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22块兴隆台油层二次开发研究

2020-06-27 14:06陈俊丽
石油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二次开发

陈俊丽

摘要:储层物性差出砂严重是制约锦22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对该块兴隆台油层采用精细地质再认识、深化油藏机理研究、积极开展动态分析及潜力评价等二次开发研究技术。从沉积相到生产动态等多角度将出砂情况细化分析到小层单砂体,来进行精心设计、优化部署井网来实现区块的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我们部署新井,丙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物性;二次开发;单砂体;井网

锦22块位于构造位置处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是锦16块向西南延伸部分。断块被两条近东西向断层所夹持,北高南低。含油面积0.67km2,地质储量206×104t,有效厚度21.9m,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埋深-1350~-1460m。自投产以来先后经历了基础井网投产阶段、点状注水阶段、加密调整面积注水阶段和低速开发等四个阶段。

1.区块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平面注采系统不完善,局部存在有注无采现象

目前,锦22块由于油井出砂、套变等原因油井开井少,注采系统极不完善,并且,在局部区域存在有注无采的现象,如锦22、12-2109、12-210井,3口水井周边油井因各种原因都已关井。因此,注采系统不平衡,造成注水浪费。

2.目前已处在双高含水期,采出程度、综合含水均较高,剩余可采储量小

该断块目前采出程度为26.2%,综合含水为92.4%,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通过对高含水后期水驱采收率预测该油田最终水驱采收率为33.4%,剩余可采储量为15.5×104t,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78.5%,可见有7.2%剩余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未被采出,剩余可采储量潜力小。

3.目前区块产油量、产液量低、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低

由于目前锦22块油井开井率过低,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为0.3%。采油速度非常低,十年内难以达到标定采收率33.4%。

4.剩余油分布状况复杂,找到剩余油难度很大

进入此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滞留区多呈零星状况分布,平面上呈犬牙交错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从单小层入手,才能找到剩余油富集区。

2.二次开发研究

2.1重构地下认识体系

(1)精细地质研究

通过4条横剖面和5条纵剖面来重新落实区块构造。我们发现构造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主要断裂和构造形态与原认识基本一致,只是个别断层有细微变化。

(2)剩余油研究

结合监测资料认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力层剩余油分布状况。平面上整体水淹严重,剩余油集中在构造较高的部位和部分无注水井或受岩性、断层综合作用的区域。数模研究表明剩余油在断层角、构造高部位较富集。纵向上同一砂岩组内,下部小层水淹程度高于上部小层。并且不同砂岩组之间,下部砂岩组水淹程度明显也高于上部砂岩组。C/O测试资料表明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单层内顶部。

2.2重识出砂状况

由于该块出砂严重,从动态上对25口井的冲砂检泵情况重新进行了研究,并细化到油层组,分析了检泵周期、出砂速度与含水的关系以及出砂与沉积相带的关系。

(1)检泵周期

全块平均检泵周期为204天,其中兴Ⅰ组的检泵周期145.6天,兴Ⅱ组的检泵周期286.28天,合采井检泵周期为244.5天。兴Ⅰ组的检泵周期最短,检泵最为频繁,由此分析兴Ⅰ组出砂最为严重。

(2)出砂速度与岩性的关系

粉砂岩平均出砂速度0.5m/d,细砂岩平均出砂速度1.32m/d,中砂岩平均出砂速度0.67m/d,砂砾岩平均出砂速度0.52m/d。细砂岩出砂速度最快。

(3)出砂速度与含水的关系

不同油组特点不一。总的来说,含水50%以后出砂严重,但高含水后出砂速度下降。其中兴Ⅰ组投产即高含水,含水在80%以上后出砂严重;兴Ⅱ组含水在70%以后出砂严重;合采井含水在60-70%之间出砂最严重。

(4)出砂速度与沉积相带的关系。

兴Ⅰ组不管处于何种微相,出砂都比较严重。处于分流间出砂最严重,出砂速度1.96m/d,河道平均1.1m/d。兴Ⅰ组整体出砂严重。

兴Ⅱ组主河道边缘出砂速度在0.51-1.49m/d之间,平均1.0m/d,主河道0.03-0.17m/d之间,平均为0.1m/d。兴Ⅱ组相对兴Ⅰ组整体出砂不严重。

(5)出泥浆情况

有5口井存在较为严重的出泥浆现象,其中有2口井单采兴Ⅰ组出泥浆。分析认为是兴Ⅰ组的细砂岩出砂所致。

2.3重建“四性关系”

由于该块出砂严重,静态上对所有井的油层重新定义,即根据电测解释重新校正四性关系。共统计16口井的267个小层,其中包括典型水层17层、干层13层及差油层52层。

一是综合分析水层、干层及差油层的电性特征,将油层的临界值定义为电阻率值大于8Ω·m,时差大于315,其余层则视为无效层。

二是依据油层含油性总体分布情况及较细岩性易出泥浆的特性,将含油级别油斑以下、岩性为细砂岩以下的层,视为无效层。

四性关系重新校正后,扣除无效层共99.2m/58层,重新计算有效厚度系数为73.66%(与原来的73.52%相差不大),重新绘制油层等厚图,面积加权法算得兴Ⅱ组油层平均厚度为20.6m(23.2m)。最终确定兴Ⅱ储量为143.5万吨,减少63万吨。

全块总累产油57.2万吨,其中兴Ⅱ累产油43.8万吨。最终确定兴Ⅱ采出程度30.5%,与原来27.3%相比增加3.2%。所以结合“二三采油”,锦22块仍有较大的布井潜力。

2.4重建井网技术

摒弃原注采井网,考虑三次采油,二三结合,重建井网以实现区块二次开发。

部署原则:

(1)考虑三次采油,注聚井设计为新井,为了避开原注水驱替通道,设计注聚井尽量远离原注水井;

(2)注采井距设计为150m(与分采区二元驱相同),采用五点法井网;

(3)采油井设计以注聚井为中心进行部署,摒弃原注采井网同时考虑尽可能利用原采油井;

(4)原注水井设计为观察井,邊部注水井保留;

(5)三次采油的目的层选择兴Ⅱ1、Ⅱ2砂岩组,有效厚度12.0m。

3.部署井网及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按照五点法、170米井距部署了5个采油井组,其中新井14口(油井9口、水井5口),利用老井5口。实现了断块二次开发的前期基础井网建设,下步将在现有挖潜基础上转化学驱,预计采出程度提高15%以上。

至目前已提前实施7口新井,自2014年1月投产以来,日产油从4.08t/d上升到目前的35.47t/d;日产液从43.18t/d上升到197.4t/d;含水从94.9%下降到84.8%。

4.结论

(1)精细地质再认识是老油田开展二次开发研究的技术基础,深化油藏机理研究、积极开展动态分析及潜力评价是二次开发的前提,精心设计、优化部署是实现二次开发的重要保障。

(2)储层物性差出砂严重是制约该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从沉积相到生产动态等多角度将出砂情况细化分析到小层单砂体是此次研究部署的关键所在。

(3)针对该块的生产实际,建议对新井实施压裂防砂措施,进一步提高各单井的生产效果。

猜你喜欢
二次开发
初中生物教材插图的分类及二次开发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教材 拓展学生思维
浅谈AM系统铁舾建模的实用二次开发
高中物理教材导入的“二次开发”
单机游戏的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