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

2020-05-26 02:03吕月丰
卷宗 2020年8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吕月丰

摘 要: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环境复杂,由于井下通风不良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为了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通风安全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与防范对策。

关键词:煤矿通风;通风安全;安全管理;通风事故

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结合井工煤矿的发展来看,煤矿安全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通风安全管理,并对通风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治,避免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以及通风事故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做好把握和分析,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地符合煤矿开采的实际需要。

1 煤矿通风概述

在我国,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能源,不论是在人们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煤矿通风通常是指在对煤炭进行开采过程中在矿井内通过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来确保工人在进行井下作業时空气得以流通并保证空气质量。其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避免井下作业工作在进行作业过程中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通过通风处理可以确保煤矿井下温湿度完全符合煤矿开采相关标准及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工作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问题与通风设施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设备问题与通风设备原始设计存在较大的联系。由于各个地区矿山环境、矿山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当前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通风设备设计的合理性,一般主要基于井的位置进行设计,以此来保证良好的通风性能。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保证设计阶段安全问题控制,将会造成严重的通风事故隐患。通风工作在相应的设备和设施上进行,而当前这一问题的形成,充分说明了当前这些设施的质量与有害气体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煤矿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安全隐患。

2.2 环境因素

在煤炭生产中,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环境影响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一是地理因素。地质环境是矿山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通常采用不同的采矿计划和技术。此外,随着矿井不断深挖,土壤温度不断提高,增加了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增加了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二是气候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给矿山的通风和安全管理带来了重大问题。另外,在地下深处安装通风装置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不能保持风向和道路的有效风速。并且经过有效控制还会增加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所以在整个采煤生产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煤矿的安全和通风管理,才能进行煤矿的生产工作[1]。

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效益,更是维护企业以及职工利益的基础保障。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我国制定了《煤矿安全规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煤矿生产过程当中需要遵守的标准与要求。多数煤矿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职工并没有执行相关的管理标准,致使制度没有落实到位,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一些中小型煤矿,甚至没有制定健全的煤矿管理制度,致使煤矿事故频频发生。

3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3.1 编制合理的通风安全保障计划

为了保证通风安全保障计划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技术安全标准与生产要求。同时,根据安全保障计划,确保生产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并结合具体业务计划,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计划进行合理的检查,根据煤矿通风安全具体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对通风安全保障计划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安全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以此来满足煤矿生产安全方面的要求。此外,在进行煤矿通风设备的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倘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优先选择国家协助的节能通风设备,根据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设备的具体功能,有针对性的选用通风安全设备,以此来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作用,进而保证煤矿企业通风安全。

3.2 加强通风环境管理

通风环境的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加强通风环境的管理是煤矿生产的先决条件。从管理角度来看,首先必须及时研究、分析、预测和管理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将这些工作整合到安全的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矿井中存在的有害气体、气体浓度和粉尘浓度在矿井中得到有效监控,并且根据相应的安全相关生产参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最后,对矿井中的操作设备以及通风系统设备等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在矿井中安装更多的应急通道,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同时在发生事故时本身可以避免重大损失[2]。

3.3 完善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科学合理的选择通风系统,才能减少漏风现象发生的概率。煤矿企业应该根据主扇工作的模式以及回风进风井的实际布置模式,具体分析通风系统,然后把主扇工作的模式划分为压入式、抽出式以及混合式,根据回风进风井的布局把其分为中央对角混合式、中央式以及对角式,尽可能减少通风管理工作环节,降低通风系统的成本。其次,煤矿企业还应该加大通风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力度,防止出现漏风问题。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的通风系统,必须要设置匹配的通风设施,才能控制风流的风量以及风向,从而确保开采过程当中通风设施能够安全运行。另外,要想保证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在矿井内部需要创建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把计算机、信息技术、监控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如果发现通风系统运行过程当中存在问题,就能够即可把问题上报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再认真分析这些数据信息,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通风系统事故的出现。

3.4 强化煤矿巷道贯通区域通风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性,企业必须确保井下各巷道贯通区域中安装的通风设备可以进行单方向输送,同时所输送风流要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调控。因而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强化巷道贯通区域通风管理工作。首先,煤矿企业在每一个巷道贯通区域中都要安装上瓦斯实时监测设备以及通风设备,并通过后台计算机系统或者人工操作获取井下瓦斯浓度情况,一旦超出安全标准将加大通风设备运行功率,以此确保开采工作顺利开展以及人员安全。另外,煤矿企业还应当确保井下巷道贯通区域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定期对它们进行检修维护。

3.5 做好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效果,要注重对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安全培训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有效地提升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安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煤矿通风管理工作予以明确认知,把握通风管理对于煤矿开采的重要影响,以确保通风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避免通风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煤矿的安全通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充实煤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可靠性,从而确保其可以正常地运行,做好安全通风管理的工作。为保证煤矿作业的通风安全,还需要从制度、设备、技术多方面入手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峰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12):45-46.

[2]王小兵.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05):26-27.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