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及效果研究

2020-06-30 05:20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例案例研究组

郭 明

CBL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及效果研究

郭 明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潞河医院,北京 101100)

以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C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L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有助于将临床的实际应用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CBL;PBL;临床见习;教学模式

1 引言

基于案例学习(CBL)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学生参与到真实的案例研究场景,接触科学探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策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表明,C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充分调动起学习参与的积极性[1]。此外,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2]。

临床教学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护理、病理学、解剖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领域,研究者都注意到应用CBL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价值。

2 对CBL的认知

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3]。普遍认为CBL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派生模型,PB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法律的教学策略。PBL通常针对学生不了解的主题提出复杂的、开放式的问题。在经典的PBL模型中,问题解决方案的获得几乎全部通过团队努力和自学的方式。学习内容取决于学生对自身知识储备的判断,因此解决方案可能因个人而异或因小组而异。在PBL中几乎不存在专门课堂讲授,主要是小组讨论,往往需要特定教师。教师角色是在问题处理过程中协调和促进讨论的进展,而不是传递具体信息、讲授具体教学内容[4]。

相比之下,CBL的病例更有结构、更短、更简单,课堂讨论通常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对特定教室布局的依赖较少[5]。大多数CBL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解决预先确定的学习问题或知识缺陷来调动原有概念的学习。教师将案例呈现给全班学生,在案例处理过程中一般不会与每一组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在每个小组都完成自己任务之后,教师可以促进班级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生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参与程度被解释为PBL和CBL之间的方法论差异。

CBL教学模式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将病例引入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运用典型病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6]。CBL在实践操作中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当学生面对一个案例时,首先将自己置于决策者的角色,通读案例整体情况,判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然后进行必要的分析,审查原因,并考虑采取其他行动,以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为了充分利用案例,学生阅读并反思案例,并在课前组建学习小组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所发现的问题和答案。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潜在问题,比较不同方案,最后根据组织的目标提出行动方案。CBL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易实现性,具有较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在教学领域应用具有较深的理论积淀及实践价值。

3 对CBL的教学与研究实践

3.1 相关准备工作

实践对象选取。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潞河医院心血管内科见习的100名学生,按教学模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教学基础,测查学生当前专业知识水平;根据教学特点、学生接受程度,选择针对性病例,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两组见习生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显著性。

研究团队准备。研究组召开讨论会议统一研究思路,明确CBL实施环节和注意事项,并针对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提出数项CBL临床见习的教学设计,逐一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具体病案作为教学案例。所有研究组成员对该专业的CBL教学实施环节进行集体教研,对可能涉及或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并确定应对方案。

3.2 实践过程展开

对两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对对照组见习生施以常规教学,在教师帮助下归纳并总结之前所学内容,待学生与病患初步接触后,教师对病患病情进行针对性讲解,随后进行综合性总结。在研究组见习生实践过程中应用CBL教学模式,根据前期研究准备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1)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测查,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择针对性病例,进而设计具体教学问题。在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下,确定教学内容与重难点。(2)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提出学习要求和初步评价,再结合病例具体情况对相应知识进行全面性理论讲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病房跟主治医生进行查房和实践学习,由学生对病患病情进行分析,教师在听完学生讲解后,根据其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3)组织学生展开分组式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病情。(4)进行教学总结。教学实施过程中,保证学生与病患进行沟通,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随后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教师据此进行解析,并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以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认识和能力。

3.3 实践结果呈现

见习结束之后,对全部见习学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所学基础知识与实践病例分析两部分。考核标准有4个等级,分别为:不及格<70分,及格>70分,良好>80分,优秀>90分。

表1 2组见习生基础知识考核情况对比

考核后发现,两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描述统计结果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从具体考核结果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4个等级上基础数据非常接近(见表1)。因此,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CBL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在对两组的病例分析情况考核后发现,研究组未出现不及格学生,对照组有7名不及格;研究组考核优秀人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在病例分析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表2 对比2组见习生的病例考核分析情况

学习是一个双边的过程,教师对CBL的评价也直观反映了CBL教学效果。研究显示,教师对CBL教学效果的评价较好,学生满意度比较高。所有参与该项目的教师均认为,在促进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CBL教学模式效果更突出。教师普遍认为CBL有助于提高沟通技巧,理解群体合作原理,促进形成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但是,对指导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案例选取、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等要求较高,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专业基础,甚至人格特点等也提出较高要求。有的教师坦言,很难让内向和兴趣缺乏的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析。

4 对CBL教学实践的讨论与分析

CBL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将临床条件与基础科学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软技能(如沟通技能、合作技能),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4.1 提升了医学生专业实践素养

医学生的专业实践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专业培养周期,也需要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训练的融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形成获取、分析以及处理相关疾病信息的能力,CBL恰恰契合了这一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CBL教学模式注重学习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在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后进行临床实践,根据实际病例的病情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探讨诊断,而教师在学生完成诊断后就出现的重难点与错误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不断完善,做到知行统一[7]。学生形成了较好的临床思维,为今后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完善了医学专业教学模式

医学专业培养的临床实践举足轻重,本文所选取的心血管内科,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室,该科室治疗的疾病种类多种多样,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症状、诊断及治疗上较其它系统更为复杂,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但教学课时又相对有限,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完善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当前临床教学教师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已有的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各有利弊,CBL教学模式可补传统教学之不足,成为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师首选的模式,也可为其它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提供借鉴。

[1] 周勇.基于临床病例学习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9):826- 827.

[2] 施健.C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7):121-122.

[3] Jackson J. 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 context: perceptions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Kong[J]. System, 2003, 31(4): 457-469.

[4] 张瑾,白文佩.CBL教学法在妇产科全科医学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1):47-50.

[5] 郑忠民,唐冬娟,何斌.CBL结合工作坊教学法在ICU临床本科带教中的探索[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 45(6):71-73.

[6] LEE BF, CHIU NT, LI CY. Valu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a nuclear medicine clerkship[J]. J Am Coll Radiol, 2013, 10(2): 135-141.

[7] 郑红,林波,李淑莲.多媒体结合C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3(1):49-50.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BL Teaching Model

GUO Ming

(Beijing Luhe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100, China)

Case-based learning (CBL) as a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is study, 100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research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BL teach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BL promot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knowledge better, helps to combine clinical practical applicat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and improv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CBL; PBL;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model

G42

A

1009-9115(2020)03-011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3.027

2020-01-04

2020-01-29

郭明(1979-),女,河北衡水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

猜你喜欢
病例案例研究组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