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探究

2020-06-01 10:16张力炜
关键词:精准教学初中科学教学探究

张力炜

摘要:新课改指出,初中科学教师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个人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精准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准确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精细划分了教学内容,使得初中科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初中科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在精准教学下对初中科学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精准教学;初中科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9-2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型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现象,动手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将精准教学应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能力,也能有针对性的组织实践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活动中,在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精准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精准教学是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即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对学科内容有清楚的认知,才能进行精准的学习,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精准教学的运用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教师以经验教学为主的思想,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首先,精准教学能够促进初中科学教学的改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构建信息化的教学课堂,精准教学能整合信息技术和资源,帮助教师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优化初中科学教学结构。其次,精准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精准教学为师生提供了准确的教学目标,使得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更具有针对性和互动性,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科学教学上有很大的优越性。最后,精准教学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精准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深刻了解应该教授学生什么,运用哪种方式教学,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性。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对学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目前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许多教师没能在课堂上明确初中科学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对大部分的教学流程不够了解,影响了初中科学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上教师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中,降低了初中科学教学的精准度。其次,部分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科学课堂以教师作为主体,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无法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不利于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精准教学下,教师要深刻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開展科学教学,才能增强科学教学效果。最后,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作用。但有许多初中生不具备实验操作和应用实践的能力,这是由于教师忽视了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缺乏亲自操作科学实验的机会,导致初中科学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碰撞,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精准教学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精准备课,了解课本内容和学生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划分学习小组,将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到每位学生身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出热烈的教学氛围,构建出初中科学精准课堂。例如,在《空气的成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科学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将一根蜡烛罩上玻璃罩,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罩上玻璃罩的蜡烛灭了,另一根蜡烛没灭说明了什么,以此来引出空气的教学主题。接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燃烧红磷的科学实验,让学生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情况,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玻璃罩内五分之一的气体,使学生总结出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也解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限制,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了精准教学的实现。

2.构建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目标

初中科学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内容,需教师合理划分教学层次,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教育,都需要借助问题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构建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科学能力,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设计简、中、难三个难度的问题,层层递进的引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接着利用分层作业和分层评价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知识技能,发挥出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层次化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的产生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接着出示一段敲打音叉的视频,引导层次高的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之后,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提问层次低的学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能不能传播声音,提问层次高的学生宇航员是如何交谈的,怎样证明液体传声,在递进式的问题中加强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分析常见的声音现象。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对自我认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加强师生生生交互,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科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精准教学的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发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精准教学与科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准确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例如,在《生活中的酸和碱》的教学中,学生认为检验酸和碱很容易,即使不需要科学知识也能完成,但实际上不同的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液具备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凭肉眼很难辨别。因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怎样辨别出酸碱性,有什么依据,引发学生对酸和碱的深入思考。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试物质的酸碱性,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纠正学生的测试方式,指导学生运用酸碱指示剂测试溶液的酸碱性,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了解。最后再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巩固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奠定下良好的科学基础,还要深刻认识精准教学的含义,将精准教学融合到初中科学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利用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在师生生生交互中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在精准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佳雾.把握教材特点  精准实施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31):21-22.

[2]翁婷婷.站稳立场,精准研制教学内容[J].小学教学参考,2019(31):44-45.

[3]楼松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科学课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04):148.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低塘初级中学,浙江 余姚 315490)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初中科学教学探究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微课不微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