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06-01 10:16刘楚武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刘楚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应将新课改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推动物理教学的发展。问题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符合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8-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通过设置物理问题来引领,大多数高中生都认为物理的学习难度较高,不愿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无法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问题化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开展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积极活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一、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围绕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和解决物理问题,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假设、推理、探究和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学生亲自体会和实践才能深刻理解。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渴望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想要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素质教育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要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化教学能够使学生主动探索和消化教学知识,构建出完整的认知结构,形成科学的物理意识和端正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问题化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物理能力。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高中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很难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物理教学上,对物理教学缺乏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课文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习惯用灌输式的方式教学,没有突出物理的应用价值,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最后,高中物理有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但部分教师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评价指标以及每个维度划分的等级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在课堂当中演示有趣的实验,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问题化教学的策略

1.自主提出问题,锻炼科学思维

在问题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向学生解释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结果,引发学生对运用方法的探索,从而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再提问学生什么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中的实验部分,试着提出相关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合运动、分运动的概念,再利用课本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同时参与的理解。之后再提问学生实验中的合运动、分运动中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使学生自主探索实验过程。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课文中的实验,在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考。这种问题化教学方式既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也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针对性。

2.开放教学课堂,引发实验探究

将问题化教学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调动起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感度,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来传授学生多样化的物理信息,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自主总结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能力。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落体现象,提问学生重的物体是不是下落的更快,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的观点,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内容。接着利用大屏幕展示硬币和纸巾下落的视频,提问学生影响硬币和纸巾下落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猜想。之后在为学生介绍牛顿馆实验,让学生通过牛顿馆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空间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并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研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3.合作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态度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使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中产生新的认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因此,在问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小组内回顾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特点和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让学生从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两类问题展开探索,在组员的帮助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促进学生问题解决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想要在核心素养下开展问题化教学,需要认识到问题化教学的作用,解决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在问题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物理问题。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李学东.高中物理教学中問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9(30):59-60.

[2]金日.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56-157.

[3]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魏志晖.文理导航(中旬),2019(09).

[4]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策略初探——以“单摆”教学为例[J].杨雨雨,黄树清.考试周刊,2018(92).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问题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