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测评估的安徽教育现代化若干短板分析与政策建议

2020-06-01 13:19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办中等职业安徽

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

监测评估和研究情况表明,安徽教育现代化在若干指标方面,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比例达成程度、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小学和初中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达成程度有亮眼的成果;特别是在一些指标的进步程度方面在全国有较好的表现,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进步程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进步程度、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进步程度、小学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学校比例进步程度等。这说明安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步较快,潜力较大,具有后发优势。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安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就几个突出的短板作相关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学前教育短板

安徽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进步程度与目标达成程度虽然已进入第一方阵,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仍然偏低。安徽省学前教育问题突出,总体资源不足,政府财政投入相对缺位,公办园数量不足,保育质量堪忧。

2011~2016 年全省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逐年提高,2011 年21.54 亿元、2012 年43.48 亿元、2013 年46.79 亿元、2014 年53.26 亿元、2015 年61.34 亿元、2016 年72.82 亿元。①但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支出占全省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偏低,以2105 年为例仅占3.01%,明显偏低。全省普通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偏低,2011 年仅为2674.56 元,为全省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5684.98 元)的47.05%,不足一半;2014 年为5052.93 元,为全省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8315.24)的60.76%,有所改善,但总量仍偏低。2011~2016 年安徽民办幼儿园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8.90%、52.64%、53.81%、56.12%、58.47%、62%,2016 年 的 占 比 比2011 年 高 出 了13.10%,其中不少是看护点在校生。看护点中的幼儿占全省在园幼儿的17.3%,看护点在办园条件、办园质量上与合格幼儿园标准有一定差距。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公办幼儿园占比为40.2%,远低于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60%以上的公办园比例。公办幼儿园、普惠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安徽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二孩政策放开后入园需求不相适应,二孩政策放开后幼儿教育成为刚性需求,随着新生人口的逐年增长,幼儿园入园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必须加大供给。据测算,按照2020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计算,安徽省需要增加62.3 万个学位(其中城镇学位短缺约10.2万个)。因此,财政投入的结构需要调整,有必要向学前教育倾斜。

二、高中教育短板

安徽高中阶段教育爬坡前行,但与周边及经济水平相近的省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安徽高中阶段教育进步很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1 年的83.56%上升到2015 年的92.00%,增幅为8.44%。但总体上看,高中阶段教育仍是安徽省教育体系一个薄弱环节,安徽省与周边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对比来看,虽奋力追赶但仍有差距。

表1 安徽省与相关省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对比表

由表1 可以看出,2011 年安徽省与江苏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相差10.04%,2015 年差距缩小到2.05%;2011 年安徽省与浙江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相差13.42%,2015 年差距缩小到5.03%;2011 年安徽省与山东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相差11.91%,2015 年差距缩小到5.5%。2015 年安徽省与湖南省、河南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接近。总体来看,安徽高中阶段教育需要持续发力,优化存量,做足增量,提高质量,转型发展,在高中阶段要继续赶超浙江、江苏、山东,不能落后河南、湖南。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设定到2020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这个指标需要修订或目标达成上浮3%左右。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普职比不合理,以及专业结构与安徽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供给侧问题。据统计,2011~2015 年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分别为4.8∶5.2、4.8∶5.2、4.9∶5.1、4.7∶5.3、4.6∶5.4,都没有达到1∶1 的要求。2016 年安徽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分别为10.6∶48.4∶41,而安徽中等职业教育相应产业专业点数比例为10.1∶25.9∶64②,相比而言,二产专业比二产产业少22.5%,三产专业比三产产业多23%,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深度前瞻性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工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不够,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高等教育短板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有待提升,高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贡献度不高。

