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2020-05-26 02:03杨程茵
卷宗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杨程茵

摘 要:在新的发展形势背景之下,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当中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学生的三观培养,需要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思政课改革的发展方向。本篇文章对思政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改变思政教学当中一些陈旧的思想,不断的融合时代的发展元素,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接轨,推动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在培养新时代的青年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思政教学课的改革势在必得,现阶段,思政教学课改革的整体过程显得比较滞后,并没有注重培养更加高素质的特殊性人才,整个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没有明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总结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稳定可持续的开展。

1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思政课存在师资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一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并不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以至于高职院校无法培养具有规模性的专职教师队伍。在高职院校当中,思政课的教师不仅要担任学生的教学任务,有一些教师还担任着行政工作和管理工作,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将大量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政课的教学當中。许多高职院校比较缺少专职的思政课教师,并且许多院校都采取合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减少。

1.2 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定位的转变停滞

传统的思政教学理念当中,老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品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在整体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核心位置,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互动,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调整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更新和完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引导学生开展思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是势在必行的,不断地强化思政课程的外在表现。

1.3 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不完善,教育培训不健全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一直不稳定,教师队伍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受到编制饱和的影响,而编制外的工资薪酬相较于编制内差距较大,除此之外,两者在工作量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一直处于边缘化,学校并不会对思政课的发展给予一定的重视。故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专职队伍在整体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无法迅速的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和考评机制。

2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2.1 重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的融入新的教学因素。思政课程的改革工作一定要面向学生,将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服务目标,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具体需求,以便于可以创造出新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综合潜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全面课程改革发展,将发展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体系改革当中,顺应人才竞争的核心内容,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有效改革工作的开展。

2.2 健全思政课管理制度

在创新改革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体系时,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使学校的院领导对思政课程的改革给予一定的重视。思政课程改革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的核心内容,党委领导应该参与到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明确各个教师的工作职责,加大力度推动思政课程改革。思政课程在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要及时的向上级汇报,以便于可以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比如师资力量欠缺、经费不足、学时配置不合理等等问题。

2.3 融入文化育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健全思政课程育人工作体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样重要,院校要注重发挥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思政课程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和文化的软实力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扬,还可以对思政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加大力度将文化的软实力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平,郑高平.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初探[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1):68-71.

[2]刘兴.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报,2015,2(1):103-104.

[3]韩圣浩.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6).

猜你喜欢
思政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