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课》解读母语认同的意义

2020-06-04 08:14周秀姜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意义

内容摘要: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以文学形式展现了法国人对母语的热爱与忠诚,即母语认同。本文以此为引,介绍母语及母语认同的内涵,并从个人、社会、民族及世界语言多样性四个层面解读了母语认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 母语认同 意义

法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小男孩弗朗士的视角,讲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学德语的事件。故事中最后一节法语课上,韩尔麦先生自豪又动情地说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的言语中饱含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的人民对失去国土和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更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母语的忠诚与热爱,即母语认同。

当然,部分学者已对该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因为阿尔萨斯地区原为德国领土,大部分当地人还在使用阿尔萨斯语(德语的一个分支),反而是法国对该地居民实行严厉的种族同化政策,致使他们对法国人恨之入骨。所以,都德有罔顾历史事实的嫌疑,《最后一课》也被看作是普法战败后法国人反德的复仇主义思潮的突出反映。虽说故事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却从侧面反映出,都德以语言同化为切入点,而非烧杀抢掠等更加血腥残暴的侵略行径,来反映一个国家被侵略后的人民内心的苦痛和悲哀,可见母语的重要意义。

一.母语及母语认同

母语是民族领域的概念,是一个民族共有的语言,即本族语言,如汉民族的母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汉语。认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行为,指个体认可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母语认同就是指某一民族的个人或群体,在长期言语互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对本民族共同语所表现出的态度上的认可、情感上的热爱与行为上的坚守。

基于此,母语认同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母语认同深藏于个人或民族群体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信念;二是母语认同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母语人对语言所属文化和社会群体的认知,影响着母语人的语言行为倾向和语言能力发展;三是当母语者的民族共同语和外来语言发生矛盾,且外来语言试图侵略民族共同语时,母语认同就表现得更为突出。总之,母语认同常与政治倾向、民族情感相联系,与一个国家的语言制度或语言政策相联系。

二.母语认同的意义

(一)个体民族情感的寄托

對母语的认可、热爱和坚守能使个人更好地理解、运用和研究母语;同时,母语认同对于个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有重要作用,并表现出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在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用汉语致辞,听众报以热烈掌声;张艺兴、李易峰等艺人在国外领奖用汉语发表感言,获国内观众媒体好评。用英语在国际舞台上发言无可厚非,有时也是客观需求,可个别政要名人却视此为大秀英语的机会,不免可笑,母语发言更能展现个体对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对母语失却者而言,母语的缺席往往会成为人生永久的遗憾。著名诗人席慕蓉原是蒙古族,幼时举家迁往台湾,从小学习和使用的都是国语,不会说蒙语,成年后再见故乡的草原河流,可这样真实而浓烈的情感却不能用母语来诉说,她的诗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饱含了这份遗憾与渴望:

虽然已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母语流淌在每个母语人的血液里,即使离家已远,无法用母语表达交流,这份对母语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也一直牵绊着每一个母语人。

(二)社会互通共荣的网络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一种广泛共享的语言而建立起社会联系,这是确保社会稳定有序,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这种语言通常就是该社会群体的母语。

坚持母语认同,有利于社会个体平等地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语言具有全民性,但个体在享受语言权利,利用语言资源的同时,也有认同母语的义务。换言之,母语给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取信息和有效交流的工具,那么,个体就有保护该工具的义务,肯定并忠诚于母语,使每一个母语人都能参与社会生活。否则,各自为阵,语言的界限一旦产生就意味着信息和交流的隔阂,个体将被拘泥于小世界中,极大束缚了发展。

坚持母语认同,有利于社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母语是交流沟通的工具,交流顺畅则亲密无间,沟通受阻则猜忌横生;它又是一张巨大无形的网,网里密密匝匝的线把形形色色的人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我们年岁几何、身在何处,母语网里的线始终牵动着我们的心,久居异国的游子,一听母语便倍感亲切,纵使素昧平生,也仿佛是故友。坚守母语认同,就是维护这张无形却连起了社会个体的巨网,使网里的人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体。

(三)民族记忆身份的象征

1.对内保护特性,传承记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历程,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延续的源泉。作家韩少功曾说,“与昨天能对上号的,惟有语言。惟有语言可以从历史深处延伸而来,成为民族的最后指纹,最后的遗产。”民族的生命力隐藏于母语中,是母语将母语人凝聚在一起,母语一旦消失,整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纽带便会断裂,民族文化缺失载体,也将难以延续和传承。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原因之一就是汉民族保留了完善的语言文字体系而使文化得以传承,纵使在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与先人“对话”,“欲窥三代遗迹,舍金文奚取哉”?