据统计,目前安徽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6 位,本专科招生、在校生数居全国第9 位,但安徽省高等教育绝不能走外延扩张的老路,必须实现内涵式发展。已评定的39 所全国985 高校,上海4 所,湖南3所,江苏、湖北均为2 所,安徽省仅1 所;已评定的112所全国211 高校,上海9 所,江苏11 所,湖北7 所,湖南4 所,安徽仅3 所。2017 公布的42 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海4 所,湖南3 所,江苏、湖北均为2 所,安徽1 所;95 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9 所,江苏13 所,湖北5 所,湖南1 所,安徽为2 所。综合来看,安徽与上海、江苏差距较大,稍弱于湖北、湖南。

安徽省属高校学科建设整体偏弱。根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机构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③,安徽省高校学科建设亟待加强。

表2: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安徽与相关省份比较表

上海、江苏的前5%学科数至前50%学科数遥遥领先,学科整体优势凸显。湖北拔尖学科数量超过安徽一倍以上,湖南省前10%学科数至前50%学科数都超过安徽很多。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及我中心2015 年、2016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均显示,安徽省高等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在全国31 个省份中排名第16 位(其中北京、江苏、上海位居前三,浙江第9),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4 位(湖北全国第4,湖南全国第10,河南全国第12),与长三角相邻省份差距明显。

安徽高等教育趋同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矛盾突出,专业设置具有趋同性,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适应能力不足。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6 月,安徽33 所普通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重复布点、布点数量较多的本科专业有英语(37 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 个)、财务管理(36 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2 个)等。④高等教育同质化严重,有“产能过剩”问题,亟待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供给侧改革。

四、政策建议

综合教育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及我中心已开展的相关教育评估监测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实,提出以下建议:

(一) 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以“幼有所育”为目标发展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在家门口的普惠性幼儿园。

健全教育投入和保障机制。省级层面尽快制定公办幼儿园和高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将学前教育发展列入省政府对各级政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督促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明确其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并逐年提高,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多渠道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统筹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设定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目前在数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安徽各地应根据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数据科学测算适龄儿童规模,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城市小区建设配套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城区公办幼儿园和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盘活闲置资产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比例,尽快达到目前天津、河北等省份60%以上公办园比例,建议“十三五”末公办园比例不低于70%。创新体制机制,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丰富学前教育供给,鼓励公有民办,倡导“合格+特色”。

(二) 以“新高考”为目标,有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人才的多样化发展奠基。

合理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规划,整合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达标的普通高中,逐步撤销规模效益小、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的小规模学校,控制超大规模普通高中学校发展。参照周边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省份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对大别山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皖北地区高中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不高的地区实行倾斜政策。

探索普通高中实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途径与形式。应试教育背景下追求的是知识型教育,素质教育条件下要求的是个性化教育。新高考的理念在于尊重学生成长的多元化需求,采取3+X 菜单式,建立多元录取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特长进行选择。安徽省要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增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力度,完善财政供给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职大体相当。另一方面,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贯通发展。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发展综合高中。适应经济新常态下,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徽经济发展,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动态退出机制,对限制类产业、淘汰类产业的相关专业果断取消。

(三) 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安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及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

安徽要瞄准国家加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目标,加强国家批准建设的安徽区域内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全国有关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特别是上海、江苏等长三角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安徽各市建立分校(校区)、研究院、基地。安徽高等教育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安徽省高校要与世界一流大学举办中外合作教育机构,进行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实现“不出国的留学”。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问题。争取国家支持,继续增加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特别是博士点,统筹调整学位授权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规模。补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短板,提倡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培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推进联合培养。加强研究生教育过程监控,强化研究生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对外交流,扩大国家公派研究生留学规模,为研究生参与联合培养、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访学、海外实习提供更多机会。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政府层面要根据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发展规划,研究发布全省研究生、本专科专业布局分析报告,建立预警机制。高校要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注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抓好应用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要在专业设置上引领新趋势、新前沿,创造条件设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专业,精准施策,对传统专业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

(四) 重视对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

组建省级专兼结合的研究推进团队,进一步明晰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统计口径与测量方法等,广泛了解全国、各省教育现代化进程及发展水平,找到安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差距,摸清安徽教育现代化的努力方向与实现路径,为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服务支撑长三角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公办中等职业安徽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