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羊汤:满族美食故里第一鲜

2020-06-11 06:47孟庆志
今日辽宁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师傅羊头羊汤

◎文/ 孟庆志

本溪羊汤鲜香滋润,配上羊肉拼盘是最正宗的吃法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凡是家里有商号买卖的、有当官掌印的、养车开矿的,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杀羊祭神、祭祖。而祭祀后宴席的主角必须是羊汤。

本溪羊汤宴很讲究,不是喝顿羊汤那么简单。杀羊、熬汤的同时,要用羊肉、羊下水及羊杂货,做出各式各样的菜式,一般的厨师只会做羊肉小炒、羊肝拼盘等家常菜,高超的师傅则会用羊脑、羊血、羊头、羊蹄等烹制出讲究的菜品。

七月十五是喝羊汤的正日子,前一晚便要去把挑选好的山羊买回来,拴在自家的店铺、宅院前。羊要选两年以上的、样子高大威猛的羯子(即出生一两个月后便被阉割的公羊),羊角绑上红布。

七月十五杀羊的活儿,一般是不收工钱的,但可以白吃白喝一顿,或者将杀羊剩下的羊皮和羊头带回去。羊皮可以卖钱,羊头烤出来还能做俩菜,大师傅喜欢接受这样的酬劳。

拆解下来的肉和骨头都投进添满水的大铁锅里,只扔几个大料瓣进去,盖上锅盖,直接用松木或揪木的劈柴拌大火烀上。“锅里的汤开了,就改小火。不等到汤水变白,绝不撤火。”跟小徒弟交待完,大师傅就亲自到前河沿去洗羊下货。

大铁锅里的肉还未烀熟,大师傅把羊下货放在烀肉锅一侧后,便到“轰隆隆的”炉火旁,避开主客,施展本事,认真掂对全羊宴的拼盘。

毒辣辣的太阳早已让客人们冒汗了,小徒弟用筷子扎扎锅里的羊肉,检查着火候是否老到。眼见得羊头已经骨肉可以分离,就用铁钩子将羊排、羊头、羊腿、脊骨等一一捞出,放在大盆中。

只见大师傅娴熟地拨弄羊骨,一边很容易地把烀烂的羊肉拆下来,一边招呼帮工的女人们改刀。

没等肉拆好,羊下货也陆续烀熟出锅了。看着羊肉即将剁完,大师傅小声请示东家:“您看客人都到齐了吗?可以熬汤了吗?”得到东家的示意,师傅才不紧不慢地命令小徒弟加柴加火,重新开始大火熬汤,这时才掀开羊汤盛宴的大幕。

待烀肉的高汤滚开,大师傅将剁碎的羊肉和羊下货同时倒进锅里,不到三分钟,羊汤泛起白浪呈现出诱人的奶白色,大师傅得意地宣布:“羊汤熬好了。”

小徒弟端着汤盆过来,大师傅将羊汤连汤带肉一并舀出来,亲自端上主桌,先给主宾或老人盛上第一碗,接着给东家盛第二碗,然后才让徒弟给其他人盛汤。

上完了第一碗汤,大师傅仍然闲不住,他控制着锅底的火力,照应着锅里的羊肉。这个过程中,羊骨头一直在汤锅慢慢熬煮……食髓知味,这样的羊汤比东来顺的羊肉火锅都要鲜美。

猜你喜欢
大师傅羊头羊汤
家乡的羊汤
家乡的羊汤
贫气
喝了这碗羊汤,世界与我又何干
食堂大师傅的围裙
地道家乡味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伊斯坦布尔的两只羊头
大师傅
大师傅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