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 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0-06-08 10:30周敏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高中化学

周敏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作业布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化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科学地设计高中化学作业,不但能够高效修补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巩固和拓展重要知识点,而且是落实和贯彻新课标要求的有效方法,培育学生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由此,本文从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当前化学作业布置上的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分析和探究相应的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作业布置;设计有效性

目前,高中化学新课标当中,着重关注促使学生养自主且积极的化学学习态度,建立正确观念,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个体差异,宗旨是创建以学生为主的化学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合作以及探究的过程当中自身的人生价值得到提高。根据新课标要求,笔者在化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视作业设计,本文笔者将着重从精炼作业设计、探究性作业设计以及层次化作业设计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高中化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提高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一、 当前高中化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过大且完成度较差

高中阶段的化学作业布置安排上,大部分的化学教师都觉得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练习题的训练,才可以促使其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在做题时熟能生巧地运用化学知识。所以,大部分的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更喜欢采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的作业,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反复做题。这样的方式很容易降低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的功效,并且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疲惫和厌学的情绪。

(二)作业布置针对性不强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备课以及教课之上,对于作业的安排,基本上都是直接布置学校发放的化学练习册上面的习题,不过很多时候一些练习册上的习题内容和教师教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偏差,契合度较差,缺乏针对性,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得到的知识巩固和掌握度较低。

(三)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

每位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能力以及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大部分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化的,部分进行分层设计。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完成起来基本上都非常容易,得到不到太多的能力锻炼和提升;而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又太难,做题时容易沮丧和没有信心,由此一来,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还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二、 “量体裁衣”作业设计策略

(一)精炼作业设计

有关调查结果表示,学生在完成作业量超出一小时之后,将会逐渐产生厌烦、疲惫的感觉和情绪。所以,提升化学作业高效性非常的关键,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减少作业量,使得作业少而精,这是使得作业达到精练的关键所在。

例如,化学教师在教授“萃取和分液”的知识内容时,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依据教学知识内容以及“少而精”的精炼原则,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作业完成度以及作业质量。教师先利用选择题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萃取”与“分液”的基础性操作,且能够区分过滤法、萃取法以及蒸餾法、分液法这四种方法。然后从浅到深,设计综合性选择,来检查学生对此部分的掌握情况,题目如下:

1. 下列操作有误的为

(  )

A. 利用酒精来萃取溴水当中溴单质的操作装置可用分液漏斗,之后进行静置分液

B. 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当中的上层液体将从上端口倾倒出,而下层的液体将从下面端口流出

C. 分液和萃取之前要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

D. 要把分液漏斗上端的塞子取下,由此确保分液漏斗当中液体能够顺畅流出

2. 桌上有一瓶混合物,其成分为物质a和物质b,a、b中的一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依据表中数据,将a与b进行分离的最佳方法为(  )

A. 蒸馏法B. 分液法

C. 萃取法D. 过滤法

3. 将海带作为原材料,制取碘水。首先利用CCl4从碘水当中萃取出碘,采用分液漏斗将其进行分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在铁架台的铁圈中放置上装有溶液的分液漏斗;

B. 在分液漏斗当中加入15mLCCl4与50mL的碘水,然后将玻璃塞塞好;

C. 检查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及活塞有无出现漏液问题;

D. 将分液漏斗倒置,用力进行震动,定时打开活塞进行放气,之后关紧活塞,将其摆正;

E.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利用烧杯进行溶液接收;

F. 从分液漏洞的上口出倒出上层的水溶液;

G. 打开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或者将塞上的小孔对着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 进行静置与分层。

(1)根据上述实验,进行填空:(  )→(  )→(  )→A→(  )→G→E→F。

(2)操作上述实验E步骤时需要注意________。操作上述G步骤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采用CCl4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已知碘在酒精当中的溶解度要大于水时,可不可以利用酒精来萃取碘水当中的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如此设计的化学作业更加的精练,不但有效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与成效。

(二)层次性作业设计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将人的智能分为八大方面,包括了言语、逻辑、音乐、视觉、运用、自我、人际、自然智能。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就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智能发展情况,根据其各方面智能的不同水平与发展特征来设计具有层次化的化学作业,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当下的化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使其可以在自己学习能力范围内进行作业完成,并有所提高,重视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能够更好地促使作业更加的科学性与合理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育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些都显示出新时代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改变,教师不应该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为唯一标准。由此化学课后作业可以划分为:基础题型和提高题型。基础题型满足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偏重基础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练习,来达到基本化学要求,此题型中着重关注学生对于基本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题型满足那些化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培育其良好的化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利用提高题型来调动他们的探索精神。由此,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学习上的满足。

(三)探究性作业设计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参加学习活动之前,依据自己的假设,通具体科学理论指引之下,采用相应方法对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当中获取专业思维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提高,是自主创建知识技能体系的学习方法之一。化学学科不仅属于自然科学,更是探究性非常强的学科之一。而探究性化学作业的设计就是重现这样的认知程序,其是通过化学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自主观察和实验研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化学原理,揭示其中的内在化学规律。

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羟基活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羧羟基、酚羟基以及醇羟基的活泼性对比容易产生疑惑,无法很好的理解和认识原子团间的互相影响。由此,教师为了更好地使得学生理解此知识点,设计了相应的探究性作业:同学们都知道有机物的基团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相同羟基在连接不同有机基团的时候会呈现不一的性质,那羧酸、酚以及醇中羟基的活泼性有什么差异呢?如何采用化学实验来验证呢?

很多时候问题的结论通常都藏在比较深的层次里,待挖掘之后才能发现;条件和结果间通常距离都比较远,需要跨越之后才能看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通常不是十分明确和清晰,需要不断地尝试、假设和验证来找到。

通过此次的作业设计,笔者发现,在化学教学课堂上由于场所、材料、设备以及时间上的局限而导致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进行合理化的思考和设计,将其作为探究作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学习动力,使得學生主动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实验研究。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化学作业布置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课后作业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理解和巩固,而且能够促使化学教师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进行量体裁衣,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从精炼作业设计、探究性作业设计以及层次化作业设计,来打造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方向的课后作业,促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感觉到参与感和自豪感,由此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习提升,与此同时,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教育观察,2017,4(2):91-92.

[2]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7,32(9):27-28,38.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