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抗成骨细胞凋亡作用及其GPR30相关性研究

2020-05-29 09:35黄天一陈婷婷崔杰李梦雨华永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易位成骨细胞孵育

黄天一,陈婷婷,崔杰,李梦雨,华永庆,3

(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3;3.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代谢性骨疾病,最终导致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OP造成的公共卫生负担日益严重[2],发现新的治疗药物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在维持骨稳态中起到关键作用[3-4]。在OP形成过程中,机体内环境改变导致氧化应激(OS)水平增加,使得成骨细胞凋亡增加,骨稳态平衡被打破。因而,降低机体OS水平,抗成骨细胞凋亡对维持骨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阿魏酸(FA)是一种酚酸类成分,是抗OP常用中药当归、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FA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5]。近来研究发现FA可以预防卵巢切除大鼠的骨质流失[6]。当阿魏酸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时,可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显著性增加ALP活性和钙化结节的数量[7],但对其作用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OP的发生与雌激素受体(E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8]。新型膜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30因其可介导雌激素的非基因组效应,避免ER经典途径的不良反应而受到关注,其在骨代谢疾病中的调控作用也不断得到证明[9]。中药抗OP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通过GPR30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10],樱黄素选择性结合GPR30活化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11]。FA抗成骨细胞凋亡、清除活性氧(ROS)的作用是否与GPR30相关仍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FA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GPR30相关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发现OP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MC3T3-E1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品系: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FITC AnnexinV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Ⅰ(批号:8072965)购自BD Pharmingen;Bcl-2(批号:00062312)、β-tubulin兔单克隆抗体(批号:00056545)、FoxO3a兔单克隆抗体(批号:00055690)均购自Proteintech公司;G15(批号:3678/10)购自TOCRIS公司;过氧化氢(H2O2)购自南京宁试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胎牛血清(批号:1715753)、α-MEM培养基(批号:1867733)购自GBICO公司;青霉素-链霉素(批号:L40523)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A(货号:B20007)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OS检测试剂盒(货号:S0033)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Synergy2型多功能酶标仪(Bio-Tek,美国);C6流式细胞仪(BD Accuri,美国);Chemi Doc TMXRS+数字化凝胶成像工作站(BIO-RAD,美国);SPX-150型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M205FA型体式荧光显微镜(Leica,德国);MCO-20AIC CO2细胞培养箱(三洋,日本);Observer Z1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Zeiss,德国)。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MC3T3-E1细胞用含10%FBS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α-MEM完全培养基在37 ℃、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当细胞长至密度85%左右,用含0.25%EDTA的胰酶消化,终止消化后,1 000 r/min条件下离心3 min,进行传代,培养过程中每2~3 d更换培养基。

2.2 MTT检测细胞活力

2.2.1 FA对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消化,以每孔5 000个种于96孔板中,分为对照组,1、10、25、50、100、200、400 μmol/L FA组,每孔加入100 μL培养基孵育24 h,待细胞贴壁后对照组加入含0.1%DMSO的完全培养基,其余组加入相应浓度含药培养基继续孵育24 h,吸尽上清液,避光每孔加入200 μL单培和20 μL 5 mg/mL MTT溶液,4 h后吸尽上清,每孔换成150 μL DMSO溶液吹匀,并在490 nm处检测吸光度值。

2.2.2 FA对H2O2诱导后的细胞活力的影响 细胞种植密度为每孔104个,分为对照组,H2O2组,0.1、1、10、25、50、100、200、400 μmol/L FA组,每孔加入100 μL培养基孵育24 h。除对照组外,每组换成含400 μmol/L H2O2的培养基,4 h后换成相应浓度含药培养基,重复上述操作。

2.3 流式及荧光图片采集

MC3T3-E1细胞种于60 mm×15 mm培养皿中,分为对照组、H2O2组和给药组,待细胞密度为60%左右时,加入400 μmol/L H2O2诱导细胞损伤,4 h后换成含药培养基。24 h后对细胞进行以下处理。

2.3.1 细胞凋亡检测 用800 μL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4 min,同体积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后,用1 mL D-hanks清洗细胞,1 000 r/min条件下离心3 min,弃去上清液,按照Annexin∶PI∶结合液=25∶25∶500的条件对细胞进行染色,常温孵育20 min后即可上机处理。

2.3.2 ROS流式检测 采用含0.25%EDTA的胰酶消化30 s,终止消化后用D-hanks清洗细胞,1 000 r/min条件下离心3 min,弃去上清液,加入DCFH-DA∶D-hanks=1∶1 000的工作液进行染色,37 ℃孵育30 min后,D-hanks清洗细胞2遍,并最终加入400 μL D-hanks上机处理。

2.3.3 ROS荧光采集 用D-hanks对皿内进行清洗,加入DCFA-DA∶D-hanks=1∶1 000的工作液进行染色,37 ℃孵育30 min后,D-hanks清洗细胞,在波长488 nm下活细胞成像进行图像采集。

2.4 Western blot分析

MC3T3-E1细胞以每孔3×105个种于6孔板中,分为对照组、H2O2组和给药组,待细胞密度为60%左右时,加入400 μmol/L H2O2诱导细胞损伤,4 h后换成含药培养基。24 h后将细胞按照BCA法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处理。Western blot法在恒流40 mA的条件下电泳90 min,恒压100 V的条件下转膜90 min,5%BSA封闭1 h,一抗过夜,再孵育1 h二抗。检测Bcl-2的表达,并选取β-tubulin作为内参。

