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应用分析

2020-06-15 06:30仇顺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流涕氯雷介素

仇顺锋

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类型,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有流鼻涕、头晕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采用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为加速术后康复,需要给予有效的辅助治疗[1]。枸地氯雷他定可用于快速缓解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鼻黏膜充血/鼻塞;以及眼痒、流泪和充血;腭痒及咳嗽。本研究收集50 例本院2016年2 月—2018 年11 月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手术治疗组慢性鼻窦炎25 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慢性鼻窦炎25 例患者实施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探讨了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50 例源于本院2016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25 例,其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7 ~59 岁,平均(35.66±8.41)岁。病程1 ~12 年,平均(6.89±0.56)年。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分别为15 例、10 例。

常规手术治疗组25 例,男16 例,女9 例;年龄29 ~61 岁,平均(35.89±8.89)岁。病程1 ~12 年,平均(6.65±0.52)年。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分别为16 例、9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患者知情同意。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常规手术治疗组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案,给予全麻,之后实施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患者鼻内钩突,而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行鼻甲修正,在对患者鼻息肉进行切除,开放病变的鼻窦,解除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鼻腔阻塞症状,此时应当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正常鼻窦黏膜,在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和鼻腔冲洗治疗。

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实施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在上述的手术和鼻腔冲洗基础上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20090104,生产企业: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8.8 mg)辅助治疗,每次服用8.8 mg,每天服用1 次,治疗1 个月。

1.3 指标

分析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SNOT-20 量表(the SNOT-nasal outcome test-20)分值(一共有20 个条目,患者从20 个条目中选择5 个自觉症状最严重的进行评估,每一项是0 ~6 分,总分是0 ~30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2]、肿瘤坏死因子-α(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形成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人体正常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8(属于趋化因子中的细胞因子,参与人体生殖生理以及病理过程)、Lund-Kennedy 症状积分(主要对息肉、分泌物、水肿、瘢痕、结痂五项指标进行评估,每项0 ~2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鼻内情况越差)[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5.0 软件实施数据的处理统计,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SNOT-20 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分析对比

治疗前两组SNOT-20 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比较,P >0.05;治疗后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SNOT-20 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显著低于常规手术治疗组,P <0.05。如表1。

2.2 两组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分析对比

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手术治疗组,P <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患者有鼻塞、流涕和头痛等症状,病程长,可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下手术的实施有微创性,患者的疼痛轻,创伤小,且可在内镜下观察到黏膜情况等特点,从而有效保持手术中的清晰手术野,有利于彻底将鼻窦病变清除,有效清除病灶,消除黏膜炎症,加速纤毛功能以及通气功能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但因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黏膜炎症控制的效果有限,在术后仍需要联合抗感染和鼻腔冲洗等治疗。

研究显示,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中,变态反应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且几乎所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都存在变态反应,在术后辅以药物使用,减轻变态反应,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发挥重要作用[4]。其中,枸地氯雷他定属于非镇静类长效组胺类拮抗剂,其可在体内快速转化成为地氯雷他定而发挥治疗作用,枸地氯雷他定有良好的选择性外周H 受体拮抗作用以及抗炎作用[5-8],可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水平,对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控制,且枸地氯雷他定有较长半衰期,可发挥持久作用,加速病情转归,减轻患者痛苦[9-13]。

表1 治疗前后SNOT-20 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Lund-Kennedy 症状积分对比 ( )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常规手术治疗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SNOT-20 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Lund-Kennedy 症状(分) (ng/L) (ng/L) 积分(分)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 25 治治疗疗前后 6 2.3 1.45±1±0.2 1.44*5#1 3.1.3 2 1±±01.2.5 1 2*# 2 4 82 18.3.3 1 1±±24 01.2.5 1 7*# 3 9.2.7 5 8±±00.0.0 1 2*#常规手术治疗组 25 治治疗疗前后 1 2 03..55 67±±12..57 68*2 3..53 66±±01..65 77*3 4 42 38..67 79±±34 11..19 20*5 9..16 69±±00..01 32*

表2 两组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分析对比(d, )

表2 两组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分析对比(d, )

组别 例数 流涕消失时间 头痛消失时间 鼻塞消失时间 嗅觉减退消失时间常规手术治疗组 25 23.33±4.53 13.32±2.11 16.33±2.13 23.55±4.51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 25 15.55±2.22 10.21±0.24 12.55±2.01 15.52±2.12 t 值 - 7.711 7.323 6.454 8.057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本研究常规手术治疗组慢性鼻窦炎25 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慢性鼻窦炎25 例患者实施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结果显示,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组流涕、头痛、鼻塞和嗅觉减退消失的时间短于常规手术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低于常规手术治疗组,SNOT-20量表评分低于常规手术治疗组(P <0.05)。

综上所述,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对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鼻炎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猜你喜欢
流涕氯雷介素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评价
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冬天吃红色食品不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