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6-08 10:30吕建军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阅读教学

吕建军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科,而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当从多层次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语言素养和提升职业道德品质。然就实际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而阻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所以本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进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具体化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以实现增强语文素养和提升道德水平的目的。可是阅读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常规教学手段并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习效果。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对策,希望能够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掉,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学生缺乏良好阅读方法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是我们不容忽视和小觑的,因为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板块,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们应加强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情况时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他们往往缺乏一个良好的阅读方法,进行相关课外阅读时总是囫囵吞枣,鉴于此就会造成文章内涵理解不到位,以及享受不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二)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唯一驱动力,也只有他们对所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进而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看并不理想,学生对阅读内容并不感兴趣,部分原因是教师授课方式存在问题,本身阅读教学相对其他科学习就枯燥乏味,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不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严重拉低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难以实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阅读教材资源比较匮乏

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是素材的丰富性,这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元素,同时也丰富学生知识涵养和拓宽知识宽度的重要内容,可是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主要以实际教材为主来展开阅读,没有进行课外读物延伸行为,这样就会造成学习内容的局限性,学生只能够在现有的资源中展开学习,教材之外的丰富人生哲理难以接触到,鉴于这种情况就会拉低整体教学水平,也难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所以教师应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四)阅读教学环境有待完善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高效阅读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重视环境好坏对学生的影响,应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加强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充足的空间下掌握阅读技巧。但是就目前阅读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构建良好阅读环境,甚至班级角落没有一个像样的读书角落,鉴于没有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是很难提高阅读能力的,更不要讲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了,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也阻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主宰者,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将学生摆在首位,改变以往以講课为主而忽视学生地位的现象,充分尊重和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增强自信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配合自己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中,进而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可是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向他们传授知识,使得他们只能被动去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其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无疑是不利的,由此可见,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针对上述学生缺乏良好阅读方法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时刻做好阅读笔记,也可以让他们对某段落进行背诵,使优美语句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并灵活运用在后续写作环节中。再或者可以摘抄名人名言、精彩片段等,这些行为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其次,教师还应加强仿句、仿篇等内容练习,这是锻炼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起到提升创造力想象力的作用。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随时向教师或者是其他同学请教,直到将其弄懂在进行下一环节阅读学习。因为本身阅读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阻碍和困难,只要及时寻找解决办法就可以迎刃而解,进而将相关内容理解透彻,最终既能够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愿望,又可以使其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快乐,以及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效性和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浓厚,因为只有他们对知识点有着较高探究欲望,才能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反之,不仅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而且还会产生抵触心理,这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活动,进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丰富的活动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被燃起就会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进一步获得理想化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应将多媒体设备引入教学活动中,本身该设备就不仅强大的图片、视频、文字等功能,它的应用可以将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简单化,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觉得吃力反而很简单,鉴于此他们可以更加努力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终极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