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

2020-06-05 03:39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械互联网+微课

张 婷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 226200)

我国全面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各级教育机构,包括中职院校在内,需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打破传统教师授课模式,提高课程教学的效能。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中职机械专业也承担着互联网化教学改革重任。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互联网+”趋势出发探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1 应用微课模式开展课前教学

学生所处成长环境相异,往往会直接导致学生间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性格等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要求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得采用工厂流水线式的统一模式传授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实行差异化教学。据此,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可依托互联网,引入短小精悍的微课,多维度讲解课程知识内容,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切入点,快速学习和掌握知识,或反复观看内容,深刻记忆关键知识点,进而消除畏难情绪。例如在教学棘轮机构结构及其拆装过程时,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可将该项目细化成多个时长为8~10分钟的微课视频,使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基于微课开通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鼓励学生实时发送学习疑问,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实现知识延伸。从微课应用实践来看,微课模式大大缩减了中职机械专业教师阐述和解释理论的时间,方便了学生在碎片化时间重温知识,有力地提高了机械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中职生网络游戏的缠绕,优势明显。

2 应用“互联网+实物”开展课中教学

中职机械专业具有强实践性,以致学生难以通过简单的字面理解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培养此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时,教师必须加强实践展示,带动学生努力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形成良好专业规范。对此,建议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在应用微课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后,引入“互联网+实物”教学模式,针对性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刀具磨损与刃磨时,教师可出示家用菜刀,请学生观察砍骨头刀具与切青菜刀具间的外形差异与厚度差异,随后再播放机床粗加工、精加工刀具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刀具磨损问题和刃磨的作用。又如,在教学定轴轮系时,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观察和了解普通车床的主轴箱,高度明确主轴箱内部的齿轮转动状态,以便学生切实感知定轴轮性能,强化个人专业实践认知。此外,机械专业老师要格外注意无法展示事务内容的情况,尽量利用互联网搜索国内外实物的介绍性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了解机械理论所对应的内容,继而调动学生的知识学习乐趣,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课程知识传输质量。

3 应用慕课模式开展课后教学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的,难以让学生完全消化新授知识与技能。这也要求中职机械专业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引导中职生延伸、拓展课堂,复习、巩固知识,不断提高专业实力。对此,建议教师依托互联网实行慕课教学,以便学生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完善自我能力架构。例如教学常用机构后,教师可向学生推送机构模型制作慕课,使学生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藏着的各种机构,包括生产线常用机构等,并鼓励学生学着用软件制图,逐步摸索机构的急回运动、死点、运动连续性等特征,再与同学分组合作,共同寻找资料和材料,尝试手动加工所学常用机构。随后,将成品拍摄成小视频,上传到慕课平台,与老师、同学分享。又如,在教学“金属的晶体结构”后,向学生推送晶体结构运动的慕课视频,强化学生的相关知识认知,并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依照慕课所教的数据软件应用流程,将各项数值输入软件资料库内,以便学生能观看到成型晶体的内部结构。实践证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慕课模式能极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受到机械课程吸引,主动利用好课余时间丰富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但需注意的是,慕课模式更适用于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的学生须设定相应的监督措施进行推动。

4 结语

依托互联网实行微课课前教学、“互联网+实物”课中教学、课后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中职机械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要多研究“互联网+”课程模式,理解其教学优势并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专业成长发展,以培育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人才。

猜你喜欢
机械互联网+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调试机械臂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