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和自体血回输对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0-05-28 07:08张显峰周涛任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回输异体自体

张显峰 周涛 任强

1)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外二科 平顶山 467000 2)河南武警总医院骨科 郑州 450052 3)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郑州 450014

输注异体血和自体血回输均是快速有效地治疗血液丢失的方法。前者可发生过敏、发热、溶血、疾病传播等不良反应[1]。后者既可节约库存血量,又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而且无须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选取2015-01—2019-06间在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关节置换术的95例患者,术中分别采取输注异体血和自体血回输,现对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ASAⅠ~Ⅱ级。(2)术中完成自体血回输或异体血输注。(3)能有效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血液病的患者。(2)拒绝输血及术中未输血的患者。(3)年龄≥75岁。患者均签署自体血回输及输血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5例患者分为2组。自体组48例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49.1±11.2)岁。体质量(60.1±10.2)kg。异体组47例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50.9±9.8)岁。体质量(59.3±11.1)kg。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自体组:血液回收机内的回收血液经多层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形成浓缩红细胞,回输入患者体内。异体组:术中有输血指征后输注异体红细胞。2组均未使用血浆及其他血液制品。

1.3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2)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的血液流变学参数。

2 结果

2.1手术时间等指标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2.2血液流变学参数术后第1天,自体组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第3、7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3 讨论

3.1自体血回输的优点部分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输血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和改善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亦需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自体血比库存血含有更高的2,3-DPG和ATP等物质,而且血中红细胞的抗渗透压细胞溶解能力、携氧功能,以及变形能力也较库血强[3]。研究显示,在输注同等量的自体血和异体血的情况下,输注自体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效果更好[4]。血液回收机中的血液过滤器还能过滤掉血液中白细胞和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可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5]。

3.2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自体血回收过程中抗凝剂的应用及血液过滤清洗过程中凝血因子的丢失是否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目前尚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认为血液回收清洗过程中抗凝剂的残留,回收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的减少及D-二聚体和1, 6-二磷酸果糖(FDP)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造成术中创面止血困难及术后大出血[6-7]。另有研究结果显示,自体血回输并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8]。还有学者认为患者的凝血功能会随回输血量增加逐渐下降,<1 L时凝血功能不会出现明显异常,当>1 L时凝血功能才会逐渐出现异常,这时需要补充血浆等其他成分血以维持凝血功能正常[9]。本组均未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量均≤1.5 L、回输自体血均<1 L有关。表明自体血的回输在一定范围内是安全的。

3.3自体血回输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与心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血液的宏观流动性质,以及血细胞生物化学成分和流动性质。各种疾病病理状态会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应改变。红细胞压积是血液黏度主要的影响因素,血液黏度是判断血液流变性是否正常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显示,由于负压吸引、高速离心、过滤、洗涤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以及空气暴露、环境温度的影响,红细胞的体积及理化性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10]。此外,自体回收回输血红细胞的体积明显大于未处理的红细胞,但回输血的红细胞脆性却没有明显变化,考虑与洗涤离心去除了体积相对小的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有关[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了术后第1天异体组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自体组外,其他指标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与术后第1天异体组的平均输血量高于自体组有关。表明自体血回输能够保证正常的氧运输、血液供应和维持机体内稳态的平衡。

3.4自体血回输对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红细胞沉降率一般在术后会出现短暂升高,高峰值一般出现在术后第4~7天。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且持续时间延长,提示术后感染可能。有研究显示,自体血回输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率上升较输注异体血慢[12]。本研究中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且在术后第3、7天升高明显增快。2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率并无明显差异,这与上述的研究结果不符,需以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回输异体自体
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病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后再次成功回输的护理
自体血回输在产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的观察及护理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历组、宾组同卜一事新例——兼谈字的异体归属及释读问题
胆汁回输再利用研究进展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