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与3D打印工艺的融合发展

2020-05-26 02:03盛思远
卷宗 2020年8期
关键词:视图建模设计

盛思远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工艺美术教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也体现了较为优越的价值。3D打印工艺是当前一种先进的技术类型,将其与高校工艺美术设计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美术设计教学的现代化、专业化发展。下面文章主要对工艺美术设计与3D打印工艺融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艺美术;美术设计;设计教学;3D打印

3D打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成熟化,对非常多的行业以及领域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并且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十分的关注。当前,3D打印技术已经涉及了非常多的领域,包含:医疗器械的制造,航空制造以及个性化的设计制造等,并且在这些领域当中具备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高校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把3D打印技术纳入课堂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以及寻找该技术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结合点,把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及3D打印技术之间相结合,借助于3D打印技术的优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激发更多的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这样对于后续的技能学习以及职业发展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1 3D建模技术的相关介绍

3D建模技术属于一种数字化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会把点、线、面以及其他的物理、化学等信息集合起来,把三维空间当做基础,在该空间上面建立相应的模拟。该技术会依据人体的眼睛感知外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使用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利用电脑软件可以模拟现实世界,在建模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立体感,具备很强的真实性,确保人们对于物体有更加准确的认知,进而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建模过程当中的三维数据可以表现为任意的视图,每个视图间都可以完成合理的投影关系,在这其中,透视图以及平面视图属于两种比较典型的建模视图,这两种视图可以使得人们全方位的完成整个模型框架的浏览,还可以让人们更贴切的感知模型的具体形状、质感以及色彩。当前,三维建模主要采取以AUTOCAD、Rhino3D NURBS等直接正向建模方式,和采用扫描仪逆向采集目标点云数据再加以数字化处理的方法。而且,利用3D软件制作出的三维模型具有色彩饱和度良好以及清晰度比较高的优点。[1]

2 3D打印工艺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应用的优势

2.1 服务于实践教学,丰富充实教学方式方法

3D打印技术作为积极高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主要应用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利用3D打印制作各种各样教学用具和课程设计产品,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动手实践,使得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使专业知识得以吸收消化,将填鸭式教学升级为学生自主教学,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可视化,弥补了教学的不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学核心理念,促进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更加突出学生与教学实践的主动性、参与性,使教学与应用完美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2 3D打印技术促进项目式教学发展

教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之外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项目式教学可以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依靠3D打印技术能进一步优化项目式教学成果。通常一件设计作品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整合,教师结合3D打印技术特点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作品拆分成若干项目再分配给学生小组,各小组成员进行思考并解决项目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发挥团队协作的积极作用,亲自将3D打印技术与教学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最后大家把项目成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设计作品,达到教学目标。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依靠学生动手,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了然于心,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现场也会充满活力[2]。

2.3 有利于提高工艺美术设计的艺术效果

工艺美术产品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拥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只有所有的步骤完成之后才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最终想要展现的效果。但是使用3D建模技术,可以实现在计算机上面看到效果图,如果不是非常的满意,还可以进行更改作品,很大程度上使得产品的设计效率得到提高。关于美术工艺湘绣来讲,在绣制之前必须事先的设计出绣稿,虽然在绣制的过程当中严格的参照了相应的绣稿,但是最终绣出来的成果以及绣稿之间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目前利用3D建模技术,便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提前在计算机上把效果图绘制出来,对不满意的一些地方进行及时的修改以及调整,这样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3 高校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与3D打印工艺的融合发展策略

3.1 培养学习技巧,引导学生发现自我

对于学生来讲,在工艺美术的设计当中,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可以很好地提高创造性思维,有非常大的帮助。应该积极以及主动的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包含对于艺术、文化以及思想等内容的敏感性。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重点的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艺术文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发向,新的想法以及概念非常容易改变一个时期的艺术观念,这对于学生创作作品以及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讲具备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不同的时间段,人们对于艺术的具体审美程度也不相同,关于艺术的具体审美对于社会市场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想设计出更多被人喜爱以及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就需要设计者不断的挖掘以及创造3D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比较适合自身的方法,提升本身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对艺术的具体感知以及对新理念的具体认识。

3.2 复兴传统工艺,开启私人定制时代

工艺美术品的设计需要充分把握材质、工具和加工制作的规律特性,考虑作品的实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3D打印技术属于一体化的设计,利用参数化的设计方式开拓设计空间,使的复杂化的异形设计成为可能。在这些优势的带动下,一些原本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也有可能再次复兴,拥有新的生命。[3]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现今市场上产品是大批量机器生产的、群体大众的“人性化”,缺少个人的“个性化”,3D打印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得一些现代化元素的创作手法能够及时融入其中,提升作品在观赏性、实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个性化私人订制服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多样化视角更好的提高工艺美术的现代感。

3.3 深化校企合作,发挥各自教育优势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既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创造社会价值,又能满足院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双赢机制”。可在3D教学时,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参与企业产品优化设计,降低企业成本,又能使学生直接使用企业先进的3D设备,制造设计模型实物,了解3D产品设计、制造生产全过程,可减少院校实验室建设投入,优化3D教学资源配备,同时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中合理应用3D打印工艺,能够有助于艺术创作的可视化、真实化发展,作为工艺美术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3D打印工艺优势,切实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设计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三艳.浅谈3D打印技术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166-168.

[2]袁晨峰.職业院校开展3D打印技术的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176-177.

[3]郑小平.3D打印技术对当代工艺美术的促进作用[J].工业设计,2017,(5):78-79,81.

猜你喜欢
视图建模设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视图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