2.5 免疫荧光检测

MC3T3-E1细胞以每孔4×104个种于放有玻片的12孔板中,分为对照组、H2O2组、FA给药组和G15拮抗剂组,待细胞密度为60%左右时,加入400 μmol/L H2O2诱导细胞损伤,4 h后换成含药培养基(对照组、H2O2组为完全培养基,给药组为含50 μmol/L FA的完全培养基,抑制剂组为含50 μmol/L FA和100 nmol/L G15的完全培养基)。24 h后将玻片取出置于干净的12孔板中,PBS洗涤附着的培养基,甲醇固定后用2%Triton破膜15 min,1.5%BSA封闭后一抗过夜,第2天回收一抗,IgG-FITC避光孵育1 h后PBS清洗,采用DAPI对细胞核进行染色,PBS洗涤残余染液后在激发波长488、370 nm条件下用活细胞工作站进行图像采集,并用Image J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FA对H2O2诱导后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

在正常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10、25、50、100、200、400 μmol/L)FA对MC3T3-E1细胞活力并无显著影响(图1)。在过氧化损伤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25、50、100、200和400 μmol/L FA组细胞活力较H2O2组显著升高(P<0.05~0.01)(图2),且100 μmol/L FA组升高趋势最为明显。

3.2 FA对H2O2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H2O2能造成MC3T3-E1细胞凋亡率增加,而FA干预后,较H2O2组显著降低(图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H2O2组相比,10、25、50、100 μmol/L FA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0.01)(图4)。结果表明25、50、100 μmol/L FA具有较为稳定的抗MC3T3-E1细胞凋亡能力。

3.3 FA对H2O2诱导的MC3T3-E1细胞ROS的影响

流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ROS水平明显升高,25、50 μmol/L FA干预后MC3T3-E1细胞内ROS含量明显下降(图5)。活性氧荧光图像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FA能显著清除细胞内H2O2刺激下异常升高的ROS(P<0.05~0.01),且25、50 μmol/L FA效果较为显著(图6),为了实验结果更为稳定,采用50 μmol/L FA进行后续实验。

3.4 GPR30对FA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流式结果表明,GPR30特异性抑制剂G15单用对MC3T3-E1细胞凋亡并无明显影响(图7A),FA组较H2O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100 nmol/L G15组细胞凋亡率较FA组明显升高(图7B)(P<0.01),这表明G15对FA抗凋亡能力有抑制作用。ROS流式结果显示,G15组较FA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图8),与荧光采集结果所呈现的相同(图9),说明G15对FA抗OS能力有抑制作用。提示GPR30可能是FA发挥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的关键影响因子。

3.5 GPR30干预FA对OS状态下FoxO3a的核易位的影响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2O2组FoxO3a在细胞核内的含量较对照组增加,50 μmol/L FA干预后FoxO3a在细胞核内含量较H2O2组明显减少(图10),说明FA可以阻止过氧化损伤后FoxO3a的核易位;给予100 nmol/L G15之后,相较于50 μmol/L FA组FoxO3a的核易位明显增多,说明在G15作用下FA阻碍FoxO3a核易位的能力明显降低。表明FA可能通过GPR30影响FoxO3a的核易位。

4 讨论

骨稳态依赖于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当骨形成速率低于骨吸收速率时可引发OP。在OP患者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12],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骤降有关。雌激素缺乏会降低机体对OS的防御能力并加速骨骼的衰老[13]。OS是由ROS过量引起的氧化还原失衡,研究表明,细胞中ROS水平升高会通过各种分子级联激活Bcl-2、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最终介导细胞凋亡[14]。在成骨细胞中,OS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熟,降低成骨细胞分化率,并诱导其凋亡[15]。可见,雌激素缺乏引起的OS是骨形成抑制的关键影响因素。

雌激素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类固醇激素。传统认为,雌激素通过其受体ERα和ERβ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发挥抗OP作用[16],但是该途径的激活会导致乳腺癌和子宫内膜增生等副作用[17]。近年来研究发现位于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亚型GPR30具有重要的骨保护作用[18]。GPR30敲除后大鼠骨骼生长被显著抑制[19],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可以增加大鼠骨密度,并可避免雌二醇引起的子宫上皮细胞增殖[20],子宫质量增加[21]。不同于传统的ERα和ERβ,GPR30主要位于细胞膜上,通过非基因组效应快速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号系统,激活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并引起下游反应[22],而非通过传统认识的雌激素效应元件发挥作用。这提示,通过特异性激活GPR30途径可能可以避免传统雌激素替代疗法因激活ERα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等副作用。而中药中广泛存在着与GPR30通路相关的活性成分[23-25]。这些研究表明GPR30可能是中药活性成分干预成骨细胞存活和凋亡的重要调控因子。

在前成骨细胞中,FoxO3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增殖、分化成熟和骨基质矿化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研究证实,ROS积累后,FoxOs易位至细胞核,与TCF竞争性结合β-catenin,最终减少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26]。GPR30对OS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7]。雌激素通过GPR30介导FoxO3的失活[28]。最新研究表明,FoxO3进入细胞核后,可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并上调促凋亡基因Bim的表达,最终引起细胞凋亡[29-30]。本研究表明FA可通过GPR30干预OS状态下的FoxO3a核易位,进而发挥抗凋亡作用。

综上所述,FA具有抗成骨细胞凋亡和降低ROS水平的作用,并可阻碍过氧化损伤后FoxO3a的核易位,其机制可能与GPR30有关。本研究提出FA可能通过激活GPR30抗成骨细胞凋亡,这提示其可能在治疗OP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阐明中药活性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临床寻找新的OP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易位成骨细胞孵育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50例孕中期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胚胎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细胞内的翻译后易位研究进展
啤酒花经抗氧化途径减轻Aβ 损伤成骨细胞作用研究
全血标本孵育时间及温度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微小核糖核酸-1205沉默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激活AMPK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损伤的研究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军事电子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孵育与拓展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