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策略探究

2020-06-08 10:30徐涛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构建高中数学

徐涛

摘 要:在实施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在设置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获得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成绩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教材与应用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构建;策略

一、 引言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融合已成为教师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应用,这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收获和进步。由于数学来自生活,却又服务于生活,能够对实践生活带来指导和辅助。根据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来看,延续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教师通过简单的应用即可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这不能直接、客观地凸显出教师和学生的价值,无法将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全面融合,必然会导致数学教学的单调性、乏味性等。

根据我校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构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符合现阶段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路径。对此我校创建了数学问题组的基本结构,即“教学目标与要求+基础性思维训练题+提高性思维训练题”,具体来说,则是指在数学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基础性或提高性等思维训练,由此能够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接下来,笔者对本校构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操作流程、构建策略等展开一系列探讨。

二、 问题解决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问题解决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指在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对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规范化、有序化地管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来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教师的督促、推动和鼓励下进行实践训练,由此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构建问题解决高中数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有三个重要内容:

(一)强调师生关系互动

师生之间一定要密切合作、互相依存、彼此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师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体现出来。

(二)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问题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学生能够借助于课本或学习资料等,在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帮助下主动掌握课堂知识。

(三)凸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推动,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能够为问题解决做铺垫。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体系,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 问题解决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必须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实施,我校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设立了高质量的数学问题组,其对应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目标与要求+基础性思维训练题+提高性思维训练题”。其中,教學目标与要求必须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具体规定,然后对学生的学习设置清晰的目标,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基础性思维训练题、提高性思维训练题的侧重点不同,分别是指基础训练、拔高训练。

我校数学教师通过制定不同层次的问题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即:“基础知识梳理+题型分类解析+课时作业”。其流程是指: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归纳,并结合课程标准,以填空作答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由此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②课前预习需要进行习题训练,题型分类解析包括三大内容,即:例题训练、追踪分析、思维提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整合,由易至难的顺序进行解答,接着进行追踪分析,由此能够巩固已掌握的新知识,然后安排学生对之前的训练题型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解析思路、易错点等,从而达到思维升华的目的;③课时作业分为两种,即:基础训练、专项训练,对于基础训练来说,侧重于基础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专项训练来说,侧重于拔高,能够让一些有潜力的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营设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凸出引导者的作用,尤其是在设问环节,一定要体现出问题的层次化和多样化特点,鼓励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并结合学生的基本能力、学习水平等进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步步提升、层层递进。关于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检验和修正的过程,以便于学生对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修正,确保今后在解答同类题目时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例如,在《概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购买早餐为实例,制定相应的问题组,为学生构建客观、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对概率的概念、运算等进行分析和探究,由此能够加深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和掌握。

四、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提问模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模式中,教师一定要完善提问模式,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具体来说,提问类型包括三种:启发性、探究性和引导性。对于启发性提问来说,需要凸显出问题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思考兴趣,另外,也需要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于探究性提问来说,需要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想象能力,明确学生的思考思路,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性的探究,对于引导性提问来说,需要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促进问题解决的内迁和转化。

(二)明确设问目的

我校在编制问题组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推进,便于学生有序地进行运算、解析和总结。每一个解题过程都是按照预先的思路进行推进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背后都有不同的目的,一些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能力,一些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等。高中数学教师在构建问题解题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层次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规律,以便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等进行有效的评估。当然,明确设问的目的还存在一个更直观的优势,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成功解题之后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解题的快乐,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帮助学生积极地看待习题训练,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灵活利用“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说,大部分教师都会通过直白、通俗的讲解方式进行授课,不过问题解决模式能够使解题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生动,由此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对此,灵活利用“问题”的目的是让解题的手段变得灵活一些、有趣一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进行解题。当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其解题思路不会受到限制和束缚,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表述、解题方法等方面得到一些教学效果的反馈,对增强高中数学课堂质量带来的帮助。例如,在《向量及其运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和探究,鼓励学生质疑并进行课堂交流,然后通过学生讨论获得解题方法,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去验证解题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变、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和生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强化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这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对此,教师一定要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利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真正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判断对错,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有趣味性。问题解决模式的构建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这一点在新课改教学中得到了证实。

(五)有机融入小组合作机制

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纳每一位学生的合理建议。具体来说,在小组的划分及核心组员的筛选方面,一般每组学生的数量约6~8人。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智力水平等对其划分成四个层级,即:A、B、C、D,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其分组,由此能够增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意识。然后教师在两个相邻的班级中设定一个辅导单元,教师根据自愿、择优等原则挑选出8名成绩优越、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辅导单元组成员,安排他们负责相应组员的学习,并结合小组成员的成绩变化,进行小组调整。确保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够有序地开展下去,并对各组成员履行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督促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师开展层次化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辅导和帮助,教师仅仅是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大大提升,有利于组员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团队合作,由此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五、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问题解决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那么在构建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编制数学问题组,而且也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合作、启发性提问、思维引导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动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从中获得的一些反馈建议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进行优化和改善,确保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清晰,为帮助学生高效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莉娟.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构建[J].才智,2014(9):89.

[2]杨磊.高中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7(2).

[3]席润粉.“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流程的建构[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0):43.

[4]何小波.“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成功:教育,2009(9):110-112.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构建高中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