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2020-06-01 10:16邱蒙佳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

邱蒙佳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越来越受到从教者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也随之不断地进行改进,但在实际教学案例中发现,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本文主要着眼于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的课改目标,促进音乐教师在原有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以课堂互动式教学为分析对象,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全方面培养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阶段;音乐鉴赏;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63-1

一、音乐鉴赏的内涵

音乐鉴赏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范畴,具体内涵是:人们借助一些媒介去鉴赏和欣赏音乐。具体到课堂教育上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了解音乐、感知音乐、想象音乐、鉴赏音乐等多方面激发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再对音乐进行分析、比较等等,进而从中得到启发,将自己的精神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而言之,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好音乐这门课程。

二、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作用

1.启发学生智力,提升审美,情操得以陶冶

音乐教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以及乐唱技巧等内容;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知能力。前者通过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试唱环节的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目标,而后者则是音乐基础知识的升华,教师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聆听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或者学生们自己的创新,来提升在音乐课堂的探索实践能力,在反复鉴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又使得自身情操得到了陶冶,學生能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共鸣,培养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

2.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

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广泛流传,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时间久远、音乐性极强、音乐内容极为丰富的特点,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多加学习、了解,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及文化内涵,体会音乐所想表达出的情感,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得以启发,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此外,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弘扬与传承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只有让学生勇于张口,张开口才能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分析

1.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以满足需要为基础的重要心理组成部分,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兴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就会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为鉴赏沉浸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这更有利于使“互动式”教学模式成为一种良性的教学循环。

在具体的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与学生怎样进行互动,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为教学案例。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鉴赏西北地区的民歌,领略西北民歌独特的风情。那么,高中课堂不同于小学与初中的音乐课堂,学生们积极活跃,勇于表现自己独特的音乐感知。相比较来看,高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于羞怯。一方面:由于课业压力的繁重,一部分学生对音乐鉴赏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碍于面子,不愿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明显下降。这两方面原因便是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不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用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此,提升学生的对民歌的兴趣在鉴赏中显得尤为关键。

2.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压力巨大的时期,这时候所开设的音乐鉴赏类课程更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聆听与鉴赏的过程中,减轻压力。相反,音乐课堂上如果教师比较严格会增加学生的“反抗”心里,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排斥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减少学生的抵抗情绪,帮助学生在心中坚定自己的优越性,教师的鼓励与学生的自信可以让互动式教学课堂充满积极活跃的氛围。

3.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充满随意性,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音乐,兼顾所有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互动。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鼓励学生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到音乐鉴赏的课堂中。

这里以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法为教学例子。该教学法是由奥尔夫创造的独特教学法,对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或多或少都产生过影响。笔者想起奥尔夫曾经说过: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些音乐要素在学生鉴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高中阶段虽然没有小学阶段表现的那么突出,但是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依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章通过论述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良性互动。通过介绍音乐鉴赏的含义与在课堂上的教学作用,引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的策略,帮助学生提升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与教师更好的进行互动,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邢以群,鲁柏祥,施杰,陈随军,戚振江.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5).

[2]田红云.体验式教学的认识论基础及应用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6).

[3]杨丽圆.打造音乐课堂“新式合伙人”——“影视资源补充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实践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6(0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浙江 台州 318020)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