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与农业健康发展关系研究

2020-06-23 06:50王振财
名城绘 2020年12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文明

王振财

摘要:在农业快速发展中应用可持续发展观念,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农业水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植物保护的观念也融入其中,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协调和平衡植物保护和农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植物保护与农业健康发展关系。

关键词:植物保护 生态文明 农业健康发展

1相关研究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植物保护与农业健康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国内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传播。从 1996年叶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曳开始,国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5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目标,同年 12月国务:作出叶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曳,开始将环境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

2010年国务:做出的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曳已经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同年发出叶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曳更是将减少资源消耗直接与产能的转型紧密联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2016年 7月叶“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曳的印发和中央环保督查的全面展开更体现了我国愈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反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强调,“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指导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引领国际绿色发展潮流[1]。

综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识到植物保护和农业健康发展关系联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为植物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较大惯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依旧普遍存在,植物保护之路才刚刚开始,推动农业健康发展还需要作出顶层设计。

2植物保护与农业健康发展的关系

2.1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化

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植物保护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病虫害侵蚀农作物,降低了農作物的产量,但农药的滥用,使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不佳,还污染土壤,对农作物周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忽略周围环境的保护,农作物生产的环境也会受影响,如造成水土流失,减少了土壤的肥力。注重植物保护,就不会发生上述问题,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健康发展[2]。

2.2实现了农业健康发展,促进植物保护

在实现农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与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进而保障植物安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农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植物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共同促进农业发展。因而,要处理好农业健康发展与植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3将植物保护与农业健康发展有效应用于实际的措施

3.1营造植物保护的法制环境

植物保护是一个多方协同会战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农村环境监管主体存在“责任不清晰,权限不明确”现象,监管主体不能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责,缺乏责任担当意识。这就需要将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主体系统化,形成强有力的基层环境治理体系,通过立法明确各主体地位、职责权限、责任等,并以“政府+群众”模式,在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的引导下调动村民参与共治,形成植物环境保护的合力。

3.2维护生态平衡

时代的发展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支持农业企业竞争,吸收利于农业发展的新型技术,为农业发展注入动力。同时,倡导生态农业及绿色农业,禁用及少用化肥、农药。引导种植者发展农业,循环利用农业产业废弃物,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加大力度保护自然环境,完善保护管理机制,为人类生存保护大自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3改善耕作方式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后,农业生产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知识越发普及,大多数农民对种植方式有全新的认识,耕作水平大幅度提升。转变耕作方式首先需要以轮作代替单一化种植,一片土地常年使用同一种种植方式,种植同一类植物,则害虫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暴增,抗逆性增强,治理难度大。轮作不但可以保持土壤肥力,而且可以降低单一虫害,将简单的食物链转为复杂的食物网,构成平衡。其次,在完成种植工作之前,农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松土和晾晒的任务,打好种植基础。最后是保证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在保证需求前提下减少肥料的使用,并避免使用农药试剂,让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具有更好的抗虫害功能[4]。

3.4完善植物保护基础设施

在开展植物保护工作的时候还应该重视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植物保护站、生物预警控制站以及飞蝗应急控制站等。以上基础保护设施能够实现对环境以及病虫害的有效管理,形成完整的病虫害预防体系。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区还应该立足于自己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特征配置病虫害检测设备,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最后,各地管理部门还应该完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实现对农作物的信息化管理。

3.5完善病虫害防御体系

在自然灾害背景下,结合植物病虫害的具体状况,做好预防工作非常关键,通过预防可以很好地控制病虫害发生概率。目前,通过采取有效的检测技术来控制病虫害,可以很好地抑制病虫害入侵。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新型生产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为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需精准把握农田生态系统的精确性,通过因地制宜的措施,构建完善的农业病虫害防御体系。利用各种方法及手段,合理把控农田生态系统,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水平,来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进而确保预测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贯穿作物生长的全部过程,不但可以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能够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强土壤肥力、减少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在获悉病虫信息的基础上实时调整措施,最终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抓住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杨桂鹏,赵铁军,温海银.浅析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J].现代农村科技,2020(05):27.

[2]郭锦全.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探析[J].山西农经, 2019(24):99-100. (21)[3]宋伟宁.论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家参谋,2019

(作者单位 :辽宁省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李千户分中心)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生态文明
《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实验》评述
《生态植物保护学:原理与实践》评述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试论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