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26 02:03胡珈宁段靖郭奕文
卷宗 2020年8期
关键词:出路留守儿童成因

胡珈宁 段靖 郭奕文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近年来十分突出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由于家庭条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数量逐渐增多,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入手,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出路。

关键词:留守儿童;成因;问题;出路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中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引导,缺少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逃学、辍学,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1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

我认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二是国家制度的限制。

由于种地微薄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一个农村家庭的开销,致使很多农村家庭贫困,这些家庭的父母为了多挣钱选择去城市打工,因此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使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过程带来的附属物就是留守儿童,但是城镇化没能为这些农村儿童提供帮助,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里高消费和歧视的目光导致这些孩子不能跟随也没有条件跟随父母去城市,只能留在农村,许多父母为了弥补孩子,在城市拼命打工挣钱,回家的时间更少。

现在的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乡村人口可以进入城市打工,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他们的孩子的户口进入城市也更加困难,即使农村的孩子跟随父母去城市也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村的孩子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内的公立学校实行划片入学,片区内户口的孩子才可以在公立学校读书,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上学,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城市中不按片区分配上学的学校都是私立的,教学质量无法和国家公立学校相提并论。所以,户籍制度的限制,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问题

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有焦虑心理的人占27.4%,有抑郁倾向的人占27.6%,易怒的人占22.7%。农村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缺乏家庭的关爱,很多孩子都是被祖辈或者其他亲戚抚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和父母的联系非常少,甚至关系也十分生疏。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父母疼爱的年龄的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使得其出现很大的心理缺失,而这种心理缺失又会直接折射成为他们性格上的各种问题,普遍存在的一点就是由于父母的缺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这些留守儿童普遍成绩不良,对生活十分消极,并难以和他人正常的沟通并建立起友谊。农村学校中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对于学习乃至生活都提不起兴趣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其中女童相对较多。这些留守儿童通常都有被父母遗弃的心理,其应有的家庭教育也十分缺位。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关爱和引导。青春期时的孩子情绪易发生起伏,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情绪,甚至抑郁。缺少父母的关爱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2.2 行为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现状主要有任性、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差,品性恶劣,安全意识差等等。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有57.6%的孩子有过失行为,35.2%的孩子有说谎行为,7.4%的孩子有偷窃行为,30.6%的孩子有攻击行为,41.3%的孩子有破坏行为。在另一个针对200名留守儿童的调查中发现,其中爱睡懒觉的人占65%,起床不刷牙的人占71.5%,不吃早饭的人占22.7%,不洗衣服的人占91.4%。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使他们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出道德、法律的底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隔代监护人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精神上的引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关注欠缺,时常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由于缺乏父母的约束和引导,许多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出现偏差,其中初中阶段的男孩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抽烟喝酒的情况经常出现,甚至染上小偷小摸的恶习,加入黑社会,参与抢劫、赌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和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靠单个家庭很难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政府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例如鼓励返乡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许多在城市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就业和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与父母分隔的状况。但是依然有很多农民工留在城市务工,所以政府方面应加强对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例如在学费等方面实行减免的扶持政策。国家还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享受平等的待遇。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学校,提供更好和更安全的住宿和生活学习环境,帮助其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并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家庭方面

农村父母即使不能与孩子共同生活,也应重视孩子的成长,可以通过定期打电话和视频通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孩子的心理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及时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使他们不感到孤单和迷茫。同时也要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里的隔代监护人也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不纵容孩子的恶习,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 学校方面

现在的农村学校的教育还是停留于表面,只教孩子书本知识,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这是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的原因。所以农村学校首先应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也应给予留守儿童關怀和引导,使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较差,农村周边有许多人烟稀少森林和湖泊,缺乏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在外玩耍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学校还应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使其安全健康的成长。学校还应开展适量的体育运动课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格。另外,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健康,农村的各个学校还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不仅应对学校食堂的饭菜标准做出具体规定,还应对学校周边的小卖部等商店采取管控措施,严防在学校出现食品安全的事故。

总之,留守儿童的这一问题急需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虽然现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缓解其带来的消极影响,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完美的解决。

作者简介

胡珈宁(199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猜你喜欢
出路留守儿童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