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表演的表现性思维

2020-06-01 18:44张晓青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表现性表演话剧

张晓青

【摘 要】现代话剧正体现出各风格流派和表现形式相融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美学原则和表现内容以及手段上较传统话剧有了极大拓展,这不仅对演员的表现力和表现性创作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演员拓宽表演观念,建立和加强表现性思维。

【关键词】话剧;表演;表现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031-01

与传统的话剧形式相比,现代话剧实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创新,这是话剧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话剧对演员的表现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表演创作想象

演员的想象力是指在表演上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及这一过程本身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现实,创作构思,整理素材,加工提炼,艺术表现等手段。它是组成表演基本环节中的重要因素。演员想象具有重要的作用:1.演员有了丰富的想象,就能以假当真,产生表演的信念,相信假的规定情境,并从中获得感觉,真实地设计动作。它是一切创作的开端,能推动创作合乎逻辑的发展。2.演员有了丰富的想象,就能把观察生活所积累的创作素材运用到表演角色的创造中去,这是个集中、融合的加工过程。3.演员有了丰富的想象,就能把作者的简单注释与说明、导演的提示与要求,用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丰富、深化。4.演员有了丰富的想象,就能寻找到富有艺术魅力的表演手段,产生吸引人的表演。

二、表演节奏的把握

节奏一般指事物运动的力度、速度、幅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的过程。万物皆有节奏,而表演节奏则更鲜明、集中,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表演节奏主要表现为情感、情绪的起伏变化及特定的意境与氛围。所以说,节奏是一种从情绪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能使在想象中和画面上并无特殊之处的孤立的素材产生无穷的魅力。节奏是银屏上一种奇妙的力量。

(一)建立角色总谱

要掌握好表演节奏,演员首先必须建立角色总谱,使表演富于层次起伏感。人物的出场、发展、高潮、结局,即所谓起承转合,发展变化,都做到心中有数。演员对角色在整个话剧中的地位和关系,从总体上把握住了,就能做到节奏分明,跌宕有序,有法有度,全局统一。建立总谱是演员在整个影视中,对角色的行动和性格的发展,在处理上有轻重缓急、浓妆淡抹、正反虚实,并做到合理布局、呼应顺畅、层次分明。

(二)把握人物节奏

演员要把握好人物(角色)节奏,使自己的表演融入全剧的总体节奏之中。人物(角色)节奏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动作过程中得以准确体现的。

三、创造个性的培养

首先是自我感觉发展了。经过肌肉的松弛与紧张,激情体验和激情记忆,情感和思想的划分和分析,复杂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明确而合乎逻辑的表达,情感在言语上的表达(未来的言语动作),在传达形象性的插话时对交谈者性格的适应(未来的视象),为了想要感觉到别人的情感而采取的迁就(未来的感受和影响)创作习惯等确立自我感觉所必不可少的“元素”的反复训练,内心动作能力得到了强化,并在训练过程中,掌握了激发感情和控制感情的方法,强化了形体行为的逻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所以,能深切地表达出角色的内心世界,控制住整个剧场,既能引起观众介入,又能暗示观众跳出,出色地完成演出任务。

其次是向独创性的创作道路迈进。经过表演专业技能教育,受教者就能经常自觉地在独立思考中重建对象,重建自我,倾听内心的自我,接近内在的根本源泉,与原发过程的某种显现建立联系。为了寻找独一无二的形象,为了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为了以不尽的探索而去进行感觉经验和内心体验的发掘,在任何时间内都会因最微小的刺激而即兴创作,把任何一个情境、生活片断,都能在内心的追忆中构成影片式的意象,随时随地会用与众不同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到现实生活的深处发掘出“形象的种子”。

四、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对于场面的开掘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对于场面的开掘更应该是话剧场面创造的核心。对于话剧场面的表现来说,演员的表演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演员表演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特定的话剧情境出发,深入体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当中的角色心理,准确把握人物关系,从而将具体的话剧场面鲜活地表现出来。而话剧场面的表现是否精彩,不仅要把规定情境中的人情物态尽情地展示出来,还要看演员的表演是否有足够的意义深度,是否意味深长。故而,演员对于场面所蕴涵的意义的把握和开掘就显得尤为重要。

演员表演过程中对于话剧场面意义的开掘,离不开话剧的规定情境,只有让动作服从于情境,才有可能准确而有力地塑造出该情境之下的角色形象,鲜明地体现出场面的内蕴。因为这情境,所以才有这角色。角色的作为严格受制于他所身处其中的角色关系……这些基本的角色关系就是情境。甚至角色自身也构成了他的规定情境,从而也必然影响到具体场面中的角色的行为。当然,优秀的演员又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这种规定,而以自己精湛的演技甚至精彩的临场发挥而成为一个话剧场面中的亮点。

话剧作为一种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舞台表演,演员们需要利用道具、服装和自己对角色的融入,凸显出话剧的舞台张力。因此,表现性思维是话剧表演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小菲.谈现代话剧表演中的表現性思维[D].南京艺术学院,2009.

[2]李钦君.话剧表演的主要特点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话剧.

猜你喜欢
表现性表演话剧
话剧《坦先生》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话剧《二月》海报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