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景园林设计在城市内河水系项目中的应用

2020-06-21 15:16李佳鹏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

李佳鹏

摘 要 2006年,龙海市启动西溪一条龙整治工程,对河岸两侧骨干渠道进行清淤整治。有效改善了沿渠农村区域水生态和水环境。整治工程及后期实施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程,使贯穿市区的内河变靓了,河畅水愈清,岸绿景也美,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幽雅、舒适的滨水生活环境。

关键词 风景园林;内河水系;景观;滨水空间;龙海市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2.028

1 城市内河水系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内河本身就是一种壮观的城市景观,自有别具一格的风貌,其价值在于自然属性、生态功能以及城市本身赋予的人文属性。因此内河水系风景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生态自然要求,从多方面入手,达到美化环境和保持生态的设计效果。此外,还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以及休闲娱乐需求。同时充分结合城市赋予的城市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河流生态、园林景观绿化以及人文环境的高度和谐[1]。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局部多样性与整体有机统一原则;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人文景观特色的可识别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城市内河水系的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融入当地的人文特色及历史底蕴,展现城市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龙海市西溪一条龙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工程”)就是一次典型的范例。旨在利用生态绿化植被的手段进一步提升改善水质,以周边综合环境资源为基础,以海绵城市为设计理念,激活“龙海西溪一条龙”滨水空间,打造“龙海水乡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展现文化底蕴、彰显闽南文化,使“西溪一条龙”成为龙海市的特色名片。

2 设计要点

2.1 打造内河水系整体园林绿化长廊

水系与绿化的既视感是带给人们美好视觉效果的前提。在城市内河水系风景园林设计中绿化应该具有层次感和延伸感。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建设自然生态护岸,利用植物缓冲带、生态绿地层层递进。利用滨水植被的净化效果,进一步提升改善入河的水质,打造蓝绿相间的生态水系。

2.1.1 滨水生态驳岸设计

滨水驳岸是内河水系设计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硬质驳岸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内河水系的生态需求和人文需求,与园林绿化有机结合的自然生态护岸恰恰才能回应人们的要求。自然生态驳岸不仅可以避免河流水土的流失,还可以保证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流动和交换。其主要是通过园林绿化来实现,可以修复生态并形成植被绿化的统一,另外还可以与内河水系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的高度和谐。典型的生态驳岸设计如图1所示。

例如,在试点工程对现有硬质驳岸进行综合改造,拆除违章搭盖,尽可能在减少破坏的情况下打造自然生态护岸。沿着宽阔的河岸斜坡培植植物,进行景观园林设计,斜坡临水适宜种植耐水性强的植物,在达到景观园林设计的同时,留有足够的空间,还能加固河堤,以绿树红花代替块石水泥。

2.1.2 滨水风景园林设计

在滨水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尽量通过地面植物缓冲带、植草沟和微地形等营造的设计,达到延长径流时间、减缓流速并使之向下渗透补充城市地下水和水源的目的。通过物理沉淀过滤和生物净化等技术削减地表径流污染,减少径流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2]。

如图2所示,在试点工程中,沿河两岸15 m的范围内设置植被缓冲带,堤顶保持1~2 m的临河绿化带,在村头公园等条件充足的节点位置营造下沉绿地、植草沟,扩大绿化植被面积。结合沿岸地形地貌,设计有较好耐旱、耐水能力的土生植被,临水种植各种滨水、水生植被,在打造绿意盎然的滨水绿廊的同时,利用滨水草带和植被过滤地面径流,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促进水流下渗;利用滨水水生植物吸附有害金属元素等污染物,最终有效提升绿化品质,改善河道水质。

2.1.3 综合利用绿化色彩

应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绿化色彩的综合应用,有效调动游人与民众情绪。考虑到人们的色彩心理因素,不同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沉静、活泼、忧郁、华丽、朴素以及冷暖、软硬、轻重的感受[3]。

结合内河水系舒畅平静的特点,滨水绿化不宜种植大片的红、黄色植物,应以常绿作为主要设计基调,利用植物叶子与叶子的鲜明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审美的效果。如用黄色的金叶女贞与绿色的海桐配植成块的图案,能使绿色更亮,黄色更艳。高纯度色彩植物色块中间,宜种植一些协调的不同色彩的植物来起调和作用。

2.2 打造内河水系的整体景观文化长廊

如图3所示,以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打造各级特色节点,结合建筑、历史、文化和风俗等元素综合展现城市内河水系的独特魅力。这将为滨水绿廊注入特色文化内涵,使特色文化走廊有如镶嵌在河道与道路中的绿色绸缎,远期连接至城市的规划,以产带路,提升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走廊。

主要采用的设计手法是将历史文化遗存以建筑元素、符号代表、装饰修复等形式与城市内河各个滨岸节点的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如在试点工程的设计中,对沿河改造的建筑融入闽南文化元素,进一步彰显独特的闽南水乡魅力和风情。又如保护利用文化遗存,加强对沿溪古厝、古桥、古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整治,使建筑修旧如新。沿溪部分老建筑通过外立面景观改造,使建筑景观风貌与闽南水乡的要求更加契合。再如结合当地民众活动特点与风俗特色,结合滨水节点营造景观活动空间。龙海市当地有浓郁的龙舟传统文化,活动氛围浓烈,试点工程因地制宜,与多处滨水节点打造滨水看台、活动公园、龙船坞和赛龙亭等,将滨水活动、园林景观与特色民俗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龙海市内河水系的城市魅力。

2.3 打造内河水系的整体休闲活动长廊

完整通畅的城市内河水系滨水空间,为休闲活动的发生和展开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可能性,能激发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活动的发生。因此打通整体滨水空间,形成通畅循环的通行活动系统是激发整体公共活动的重要前提。

试点工程的设计中借鉴了国内外慢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理念,采用彩色生态型透水混凝土为主的3 m宽自行车慢行道+彩色透水砖为主的2 m宽人行慢行道组合成的综合慢行道,5 km的慢行道上设计多处自行车停靠点及换乘驿站,打造滨水绿道慢行系统。整个慢行系统打通了整个西溪的滨水空间,结合沿岸各个特色节点,带动商业、休闲、运动等多种活动,激发了整个内河水系的活力。

3 结语

城市内河的风景园林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会涉及到工程要求及功能需求的限制,但同时还要综合特定的内河特征、自然条件以及城市的人文和經济发展特征等。因此在园林绿化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河景观设计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及园林植被培植方案等。在实现河道整治的基本前提下,美化环境,创造生态和谐的生存休憩空间,使城市具有更加鲜明的艺术生活特征,实现人、社会、自然的高度和谐。

参考文献:

[1] 林博宇.城市滨水处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J]. 农业科技情报,2018,50(3):94-96.

[2] 周亚莉.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1):56-58.

[3] 谭巧矛.南宁市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措施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4):23-24,6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大会暨风景园林学科创立七十年纪念会华南区域会场成功举办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论风景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