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蹈美感出发浅析傣族舞蹈《水色》

2020-06-28 00:57陈娅婷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水色

摘要:《水色》是傣族舞蹈的经典之作之一,是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学生表演,是朱律老师以自身的表演经验创作的舞蹈作品,这部作品的出现为之后的舞蹈从业者树立了很好的民族舞蹈风格范例,本文将从舞蹈美感的角度入手,分析其中的舞蹈美感追求。

关键词:舞蹈美感;水色;傣族舞蹈

舞蹈美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過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满足后,所引起的愉悦和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15个窈窕秀美的傣族姑娘,若仙若灵,似水的精灵一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如仙女,似蝴蝶,犹碧玉。她们似花般朵朵在舞台上绽放,柔软的绿纱袖从手腕轻轻滑落,露出嫩笋般的手臂,一张张笑容荡漾的面孔,随着轻快的步伐不停地转着,那飘逸的裙角、如阵阵绿风、绿烟、绿雾,如江南的水一样,慢慢地流着流着,永不停息。编导用传承、创新、发展的角度大大地表现了傣族舞蹈的美感韵律,丰富了傣族舞蹈的表演风格。

一、舞蹈主题动作的“纯粹”的审美追求

在《水色》中,编创的主题动作较为单一、质朴,体现了艺术纯粹的美感理念。宗白华先生对于美的追求也有着同样的理念,他提出了“纯粹的美”这一理念,认为“美的追求,事实上仍为主观之情感的状态,无丝毫不愉快或是烦闷可言,又无实际生活之压迫及现象之矛盾,此纯粹定义也。”[1]在《水色》中,傣族姑娘们在水边行走,我感觉她们的身体就像水似的,手臂小幅度摆动,肩、肘、腕、指尖形成的波浪感,像水一样流动。虽然看着速度慢,但是节奏快,两拍来回,动作不好做,还要配合重拍,还要协调。协调好就顺,才会柔软。每个动作元素都会重复两到三次,让每一个动作元素都得了重复的积累、积淀,将每一个动作都发挥到了极致。在节奏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非常强调动作的标准度和节奏的平均度。

近几年,随着舞蹈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一些观众往往以能翻多少个跟头、能转多少圈为评判舞蹈优劣的衡量标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欣赏角度。舞蹈并不是杂技,不是单纯体现技艺的艺术,而更多的是展现民族情感、民族特质的艺术。柔软的关键点,我感觉是在手指尖的被动与放松。手臂前后来回而手指尖都是被动的,手臂向前指尖微微弯曲向后,手臂向后,指尖顺着向后,指尖放松而且有曲度地划过水面。感觉手臂“软化”了。 这也说明了动作之中并无太多炫技成分,更多的是将肢体动作加以沉淀,也是编导所致力的美感追求之一。

二、动作连接细腻化的美感追求

美感,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美在人的主观世界所引起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美感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综合过程。在傣族舞蹈《水色》中,舞步的停顿质感和舞句的流畅处理几乎都是在精雕细琢下完成的。手指尖是动作“点”的升华,后退形成直线是“线”的延展,整体动作的贯穿是“面”的阐述。通过这样细致深入的处理,动作更加全面和饱满,同时观众也能感受到民族气息的厚重之感。屈掌,是傣族舞蹈很重要的手型,在基本练习的时候,先完成胯前双手屈掌,然后做不同手型形成不同手位、舞姿。屈掌是动作“变形”的起点,也是动作的过度和连接,这个不经意的过程,是非常锻炼手指、手腕的灵活度。

运用美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美的生活内容,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传递给观众,以使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舞。例如,从身材比例来看,演员身材较为高挑,纤细的手臂适合于展现具有延长性、舒展性的动作,能够将修长大气的动作全面地展现出来,并赋予其稳定、端庄、自然的舞蹈风格。演员们在驾驭这种舞蹈风格时如鱼得水,体现了编导将动作连接细腻化的处理方式。

三、对“柔软”的美感追求

柔情似水的舞蹈非傣族舞蹈莫属了,傣族姑娘真真是“水做的”没错了,傣族舞蹈《水色》显示出了女孩儿们心态温温的,神情糯糯的,身姿柔柔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软度的认识都是身体的极致追求,舞蹈界痴迷的能力练习,包括我们对于傣族舞蹈难度认知也是在极限的软度之上。《水色》波澜不惊的柔软身体,让我对于美感的认知更近了一步,需要训练、追求的“软度”应该是一种协调的柔软,连接动作的灵活,舞姿造型的反向抻拉。演员们在顺展翅的舞姿时,翻腕回肘,屈掌伸肘,再绕腕回肘立掌伸肘。动作只发生在小臂,可是感觉非常灵活柔软。这是屈掌和肘部的屈伸互相配合完成的,肘部不断地屈和伸把力量传导到手腕、大拇指的掌关节,一系列连锁反应训练小范围小关节的灵活和松弛。

民族民间舞是非常讲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傣族舞蹈的动作连接还有其特定的手型和手位,造型和造型之间的动作连接也不生硬,也是表现傣族舞蹈柔软性的一个重要的点。傣族舞蹈的舞姿以及三道弯造型上胸、腰、胯身体部位力量的反向抻拉,线条感特别美,显得特别柔软。特别是腰和胯的拉伸与延长,还有出胯和腰的拧转,形成了身体中段的柔软,也是需要重点练习的部分。

“软度”是傣族舞蹈必须的,不过我更倾向于理解为“柔软”,不一定腰下的多狠或者手臂能折多少角度。平平淡淡的柔软也能突出柔软,动作连接的灵活也能打磨柔软,身体部位互相配合的角度也能制造柔软!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是舞蹈美的灵魂,也是舞蹈美感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舞蹈艺术的享乐性是指的美的享乐,也就是具有舞蹈美感的享乐,和那种低级的、庸俗的以刺激人们感官为目的的,追求某种动物性的生理快感的享乐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美的享乐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庸俗的丑的可以使人腐化堕落。《水色》的舞蹈审美体现了编导对于艺术美感的追求特性。它的成就在于对舞蹈美学、哲学的深度思考,这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舞蹈从业者所应该重视的。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编导独特的艺术见解使自己的舞蹈风格细腻柔软,大气沉稳,在细腻中又有一股定力,扎实而富有内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全集.[宗白华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 徐尔充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娅婷(1997.04-),女,甘肃武威,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猜你喜欢
水色
天光云影
水色
秋塘(通韵)
水色犹白——浅析水彩艺术水色的视觉表达
青虾养殖池塘水色与水体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绿色温室黄鳝网箱养殖的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鉴别鱼塘水质好坏有妙招
水色纸飞机
我国将造三颗新型海洋卫星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