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UⅡ、CK-MB水平变化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2020-06-29 08:35关浩李海涛李伟佳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细胞心衰

关浩,李海涛,李伟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二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危重症, 病情重, 进展快,容易并发心衰,因此对患儿的病情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估对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1,2]。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损害过程有多种细胞因子、血管活性肽类物质的参与,并且其表达水平与心肌损害的程度具有相关性。嗜铬粒蛋白A(CgA)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其能够通过诱导血管加压素的分泌,提高血管的收缩和痉挛程度,进而加剧心肌细胞的缺血性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凋亡[3];尾加压素Ⅱ(UⅡ)的表达能够影响到血管的收缩程度, 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促进心脏血流灌注水平的下降[4];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能够反应心肌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程度,进而评估心血管病情的进展程度[5]。为了揭示CgA、UⅡ、CK-MB 的表达与小儿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关系,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评估提供有意义的血清学指标,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8 例(观察组),根据ROSS 评分分级,无心衰患儿23 例,轻度心衰患儿33 例,中度心衰25 例,重度心衰17 例。纳入标准:⑴诊断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标准;⑵年龄<12 岁;⑶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⑴先天性心脏病;⑵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1.2.1 CK-MB 检测 患者清晨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3~5ml,室温下放置5~10min,自然分层后抽取上层清亮液体待测。采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CK-MB 的检测,EasyBlot ECL 化学发光显色试剂盒购自赛默飞公司,检测过程由本院检验科完成。

1.2.2 CgA 和UⅡ检测 采集患者的肘部静脉血5ml,3000r/min 低温离心 15min,取上清液分 2 管,深低温保存,分批检测,CgA 和UⅡ(试剂盒购自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采用ELISA 法,多孔酶标板及试剂平衡至室温,标准品梯度稀释,多孔板自动洗板,手工甩板,标本室温解融,稀释至合适浓度,多孔板设样品孔,标准品孔及空白对照孔,依次加入100μl 待测样品、标准品及稀释液,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覆膜,37℃温育2h,弃去液体,甩干,洗涤液洗涤5 次,每孔加入现配制的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工作液100μl,37℃温育1h,弃去液体,甩干洗板,每孔加入酶标试剂 100μl,37℃温育30min 后洗板3 次,然后依次加入显色剂A、B 显色后加入终止液,酶标仪(Multiskan Sky 型,美国赛默飞公司)空白调零,450nm 处检测各孔OD 值,依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孔浓度。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 仪器为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仪器探头设置为3.5~5.0MHZ,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检测过程由本院特检科高级职称医师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 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gA、UⅡ、CK-MB 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清CgA 和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 UⅡ、LVEF 和 LVF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观察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CgA、UⅡ、CK-MB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重度心衰患儿血清CgA和CK-MB 明显高于无心衰、轻度心衰和中度心衰患儿(P<0.05),而 UⅡ、LVEF 和 LVFS 明显低于无心衰、轻度心衰和中度心衰患儿(P<0.05)。见表3。

2.3 相关性分析 将患儿血清CgA、UⅡ、CK-MB与 LVEF、LVFS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gA 与LVEF、LVFS 呈正相关 (r=0.410、0.378,P<0.05);CK-MB 与 LVEF、LVFS 呈正相关 (r=0.367、0.382,P<0.05);UⅡ与 LVEF、LVFS 呈负相关 (r=-0.402、-0.410,P<0.05)。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gA、UⅡ、CK-MB 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表3 观察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CgA、UⅡ、CK-MB 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危重症之一,相比于成年心肌炎患者,儿童心肌炎的病情进展速度更快,远期临床预后的恶化更为明显,同时儿童心肌炎患者合并恶性心血管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较高[7]。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调节机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与心肌炎发病过程中心脏结果及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其在适宜的范围内能够调节心脏节律、功能的变化,但在病理状态下血管活性肽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的失常是导致心功能损害及恶性心脏结局的原因之一[8,9]。CgA 是是嗜酸性髓质细胞及其他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糖蛋白,其包括了439 个氨基酸结构,能够拮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内皮素的分泌及缩血管作用,从而引起冠脉及外周血管的扩张,降低其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度,与心脏功能衰竭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参与心脏重构的过程;UⅡ是强烈的缩血管物质,通过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血流灌注稳定性,导致血管壁压力的增加,影响到心肌细胞组织的血流灌注量,提高了灌注阻力,进而影响到了心肌炎的病情进展[10];CKMB 是心肌细胞损伤相关因子,在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患者中,CK-MB 的表达可明显的上升。部分研究者探讨了CK-MB 的表达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关系,认为CK-MB 的表达上升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11],但缺乏对于CgA、UⅡ的表达与心肌炎的病情关系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在心肌炎患儿中,血清CgA、CK-MB 的表达浓度均明显的上升,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UII 的表达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提示了CgA、UⅡ、CK-MB 的差异性表达均能够参与到心肌炎的病情进展过程。CgA、UⅡ、CK-MB 对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综合性影响,在于CgA、UⅡ、CK-MB 的表达浓度的改变,能够通过下列方式或者途径进而影响到心肌炎病情[12,13]:⑴CgA 的表达上升能够通过提高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细胞的重塑性改变,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障碍,进而促进心肌炎患者的病情进展;⑵UII 的表达下降,能够引起心脏收缩功能及外周血管张力的降低,其可能间接导致心脏及外周循环功能的衰竭;⑶CK-MB 的表达上升主要由于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或者膜完整性的破坏有关。曹学雷等[14]研究者也认为,CK-MB 的表达浓度的上升与心肌细胞的溶解程度或者缺血坏死程度密切相关,在心肌细胞坏死较为彻底的患者中,CK-MB 的表达浓度可翻倍上升。在探讨 CgA、UⅡ、CK-MB 的表达与心肌炎患者病情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重度心衰组患者中,CgA、CK-MB 的表达明显上升,而U II 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了相关指标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主要由于患者的心衰程度越高,心肌细胞的损害越为明显,心脏的病理生理性相关进展程度越高, 从而导致CgA、UⅡ、CKMB 的差异性表达更为显著。但部分研究者并不认为CK-MB 的表达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相关,存在不同的临床结论主要考虑与CK-MB 指标检测的时间节点的不同有关[1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是评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指标,相关关系分析研究可见,CgA、CK-MB 的表达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正相关,而UII 的表达与心功能患者的病情成负相关, 进一步提示了CgA、UⅡ、CK-MB 的表达与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关系。

综上所述,在心肌炎患儿中,CgA、CK-MB 的表达浓度均明显上升,UII 的表达明显下降, 同时CgA、UⅡ、CK-MB 的表达与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或者心衰程度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心肌炎心肌细胞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人造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