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山:从远古走向世界的传奇

2020-06-11 06:47姜虹
今日辽宁 2020年1期
关键词:黑龙桓仁水柱

◎文/姜虹

五女山之夏

每一棵树、每一片海、每一座山都不同,姿态不同,故事不同,它们见过以及见过它们的人也不同。

以辽宁来说,很多名山都曾见证王朝兴替的历史变革,至今仍回响着黑土地的悲壮凯歌,然身处其中,五女山依然是一处特别的存在。

它历史悠长,起伏几度,记录四千五百年人类文明史;它又景致天成,物产丰饶,令人流连陶醉。

流转不尽大历史

五女山从不寂寞。

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37年,北夫余国王子朱蒙为躲避族人迫害,来到桓仁境内的浑江流域,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三年后在骨岭建造王都宫室,定都“纥升骨城”。这里的骨岭就是五女山,文献中所记载的“纥升骨城”即五女山山城。此后又历705年,高句丽政权灭亡,五女山也进入了长达若干世纪的沉寂。

到了10世纪以后的辽金时期,五女山地区成为辽东契丹和女真族的聚居地。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居住在吉林辉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在酋长李满住的率领下,向南迁徙,来到婆猪江(即现在的浑江),居住在兀剌山城瓮村。兀剌山城就是五女山山城。

明代宣德八年(1433),朝鲜出兵攻打建州女真,李满住身受箭伤,逃到五女山,躲过一场劫难。相隔七年,明代正统五年(1440),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董山率所部三百余户迁来,与李满住合住。因此,说五女山是满族肇兴之地、是后金建国的基石所在,也不为过。

近几年,考古学家对五女山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众多的古代遗迹、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也佐证,此山城在唐、辽、金、元、明等朝代均曾驻兵或有部族聚居。据考,年代最早的文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对于游览者来说,山城内外依稀可见多处遗迹,只是今时颇多残垣,关于当年之繁盛之硝烟诸如此等都只能在想象中拼凑其形了。

义勇有情小故事

史书告诉我们,桓仁在西汉时期被称作卒本夫余,五女山又被称作夫余山,五女便是夫余的音变,五女山,其实就是夫余山。比起这些确凿的历史考辨,我还是更喜欢有关这座山的那个传说——

据说远古时代有姐妹五人,率兵屯山,护佑百姓。有年秋天,山下盐滩水游来一条黑龙,兴风作浪,百姓深受其苦,五女下定决心除掉黑龙。临行前大姐木兰说:“乡亲们放心,我们一定会除掉黑龙,让大家和从前一样安居乐业!不过有件事请大家帮忙,我们下去斗黑龙,如有水柱冲天,请投下一些馒头,如出现黑色水柱,那就是黑龙,大家要投掷石头将它压下去,千万记住!”

说罢,她们潜入水底,伏击黑龙。过了一会儿,水花翻腾,一股黑血染红江面。黑龙受了伤,但五女也不轻松,轮换潜出水面呼吸。第二天,乡亲们准备好成筐的馒头,见水柱冲天就扔馒头,见黑气冲出就掷石头……就这样煎熬三天三夜,江水恢复了平静。五姐妹呢?

几个水性好的小伙子潜入水里寻找,发现五女与黑龙都沉在江底,其中两姐妹还用捆龙索紧紧缠着黑龙,到死也没放手……

后来,大家将五姐妹葬于山上,为纪念她们,唤此山峰为“五女山”。她们,应该是从此就守候在这里了。每次来到五女山游玩,我都会下意识地在临怀古迹之外,又找一找传说的影子:这棵树下是不是曾有大姐在劳作?那条溪水边是不是曾有五妹在洗衣服?拾到手中的枫叶,与远古时的形状、颜色是否还是同样的感觉?

我时常感到,这里所有的景致物产,都有五女的英灵在安守,我是走在神祇们的怀抱之中。

为这山水诉相思

所以,这山总有一种沉静之美。

站在山巅,望向江水,我总觉得五女山是如此的安静,而这安静之下,是坚定与灵秀。

山上,有雾海奇峰,古松幽壑,飞来峰、好汉松、一线天各有其雄两侧,有石崖直立,最深处31米,最窄处0.65米;远眺,东可望带给一方鱼米丰饶的桓龙湖之烟波浩渺,南可观桓仁古城佳构太极图之伏羲玄妙;俯仰,又总有时光交错之感,为水墨丹青蒙上难以尽述的神秘与美。一代代的古人把这里开辟为家园,良有以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这里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独具慧眼,珍惜这座山吧。

五女山秋色 郭韬 摄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成人票价80元/张(门票60元+车票20元)

开放时间

4月中旬至11月中旬,售票时间为7:00-16:00,期间无休息(特殊情况除外),每年五一和十一期间售票时间略有调整。

猜你喜欢
黑龙桓仁水柱
孙喻奇
探探鲸的水柱
好山好水出好米
桓仁县水稻栽培农耕文化简述
背水一战 誓把“黑龙”变清流
关键时刻的抉择
Run through the rain
义犬救主
黑龙潭
桓仁蛤蟆油膨胀度与浸泡时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