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

2020-06-28 09:37侯薇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然生产力实践

侯薇

摘 要: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经历了从萌芽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直至成熟时期的演变,通过去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容,其思想散发的智慧的光芒,至今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自然;实践;生产力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

深入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其生态思想的萌芽、演变和成熟的过程。而这些过程都是在经过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并最终形成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最先对生态问题地论述可以从他高中时代说起,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对自然、人和动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适应自然的方式不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这正是因为神赋予了人类灵活的思维,使人类不会只是满足于现状,而是会积极主动去开辟新天地来满足人类的发展。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同时也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他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因为在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是由上帝所赐予的,只是为了完成上帝所赋予的使命。这充分說明,当时的马克思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唯物主义者,他对世界的认知并不成熟,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一步论述首先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意识外化的表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再次肯定了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前提条件,这篇文章也被看成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在博士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在《莱茵报》的工作,也正是在这份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他开始发觉面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黑格尔等伟大的哲学家他们的理论并不能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这就使得一直崇拜并仰慕黑格尔思想的马克思感到困惑,他着手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他指出了黑格尔所论述的自然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是以唯心主义为依据。他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成立的,也正是在对前辈思想的剖析中,马克思的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人类不能一味向自然界索取,而是应该在建立在相会联系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此时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已趋于科学,他的思想开始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中,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表明其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尽管费尔巴哈肯定了自然观中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他是直观地消极被动地看待自然,认为自然从始至终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他并未意识到人们所认识的自然也是人们所改造的自然,此外,他在历史观上又倾向于唯心主义,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着很大缺陷,马克思也表明之所以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存在这样的缺陷,就是因为他不明白什么是实践,也正是如此,使得他对自然的观念只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未从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因此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他是从实践的角度来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形态》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深刻阐述了新唯物主义,提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使自然与历史达成物质的统一。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对人的存在是具有先在性的,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满足基本需求,而这些并不能只靠人类自身独立完成,要依靠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对象才能符合其发展。必须表明的是马克思的自然不同于之前的前辈,前人的自然是没有人类涉足的,但马克思的自然指的是“人化自然”,是已经与人类社会产生一定的联系,因此马克思除了对天然自然充满热爱,他更加肯定“人化的自然”。对于自然被人化并非指自然界发生了何种改变,相反在实践活动中自然变成了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条件。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自然被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社会逐渐进步的过程。

社会在向前发展,我们也将提出新的需求,所以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是不会止步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人类不会受到任何约束,人类的各种行为终归要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使得人类应该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类同自然界共存亡、同命运。人的生存和发展尚且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一切创造也以自然界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类需要自然界,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二)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的枢纽

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有人注意到实践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他们并未弄懂实践的本质,而马克思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他表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活动就是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由于我们所追求的物质,在自然界并非直接就有,它要求我们通过其本身去创造自然界中并非直接就拥有的物质,这既体现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揭示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存在相应的阻力,仍然需要我们去克服,可以得出马克思在阐释人与自然关系时,着重突出了实践在改造自然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把人与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

自然界和社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二者必须相互依存。自然界是人类的自然界,离开了人类生存,离开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自然界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人类永远不能割裂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能将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按照自身的目的进行物质生产实践,从而改造着自然界,同时也使自然界不断适应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内在依据,即在“自然—人—社会”的系统中,只有采用系统辩证的方法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时代意义

(一)为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在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为了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通过转变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我们要相信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只不过美好的社会需要我们为之而不断努力,共产主义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途径,通过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去解决当下的生态问题。我们绝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暂利益,而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思想是行动的的先导,全世界人民应当携手共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自觉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去,在面对短暂利益与长远利益面前,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

(二)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观坚持将人、自然和社会视为生态整体系统,且现实生活便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维度空间。人民群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奋斗的目标,而美好生活必然是表现为人与自身协调平衡、人与自然互惠共存、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日益污染的问题,我国各个阶段的领导人都在不停做出努力,为应对生态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则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表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发展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我党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致力于解答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对的难题。虽然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到“绿色”一词,但是他的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与当下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本质是一样的。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则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着眼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坚决抵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带来的GDP 的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新时代下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在政治方面,习近平指出也要“净化空气”,坚持依法治国,形成一个健康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文化方面,要加强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意识深入人心,因此在促进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要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为了广大人民享有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则必须要尊重自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保护,更是对人权的保障,以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三)为帮助人们转变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启示我们要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传统社会方式由于追求物质的价值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而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发掘,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势必会不断打扰自然界,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有理性地追求,在社会发展中,都是会有正常的物质需要的。如果人们连最简单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又怎么可能脱离物质去谈其他的追求,因此人类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在物质需求方面得到合理满足后,要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杜绝奢侈浪费,更不可以无节制地向自然界进行压榨。我们要提倡绿色有益的生活方式,崇尚俭朴的生活,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消费方式,做一个理性地消费者。人们应该努力走进低碳生活,主动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是环境污染越发严重,恶劣的天气已经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而这种现象又主要来自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因此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民众我们也要端正态度,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的责任,走进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并不是一时的热情,而将会成为人类生活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秀兰.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新疆社会科学,2011,03:19-22.

[2]刘仁胜.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J].教学与研究.2006.

[3]余谋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J].山东大学学报.2005.

[4]乔清举.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 [J].扬州大学学报,2016-5-1

[5]郭秀清.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新策略、新方式 [J].大连干部学刊2015-5-15

[6]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蔡华杰.当代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8]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猜你喜欢
自然生产力实践
来不及生产力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