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das civil的大跨度单箱地道结构设计分析

2020-06-20 09:20凌保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侧墙内力弯矩

凌保林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1 工程概况

该地下通道位于太仓市区某市政道路下方,采用单孔箱体结构,为道路两侧地下车库的联络通道,实施通道总长度约150m,位于市政道路下方约97m,全段明挖暗埋施工。结构内净空尺寸为12m×3.4m,顶板厚1.2m,侧墙厚1.3m,底板厚1.2m,顶板腋角尺寸为0.3m×0.9m,底板腋角尺寸为0.5m×0.5m,顶板覆土厚度3.5m。

2 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三维模型假定及模型建立

(1)计算假定:标准段箱顶覆土厚度变化不大,接近于平面应变问题,按平面应变假定。采用三维任意四边形板单元模拟顶板、底板、侧壁,通过局部增加板厚度模拟腋角刚度。板单元模型考虑板横向剪切作用[1]。

(2)边界条件假定:该工程为大跨度单箱结构,底板可按温克尔假定设竖向弹簧(弹簧为只受压弹簧,当计算得到弹簧受拉时,去除该弹簧约束),土体弹簧刚度取15000kN/m3(参考地勘条件选用)。在结构底板增加双向水平弱弹簧约束(土体弹簧刚度取1000kN/m3)。

(3)单元划分:考虑分析精度,一般板单元网格划分尺寸为0.2m×0.3m。腋角处按0.1m×0.3m划分。

(4)主体结构采用C35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为3.15×104MPa,泊松比为0.2,密度为2500kg/m3

(5)多结构尺寸参数模型。分两种情况:①不设置腋角,调整侧墙厚度;②设置腋角,调整侧墙厚度。具体结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板厚设计参数

通过Midas civil软件对两种情况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 荷载类型及组合

(2)结构承受活载:人、车活载、地下水荷载等。

(3)地下通道附近土体淤泥质粉质黏土,其内摩擦角φ=20°,土容重γ=18kN/m3。侧向土压力力系数采用主动土压力0.49。

(4)荷载组合。取以下两种工况荷载组合,按其包络所得最不利工况进行配筋计算:①自重+顶板覆土+顶板超载+侧墙恒载土压力;②自重+顶板覆土+顶板超载+侧墙恒载土压力+侧墙活载土压力+侧墙水压力+底板浮力。

3 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地下通道内力分析节点布置图如图2所示,以图中节点内力为研究对象,文章仅对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标准值进行分析。

图2 地下通道内力分析节点布置图

(1)不设置腋角时:Ma为顶板跨边弯矩;Mb为顶板跨中弯矩;MA为底板跨边弯矩;MB为底板跨中弯矩;Mc为侧墙跨边弯矩;Md为侧墙跨中弯矩。

(2)设置腋角时:Ma1为顶板跨边弯矩;Mb1为顶板跨中弯矩;MA1为底板跨边弯矩;MB1为底板跨中弯矩;Mc1为侧墙跨边弯矩;Md1为侧墙跨中弯矩。

3.1 不设置腋角调整侧墙厚度参数对结构内力影响

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当顶板厚度为1.2m,底板厚度为1.2m,侧墙厚度从1.1m按0.1m增长至1.5m时,顶、底板、侧墙弯矩变化规律如下:

(1)顶板跨中弯矩Mb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下降幅度由6.1%下降到3.8%;顶板跨边弯矩Ma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9.4%下降到1.7%。

传统课堂,讲台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舞台,课上、课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有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沟通交流,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在线开放课程为师生间、生生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利用平台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均可第一时间参与进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另外,学生间也可以在课程平台自发地讨论学习内容,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2)底板板跨中弯矩MB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下降幅度由4.7%下降到2.7%;底板跨边弯矩MA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5.5%下降到4.2%。

(3)侧墙板跨中弯矩Md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上升幅度由9.1%下降到4.8%;侧墙跨边弯矩Mc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10.7%下降到4.4%。

3.2 设置腋角下调整侧墙厚度参数对结构内力影响

顶板厚度为1.2m,底板厚度为1.2m,顶板腋角为0.3m高×0.9m宽,底板腋角为0.5m高×0.5m宽。侧墙厚度仍从1.1m按0.1m增长至1.5m时,顶、底板、侧墙弯矩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

图3 设置腋角侧墙厚度递增下的结构弯矩变化(图中弯矩采用绝对值)

(1)顶板跨中弯矩Mb1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下降幅度由6.4%下降到4.2%;顶板跨边弯矩Ma1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5.3%下降到1.1%。

(2)底板板跨中弯矩MB1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下降幅度由4.9%下降到2.6%;底板跨边弯矩MA1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6.0%下降到1.8%。

(3)侧墙板跨中弯矩Md1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中弯矩上升幅度由8.4%下降到4.1%;侧墙跨边弯矩Mc1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步降低。跨边弯矩上升幅度由7.9%下降到4.2%。

3.3 同一板厚参数下设置腋角对结构内力影响

通过对比同一侧墙厚度下的内力情况,顶、底板设置腋角时,顶、底板跨中弯矩相对降低,顶、底板跨边弯矩相对增加。

3.4 设计参数优化确定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结构跨度、荷载等不变的情况下:

(1)顶底板与侧墙相交处增加腋角设置,有利于提高侧墙对底板与顶板的约束刚度,从而使得顶板、底板跨中弯矩降低,但顶、底板跨边弯矩增大,侧墙弯矩也增大。

(2)增加侧墙厚度可降低顶、底板跨中弯矩,但顶、底板跨边弯矩增加,侧墙弯矩也增大[2]。

(3)随着侧墙厚度增加,对顶、底板跨中弯矩降低的作用不断弱化,当侧墙增加到1.2m和1.3m厚时,顶、底板跨中弯矩与跨边弯矩数据较接近,此时结构各部分承担的内力较为均衡。因此该工程单箱结构侧墙厚取1.3m、顶底板厚取1.2m,设置顶板腋角为0.3m×0.9m,底板腋角为0.5m×0.5m时相对合理,结构主体造价相对经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依托江苏某市政道路下地库连接通道工程,通过建立三维空间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大跨度单箱地道结构在结构跨度、荷载等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侧墙厚度、设置腋角均可以有效降低顶、底板跨中弯矩,但侧墙厚度增加与设置腋角并不能无限降低顶、底板跨中弯矩,且随着侧墙厚度增大,也会造成顶、底板边跨弯矩增加;当侧墙厚度达到某一限值时,整个单箱结构刚度分配会相对均衡,此时顶板、底板、侧墙各自跨中与跨边的弯矩大小相对接近,从而使得结构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因此,建议在大跨度单箱结构设计时,合理调整侧墙设计厚度,辅以设置腋角(增加边跨处截面尺寸),以达到箱体结构内力合理分布的平衡点,不仅可降低工程造价,也能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侧墙内力弯矩
温度荷载下剑麻纤维-ECC地下侧墙抗裂性能
预应力钢棒在桥台侧墙加固中的应用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适用于工业化建造的组合梁负弯矩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基于叠加法作结构弯矩图的新思考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地铁站侧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
城轨不锈钢车辆鼓型侧墙弧焊工艺研究
用弯矩分量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