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机制方法探索

2020-05-27 09:50张旭
青年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业务工作基层党建方法

摘 要:为完成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归纳总结了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畅的原因:“轻党建”思想降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认同;不完善的制度给党建与业务融合带来操作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有效途径:打破“主业”思维,凝聚精神力量;开展目標明确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活动;提升创新意识,探索激励机制;加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纪律。

关键词:基层党建;业务工作;双向融合;方法

一、引言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高等教育层面,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高职院校不仅要具备“树人”的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挥凝心聚力、促和谐、促发展的堡垒作用,能够在铸魂育人上吹响“立德”的集结号。高职院校若想全面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坚持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双管齐下。探索、健全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向融合机制,有利于形成推进高职院校突围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需面对的挑战

(一)“轻党建”思想降低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认同感

近年来,各高校党委虽然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但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仍相对薄弱;同时党建工作并未得到全体职工的充分重视和支持,甚至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存在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历和时间不足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着轻党建、重业务的倾向,从对学院工作的重视程度看,仅有24.2%的人将党建与业务置于同等及以上位置,大部分教职工认为党建是无形的,与业务工作相比不易出成绩,看不见、摸不着。党建与业务的互补性尤其没有获得教职工的普遍认同,47.2%的受访者认为党建与业务之间是存在严重冲突的,会挤压业务工作的精力和时间。

除此之外,造成思想观念上的“重业务、轻党建”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多数基层党组织只是满足于学院党委统一安排的党建工作任务,探索创新不够,特色亮点不多,吸引力不强;党内组织生活要求不严,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不够及时,缺乏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不完善的制度给党建与业务融合带来操作困惑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推动高职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保障。目前,仅有的相关文件暴露出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并没有针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制度性文件。

高职院校依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制定的党政联席会议事章程,其本意应该是要为党建与业务融合提供制度参考的,但因其具有自身局限性,不仅无法充分促进基层党建与业务的有效融合,甚至还可能会带来一些操作性的困惑。在基层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的党政联席会,虽然具备征求意见的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因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与规范性,存在党、政领导班子直接研究决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对院系党政负责人提出了明确要求:院系党政负责人不可兼任学术负责人职务,因此在学术问题交流时,党政联席会无法顾及基层院系学术的自主性。这些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矛盾与障碍。

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各高校迅速按照《意见》要求掀起培养与选用了“双带头人”热潮,目的是使“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支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双带头人”制度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确实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但是站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角度来说,也同时存在两点问题:“双带头人”中有大约1/3的成员没有党务工作经历,缺少党务工作经验;把党建单纯的理解为学习,或是读文件、记笔记,缺少对党务工作的整体认识和深入了解,同时不理解“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

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等。这些问题都成为高职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深度融合的障碍。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胆探索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之路,将党建优势最终将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的方法

(一)打破“主业”思维,凝聚精神力量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兼职从事学术或者行政工作,因此“主业”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其他工作的了解和关注。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双带头人”群体,虽然有些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持有一种乐于探索、昂扬向上的心态,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部分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在于学术工作,负责党务是基于学术工作之外的“举手之劳”。“主业”思维的形成源于教职工对业务工作的专注与自信,但同时也使他们因对党建工作的轻视而无法达到最优效果。这就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勇于打破“主业”思维,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应不断增加对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政策、方案、规划的学习,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探索“立德”与“树人”的契合点,要发挥党建工作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与完善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开展目标明确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活动

仍要加大力度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支部要在党总支带领下,积极主动抓好学习教育,切实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目标明确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活动。党委工作部门要从学院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实际出发,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基层党务工作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抓好对《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内容的学习。

(三)提升创新意识,探索激励机制

以创新思维完善健全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教学科研和基层党建工作同时融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作为各项评比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设立校内党建专项课题,评审与奖励标准参照学校科研课题,提升课题成果运用范围,党建课题成果适用于评定职称、评先选优、选拔提干等。

要给予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定待遇保障,或是给与一定待遇津贴,或是在评聘职称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要大力推动党务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完善评聘考核和激励奖惩体制,探索职务职级双线晋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四)加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纪律要求

下大力气建设党建活动阵地。通过一室多用,实验室、党建活动室共用等方式,保证党建活动有阵地。每年由学校统一采购党建学习用品,包括卷柜、文具、电脑、投影仪等。确保党建阵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将党建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的“信仰之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层党组织成员要重视组织活动,严肃考勤,严格要求,做好学习笔记与会议记录,不断提升组织活动的严肃性、规范性。这样会使基层支委班子到基层党员都具有一种政治仪式感,从而发自内心地接受、认同党建工作的庄严与重大,进而才会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四、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仍任重道远,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在研究探索中仍需不断发展完善。因此,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研究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途径,为完成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张旭(198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业务工作基层党建方法
谈做好综合观测业务工作的几点思路
如何避免政治学习“灯下黑”问题
把党建贯穿于业务的方方面面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对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