统的媒介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对于中亚国家媒体较少报道中国议题,我们应主动以体现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为出发点,把维护中亚地区各民族情感的、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提供给各类媒体,如《今日中国》和《走遍中国》等,借助中亚各国的互联网、卫星直播、影视、动漫游戏等传播方式,灵活运用各国各民族的话语方式,不断提高境内外新闻媒体对这些文化信息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数量,扩展中国文化的辐射广度和深度。[6]

3.进一步发挥教育合作在文化交流中作用。鼓励和支持国内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水平大学开展强强合作,扩大高校合作领域,加大高校人才的流动,互相派遣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吸引更多的中亚学者来中国访学,鼓励更多的中国学者到中亚国家交流,共同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格局。

在中亚国家开办更多孔子学院与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以“孔子学院”为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主阵地,加大力量培养“中国通”,培养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人才。

4.进一步发挥跨国企业在推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中亚各国进行建厂投资。

在中亚国家中的中国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必然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企业在经贸往来中应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部门和当地文化,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8]

5.进一步发挥文化旅游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商业+文化”的模式,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交融的一个着力點。将“丝绸之路”成功申遗作为契机,积极抢救和保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文化遗迹,联合中亚各国,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绘画以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极具中亚民族特色与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使各国经典文化经由旅游路线实现全面的融合,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国际性的文化旅游品牌。

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文化节”“文化日”“文化周”是近年来中国在中亚五国中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要遵循“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的思路, ①增加“文化节”“文化日”举办的频率,拓展规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中国古语言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我们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进取的姿态,共同克服挑战与困难,和中亚国家一道积极将中亚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参考文献:

[1]薛东前,石宁,段志勇,郭晶,李玲.文化交流、传播与扩散的通道——以中国丝绸之路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5):781-786.

[2] 袁粤,周毅刚.中国化的佛教艺术——简论石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J].华中建筑,2007(4):130-133.

[3] 袁胜育,钱平广.美国中亚战略的困境、发展与转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2):52-61.

[4] 许尔才.略述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05-108.

[5] 张欣.“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中亚传播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24):12-16.

[6] 赵晓佳. 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责任编辑:杨建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遭遇的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ZDA138)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出自中共文化部党组:《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求是》2017年7月2日,第13版。文中强调,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要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率的工作格局,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猜你喜欢
中亚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