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议题式教学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2020-06-08 10:30王东升
考试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王东升

摘 要: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是当下思想政治教学四个核心素养教学的首要任务,议题式教学策略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策略,基于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主同素养,本文拟通过深化政治认知、内化政治感情、强化政治意志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议题式教学是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的。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现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政治认同素养在政治学科四个核心素养基于首要地位。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有多种途径,但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种有效的方法,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中建议的教学策略,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议题式教学来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主线,利用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为载体,以序列化、递进式议题为纽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中,可以从观点的选择、情境的设置、议题的落实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一、 以观点为议题,深化政治认知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让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就要深化学生的政治认知。让学生深化对理论的认知,明确理论的来由就能让学生形成认同素养。通过议题式教学,以观点为议题可以深化学生的政治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议题式的教学议题是前提,要以观点为议题,通过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获取对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理论的理论认知,帮助学生深化政治认知,并能转为自身行动的依据。

在议题式教学中,要以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制度”“政策”“理论”为观点来设置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这部分“纯理论”知识往往都是一语带过,没有帮助学生理清理论,讲清理论的困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能真正做到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如《经济生活》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等问题;《政治生活》中的党的知识、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化生活》的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等。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如果还是用以往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来讲解,学生是很难形成政治主内的。以往教学方法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课这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这些“纯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困惑之处,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议题式教学的开展,来纠正学生思维偏差,讲清、讲透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深化政治主知,形成政治认同。

例如,教师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时,教师为学生开展一场“求同存异”的讨论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含义进行阐述。首先教师将学生平均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先进行内部探讨,对该理论进行自定义,并举例说明。然后让三个小组各自阐述自己的理解,并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其他小组成员认同自己的观点,并合并到自己的小组内。最后根据每个小组最终人数确定获胜组。该议题方式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对理论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学生对议题讨论完毕之后,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升华,让学生意识到国家政治理论的正确性、针对性与先进性,以及该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进一步增强。

二、 以事实为情境,内化政治感情

政治认知强调客观理性地反映政治现实,而政治感情则看得学生的内心感受。为了内化学生的政治感情,教师在运用议题式教学中要注意用好事实性资源,充分运用上游资源,以事实为依据,构建真实、复杂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议题的情境中。通过真实情境展示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就,认识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等可以给国家、给民族带来发展,实现振兴,从而让学生内化为理性的政治情感,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议题式教学中构建真实情境要注意构建历史情境,利用真实的历史事实实现。例如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开展议题式教学,笔者设置了“历史回眸”这一真实的历史情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他仿照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当时全国成立了几百个政党,结果选出的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最终在1949年和共产党合作实行了多党合作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学生明白了多党合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来的,体验了当时选择这个制度的合理性,最终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这个情境体验后,学生在后面开展的议题讨论时就能内外为政治情感,从而更好地开展议题式教学。

以事实为情境,除了构建历史情境外,还应关注现实情境。在开展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最新时事材料,解析国内国际形势,通过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增强议题式情境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学生在真实的现实情境中理解黨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比如在进行“消费及其类型”这部分教学时,笔者就介绍了消费的新类型“无人超市”,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引入了“墨子号”卫星的升空、国产大飞机的首飞、“北斗”导航卫星等我国重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些重大的经济成就是现实的情境,在构建现实的情境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巨大的成就,能在内心感叹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完全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再比如,学生在学习“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当下流行的“直播购物”“明星带货”等案例现象,并根据高中生的生活现状,对不必要的消费品进行筛选,向学生展示反面例子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通过该方式,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消费与管理,并根据自身的不良消费记录进行消费心理分析,清楚地认知自身的购物能力,同时也能够树立良好的经济观念,感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对国家的向心力。

三、 以价值为主线,强化政治意志

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是关键,开展议题式教学根据情境设置好若干个议题来展开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当中,议题的设置往往能起到价值澄清,坚定政治意志的独特作用。通过议题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政治框架内的价值认同,从而有意识地转化为自己的政治行动。在我国现阶段,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从而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形成造成影响,对于学生来讲如果没有对各种各样的文化或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在复杂的文化冲击中迷失自我,从而没法真正形成政治认同,因而在开展议题式教学中设置有冲突性的议题,创设有争议性情境,并且让议题能够序列化、递进式的推进,从而帮助学生经历批判思维的过程,才能让学生认同基本观本,从而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在实施议题式的教学中,议题的设置不能脱离实际,但也要紧密联系实际,比如可以设置“营改增为什么对企业是有好处的?”“你是如何看待机器人时代的”“共享经济能否真正共享”等。笔者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这堂的议题式教学中,笔者以华为集团在19年面对美国的制裁为情境,针对学生对于我国为什么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不能对美国的企业实施同等的措施?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时中国应怎么办等学生的困惑时,我组织了学生探讨了系列话题:在英国脱欧、欧洲越发的走向保守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是不是进行不了了?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那为什么美国现在要逆全球化(美国退群TPP)?在各国反全球化时,中国为什么还要深入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些问题表面上都有内在的冲突,但实际上隐含内在的价值主线——我国提倡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以上系列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甚至在课堂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学生在对这议题的争论、解答的过程中,对经济全球人是人类发展的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到部分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过程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掩盖其深刻的经济发展问题,虽说喊着反对全球化的口号,但实际上仍然是要主导全球化的进程,仍然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替罪羊。在对这些议题的解答中,学生也明确了中国之所以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體现了大国担当,以自身的改革发展来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从这个课题的实施中,笔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学生的变化,从疑惑转向明白,议题的设置中贯穿价值主线,学生在议题的讨论解答中不是简单灌输,而是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达到辨析、选择、遵守,从而实现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旨:“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实践证明,基于议题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有效的方式,通过议题的设定,真实而有效情境的设定,序列化议题的开展,让学生在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意志等深化政治认同,从而让学生将政治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层式架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10).

[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线式架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下箈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