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系列综合创作《包罗万象》

2020-06-21 12:58王亚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摘 要】毕业作品《包罗万象》通过现代产品与传统漆艺的结合来体现漆作品的当代性。纵观千年的漆艺变革史,中国是发现并使用漆最早的国家,然而在当代工业的冲击下,这种传统工艺却陷入尴尬境界。但随着人类精神需要的不断提高,漆艺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普遍。我们要让漆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漆艺生活化,而收纳类产品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必须品,尤其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产品。因此,笔者结合所学专业,运用螺钿,掐丝等技法,以及漆艺工艺,让漆艺与产品设计的融合,进入大众的视野,让漆艺被更多人所了解。

【关键词】漆立体;现代产品;当代性

第一章 课题研究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国艺术的广大范围里,漆器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方面伟大的成就。后传至日本、韩国等国家,但如今一度辉煌的工艺不论与其他中国传统工艺相比,还是与其他周边国家的漆艺相比,都显得些许落寞。

当代漆器仍然深受传统漆艺的影响,材料乏味单一,功能与造型保守。所以怎样让漆器融入大众生活,让漆器与当代产品设计衔接,让漆器与当代的审美相融合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接触漆器创作以来,让漆器的功能多元化一直也是笔者所极力追求的。同时使作品更加趋于生活化,使之审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以现代设计构思与思想观念探索着漆器新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让漆器这个具有东方意蕴的传统工艺进入世界现代视野的最好方式之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漆器虽是具体的器物艺术,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然而由于社会问题,漆器在近代与陶瓷、京剧等国粹相比却有失身份,与邻邦相比,日韩在器型、工艺与理论上更加优良,在漆画方向,泰国漆绘画也是更胜一筹。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提倡弘扬传统文化,漆艺在高校的设立以及国民继承意识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国之大器”如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漆器艺术作品逐渐脱离传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语言多样性的表现,在运用材料的功能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桎梏。

第二章 创作研究

2.1材料研究

漆艺不仅单纯依靠漆材料,更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产生独到的美感,现代漆艺更是受材料多样性的影响,具有以极大的包容性与创造性,给予创作者以灵感,拓宽创作的可能性,与也正因如此,满足了中华民族审美中的传神与意境美。造就了漆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性。为了更好的展现效果,丰富整体的瑰丽性,在创作方法中运用螺钿、掐丝、吉丁虫翅镶嵌等工艺。

2.2功能研究

2.2.1实用功能

漆艺之所以衰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实用功能的衰落,因为近代以来漆艺趋于美术的方向,创作者也更加追求个人精神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对生活漆器的发展有一定的桎梏。但随着国内现代消费水平的提高,漆艺作为奢侈品也越来越能被接受,而现代产品漆器是我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可以将两者结合,让漆艺以更多形式与姿态被人们所了解。

2.2.2文化功能

漆艺在文化宝库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漆器作为文化遗产拥有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保护漆器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生命力。而在工业化冲击的影响下,一度是我们的骄傲的漆艺,如今甚至不被人所了解。我们要意识到漆器等传统手工艺是有别于冰冷的批量机械化生产,它蕴含着手工艺者的情感、风格、审美等,具有独一无二与不可复制性,拥有着传统意蕴,所以通过传统漆艺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漆器是漆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长生长新,伴随民族生活的重要举措。

2.2.3审美功能

本次作品是以现代产品与传统漆器相结合为主题的漆器设计,作为实用漆器,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既要唤醒人们潜在的民族意识,又要外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将传统融入时代的设计是关键,所以笔者的本次外观设计中加入现代审美思潮,适应现代的审美需求。

第三章 结论

本次设计《包罗万象》是以现代产品漆器为主题。运用漆艺与产品设计的结合,及现代设计思想,达到漆器的实用性以推广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包罗万象》将传统漆艺与现代产品漆器的结合,做到了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设计中融入自身爱好与现代设计潮流,展现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一款产品,将漆器不仅仅局限在人们所常见的传统生活漆器中,造型新颖,纹饰与图案设计也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意识,很好的传承文明,开发未来。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张皓.空故纳万物— 论摩尔雕塑中的空洞[J].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

[3]王世襄.髹饰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吴翔.设计形态学[M].重庆:重庆人民大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王亚萍(1996.11.18),女,汉族,山东省枣庄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