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

2020-06-08 10:30李新华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应用策略意义

李新华

摘 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借助历史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品格。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多数历史教学在史料教学中,没有合理利用史料优化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较低。借助史料教学法使得课堂活动更加有趣,为学生学习生活增添活力,激发学生历史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史料教学法的意义和问题,提出几点史料教学法的利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法;意义;问题;应用策略

随着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史料搜集和处理能力培养,作为教师应当革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历史是一门以史料作为基础的学科,如果缺少真实史料作为支撑,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史料教学法的应用,丰富课堂活动内容,发掘历史史料中蕴藏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引入相应的历史史料,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学内容更加真实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使得教学内容是不可再现的,在学习中难以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和验证。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引入史料教学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为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提供有效的史料论证,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历史事件,感悟历史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借助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学生有着其身心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作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借助史料教学法,可以深入发掘历史事件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有效学习历史知识做好准备。

(三)有利于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面对相应的考试活动,同时需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究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引入史料教学法,借助相应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深学生历史教学内容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 初中歷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法的问题

(一)缺少相应的应用意识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部分教师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史料教学法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史料教学法的作用,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受到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约束,使得课堂活动较为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不少的初中历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二)史料选择缺乏合理性

历史事件是一种真实发生的现实和事实,史料例证既是通过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教学法,需要合理选择历史史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历史事件。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存在不合理,使得教学内容和史料之间缺少关联性,导致史料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史料应用缺乏合理性

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史料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以此作为基础,加强学生史料实证、分析以及应用能力培养。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方式,选择相应的史料,将其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培养,难以发挥史料教学法的作用。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史料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想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引入相应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借助其丰富性和形象性特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保持学生主动学习动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元谋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相关知识,了解其生活情况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比较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如北京人的古猿头像、面部还原图片以及燃尽的火堆。对于山顶洞人可以引入1933年龙骨山顶洞穴发现古人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史料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远古人类直立想赶走的过程,并且让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骨复原的动画,和现代人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和掌握知识内容。通过这些丰富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史料内容,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趣味性的课堂讲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掌握远古人类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分析对比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活动质量

初中历史课堂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篇幅的影响,一些历史问题难以在教材中解答,学生对于结论理解不足,对历史内容了解不够全面,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长期处于困惑中,对历史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对知识内容混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当引入相应的历史史料,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分析,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清朝君主集权的措施,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军机处设立和文字狱等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史料,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深层次分析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史料。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并且介绍军机处成立的时间和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教师让其思考各个朝代君主专制的制度方式,开展相应的对比和分析。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方式,各个时期的史料内容,让学生结合史料分析其中的知识内容,开展相应的归纳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精力较为充沛,但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借助史料教学法,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师应结合历史史料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的教学中,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内容较为繁杂,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和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引入辛亥革命之前的起义史料,引导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归纳和总结,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如黄花岗起义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孙中山的发表的《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以及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同时,通过音频向学生朗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通过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体会绝笔信中对妻子的深情以及对祖国深沉的爱,将家庭幸福、夫妻情深和国家前途以及人民命运有效结合,体会没有国家和人民幸福,就没有真正的个人幸福。同时,结合史料内容引入相应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对其家国情怀培养。在具体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根据内容开展小组学习和讨论,开展深层次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借助这样的课堂活动,借助历史史料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活动效果。

(四)深入解读史料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養并非是通过知识灌输就能完成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样如此。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需要组织学生自主搜集和解读史料,在这样的体验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需要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组织学生寻找和解读史料,促进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提升。作为教师,需要传授学生相应的能力,让学生搜集和整理史料,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别,有效解读和应用史料,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的教学中,本节课程主要是讲述二战之后,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向多国发展,之后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说明社会主义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都有着其复杂曲折的道路。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知识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知识点中,学生可以从经互会成立和中苏建交两个方面入手,搜集相关的史料内容,通过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方面,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验证。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合影等。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知识点中,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展示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的谈话: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的虽然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史料让学生解读,深层次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相应的史料,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和解读,保证史料教学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

四、 结语

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必须学习的学科,也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学科。想要取得良好的历史教学效果,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史料教学法的应用,创设良好的史料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和解读史料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99-100.

[2]江艳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98.

[3]李腾勇.探析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72.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应用策略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