民族的思维、精神和民族性也凝结在母语中,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就认为,“语言塑造人远胜于人塑造语言”,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说,“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思维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又必须与语言相对应,语言“容器”既承载思维,又划定了思维的界限,规范着民族思维的动作和发展。母语和民族性也不可分割,汉语与汉民族的变通体悟,德语与德意志民族的严谨刚毅,法语与法兰西民族的优雅浪漫,二者的契合程度超乎想象。坚持母语认同,就是坚守独特珍贵的民族思维,传承历久弥新的民族记忆。

2.对外擦亮标识,展示身份

希伯来语是一门古老而又神圣的语言,但随着犹太国的灭亡,大批犹太人背井離乡,长达1800多年的流亡已使希伯来语口语功能消亡。虽由希伯来语、德语和斯拉夫语混合而成的意第绪语已成流亡的犹太民族普遍使用的语言,但犹太人仍视希伯来语为独特的民族标识,并在复国后通过各种政策复兴了它以色列民族语言的地位。反观爱尔兰语,它在历史上也因遭遇暴力同化而磨损,但爱尔兰的民族虚无主义浪潮却使得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国民将爱尔兰语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使用,而使用英语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98%以上。

语言是划分民族最自然的标识,最鲜明地代表了族群身份。而语言同化的威力是惊人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语”,日本殖民东北和台湾时,施行奴化教育,强行推广日语,就是要模糊中国人汉民族的身份。因此,只有坚持母语认同,保护并传承母语,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擦亮民族标识,展示独特的民族身份。

(四)世界语言多元的基石

韩礼德在《语言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在全球化蓬勃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屡见不鲜,为何不提倡语言全球化一说呢?”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世界上每一民族都是具有深刻差异的个体,而每一种母语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由此构成的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和宝贵财富。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语言多样性的最核心意义在于“基因库”的保存,只有整合全球的每一个“基因”,才能构成人类概念与想象的完整体系。坚持母语认同的终极价值是尊重和维护世界语言多样性,而保护语言多样性的终极价值,是为我们了解人类普遍的语言机能和认知系统提供可能,更有利于我们研究人类自身,这也是我们反对一切语言文化霸权的目的。个体及民族都认同母语,是消除语言歧视,维护语言平等,建立多元语言文化世界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为纪念1952年孟加拉国语言独立运动中的牺牲烈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旨在保护世界语言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语言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但它也是一种脆弱的遗产,坚守母语认同,树立语言平等的观念,就是保护人类语言文化的“生物多样性”。

三.结语

随着传统文化和汉语精华的流失,当下网络语境的娱乐化,以及英语浪潮席卷全球的冲击,我国的汉语母语认同问题不容乐观,余光中在《哀中文之式微》中就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

你夺去了我的护照,我仍然富有;

你夺去了我的土地,我仍然富有;

可是,你夺去了我的语言,我一无所有。

这是意大利诗人依格纳泽尔·布蒂塔的一首小诗,和《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一样,诗里他将母语视为他和他的民族最宝贵的财富,饱含了深沉而浓烈的母语忠诚。作为母语人,我们应为拥有母语而自豪,为使用母语而感恩,更为认同母语而倍感荣光。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2]刘一.法国人为何不学《最后一课》[J].教师博览,2010(7).

[3](英)韩礼德.语言与社会=Language and societ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方小兵.多语环境下“母语”概念的界定:困境与出路[J].语言文字应用,2015(2).

[5]纪秀生,索燕华.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母语认同的重塑[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作者介绍:周秀姜,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意义
有无冠词 意义大不同
有意义的一天
意义的猎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0的苦恼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Confucius:Life with Many Meanings
HOW TO SPEND SUMMER VACATION 如何欢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