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8 07:07毛浩勋赵春临王震潘浩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开腹白蛋白消化道

毛浩勋 赵春临 王震 潘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郑州 450052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每10万人每年)16.8及13.44,极大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2-3]。目前根治性胃切除及D2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胃癌的标准术式,术后消化道瘘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影响到后续治疗,而且由于消化液进入腹腔、盆腔,可导致严重感染和内环境紊乱,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提升了治疗难度,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探讨术后消化道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收集2015-10—2018-09间在我科接受限期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术后消化道瘘的相关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61例患者均经术前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所见,未见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2)符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2)有远处转移等不能行D2根治术。(3)合并有穿孔等急症手术者。

1.2消化道瘘的定义(1)引流管内引流出胃内容物或黄色胆汁样液体。(2)口服亚甲蓝后,从引流管引出蓝色液体。(3)消化道造影时造影剂从吻合口流出。(4)CT造影显示吻合口周围积气症。(5)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1.3收集数据含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是否进行化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式(远端胃、全胃)、吻合方式,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前肺功能、白蛋白、血红蛋白,术后第1天白蛋白,以及肿瘤部位、病理类型、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和TNM分期。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本组761例患者中,男576例,女185例;年龄24~85岁,平均59.74岁。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共15例,其中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3例。15例消化道瘘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其中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治愈。住院时间为(31.73±5.34)d。其余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0.14) d。

2.2消化道瘘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在19项相关影响因素中,有3项因素与术后发生瘘有相关性,分别是白蛋白降低比率、手术方式、糖尿病病史(P<0.05)。见表1。

表1 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单因素分析

手术时间(h)0.549≤31742>357213术中出血量(mL)0.289≤30068112>300653阳性淋巴结数(个)0.082027791~211603~61473≥72063TNM分期0.710T11061T21324T3862T44228病理类型0.747腺癌71815印戒细胞癌160其他120

2.3消化道瘘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术后白蛋白较术前下降过多、开腹手术是发生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胃癌术后消化道瘘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吴冠男[5]等认为患者的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手术时间较长、合并糖尿病是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影响因素。张钧[6]等认为患者年龄大、术中出血量多、联合其他脏器切除、合并糖尿病,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低,是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欧均明[7]等则认为术前白蛋白水平低、合并糖尿病、TNM 分期高是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影响因素。Tsou[8]等认为高龄(≥65岁),手术时间较长,失血多,并发症多是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有糖尿病史、术后白蛋白较术前下降过多、开腹手术是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相关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局部抵抗力差,吻合口毛细血管存在病变,创口渗出增多,易发生感染;且吻合口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愈合较慢,从而增加了吻合口瘘发生的概率[9-10]。因此围手术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风险。

罗辉遇、谢长江[11]等报道,重症和大手术均可能导致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患者处于麻醉与大手术双重应激状态下,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白蛋白向血管外渗漏;术中的出血致使部分白蛋白随血浆丢失而丢失;术后患者处于一种重症应激状态,耗能增加,白蛋白大量分解以供给患者自身的能量需求。生理上白蛋白在维持人体内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有重要作用[12],术后白蛋白水平较前下降过多的患者,更易出现组织水肿,不利于肉芽组织形成,大大增加了消化道瘘产生的可能性。因而对于全身营养状况差的患者,为避免白蛋白水平下降过多,围手术期应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人血白蛋白,以降低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概率。

表2 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Logistic多因素分析

与开腹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概率更低。我们认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利用腹腔镜的放大效应,可以术野更为清晰;超声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可以在助手的帮助下完全裸露血管,并实现血管根部结扎。故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发生消化道瘘的概率也更低。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水平、给予足够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及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均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消化道瘘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开腹白蛋白消化道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