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2020-06-29 19:22唐静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新冠肺炎德育

摘要:在物质条件丰富、信息发达的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小学生存在责任心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加强责任教育刻不容缓。本文结合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分析问题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拟定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策略,以期帮助小学生形成责任认知,发展责任情感,最终付诸责任行动。

关键词:责任教育;德育;新冠肺炎

一、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梁启超先生有云:“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自放弃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古人也者,对于一家有一家之责任,碎玉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言有世界之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里的“有担当”指的就是有责任担当,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心。

二、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一)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家庭责任意识,极少参与家务劳动把父母家人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对自身的责任感不强,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或挫折就接受不了,甚至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不能对他人负责,在同伴交往中以自己的喜好进行判断和行为,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公民责任意识薄弱

随手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任意损毁公共设施,拒绝履行小公民的义务。比如在“垃圾分类”活动中很多学生学习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也清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很难真正做到严格的垃圾分类。对我们国家的事务漠不关心,在升旗仪式时不能庄严肃穆,对国庆节、建党节等重大节日的意义认识不清,认为国庆节只是放假玩耍的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则表现为不关心疫情的发展情况,不严格遵守防疫措施,决绝佩戴口罩,、;坚持要父母外出,和同学聚会;认为每天的测体温、打卡等防疫工作很麻烦,完全没必要。

(三)学习责任感欠缺

居家学习不认真,或是玩手机、看电视总是找借口拖延。吵着说不学了,要回学校上课,作业拖拖拉拉等很久才完成,且完成的质量不高,错了不及时改正,不按要求参与线上学习或只参与部分自己认为重要或自己喜欢的课程。通过对成都某小学792名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活动中,你的学习态度是( )”发现:有 15.4%的学生不喜欢“停课不停学”这种线上学习方式,希望尽快开学;还有0.63%的学生则认为还没有开学,不想学习。

三、原因分析

(一)家庭中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部分家长重分数轻德育,将家中的大小事务都包揽了,只让孩子专心学习,不给孩子参与家事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便视家长的付出为理所当然,一味索取自己所需,孩子很难有对家庭负责的想法。同样对成都某小学792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坚持每天劳动的学生只有36.11%,经常帮助家长劳动的学生占24.62%,偶尔会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的有37.88%,还有1.39%的学生几乎不劳动。另一方面,家长的责任意识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国家启动了一级防疫计划,多数人听从指挥宅家工作、学习、生活,而部分缺乏责任心的人仍旧恣意妄为的聚集,加剧了疫情。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家庭很难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二)学校责任教育的偏差

重智育轻德育,在停课不停学活动期间班主任更关注上午的语数课堂学生的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下午的德育课程和其他各科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践,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26.39%选择“说服教育(讲解、谈话、报告、讨论等)”多数学生更喜欢“实际锻炼(操作活动如游戏、竞赛等)”。

(三)社会负面信息的干扰

在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部分消极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小学生责任心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武警官兵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社会热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武漢。而部分拿着高薪的明星却立刻离开我们的祖国,去享受异国风光;一些不良商家趁机哄抬物价想发国难财。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无疑对小学生的责任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四、基于疫情的教育措施

(一)家长改变观念,培养家庭责任感。

1. 不以爱为名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比如让孩子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并参考孩子的意见,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在疫情期间家长带领孩子整理家庭物资如食物、口罩、生活用品等,根据家庭成员对物资的使用情况估计现有物资能维持多久,预计下一次采购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并制定好采购清单。宅家期间指导孩子扫地、做饭等基本的家务,从摘菜、洗菜到切菜、炒菜,孩子在家务劳动中获得生活技能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2.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家庭氛围。家长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发表不当言论,减少外出不聚集,必要外出时带上口罩,积极参加各种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活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有一位医生在去驰援武汉之后,给他10岁的儿子写了一封信。他说,国家有难,百姓有灾,这个时候他作为一名医生,就要有所担当,要去履行他的责任,所以他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医疗队,到武汉前线去抢救病人。这位父亲的举动一定会深深地影响他的孩子,在孩子心中埋下了对国家的责任的种子。

(二)学校重视教育,培养集体责任感

首先要引导教师重视德育中的责任教育,其次丰富责任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增加责任教育课堂的趣味性。减少理论性、文本手册阅读的教学,增加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如剪纸、手抄报、动画视频、课外实践等。开展丰富的责任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责任认知,在体验中深化责任情感,最终付诸真正的责任行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亲子大扫除活动,从整理房间、擦桌子到扫地、拖地擦窗户既进行了劳动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比如:开展“公筷公勺”主题教育活动,围桌而食,互相夹菜的就餐方式无形中为细菌、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机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餐桌上的筷来箸往增加了病毒传染的风险,使用公筷公勺能有效阻断这一传播渠道。使学生明确使用公筷公勺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文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从而形成社会责任感。在清明节组织全体师生及家长与全国人民一起为2020新冠疫情肺炎的过程中,那些为国家、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烈士以及不幸逝世的同胞默哀3分钟。开展《传承经典诗词,弘扬家国情怀》的主题德育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国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志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三)社会舆论导向。

社会媒体、网络要大力传播抗疫防疫的正面新闻,宣传先进,树立榜样,传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信念。为小学生呈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警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看看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写下“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看看钟南山院士红肿的眼和李兰娟院士疲惫的脸……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正如穆尼尔.纳素所说“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在小学阶段加强责任教育,养成责任品质,培养对自身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世界负责的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74.

作者简介:唐静(1990-),女,汉族,籍贯:四川遂宁,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成都天府新区三星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新冠肺炎德育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